点击上方“人生赢家”,马上关注
这样做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比我最近一年的实践就发现,至少在看问题方面更加深入,分析问题的时候也更加全面了,经常还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
01
下班回到家,整个人就焉了,百无聊赖的刷着微信朋友圈,看看视频,顺便打开什么值得买,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以淘的。
本来只是打算放松一下就开始干正事的,但是,精力就好像被工作抽干了似的,怎么放松都提不起精神来,只能无精打采的躺在沙发上。
这情形是不是很熟悉?下班后什么也干不了,这是很多白领下班后的常态。
这状态其实就是一种“熵”的状态,也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散漫状态。
世间万物,动物都是趋向于“熵”的状态了,如果要打破这种的状态,那么需要消耗能量。比如无机物到有机物的产生,其实就是能量结合的过程。
02
像上面描述的白领下班后的状态,如果继续放任下去,不加强自律,只会越来越糟糕。
最近一年来,我基本上每周都有去运动,每周都有看书。甚至最近每天都有写文章来整理自己的想法和体验。
这些都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不少,生活起居越来越有规律,内心的感觉也越来越充实感。
如果处于“熵”的状态,首先要意识的之后状态的害处,让自己尽快从舒适区走出了。
最简单的方法是转换环境,先动起来。比如马上离开沙发,喝点水,为了放松紧绷的神经,你还可以拿出久违的茶具,泡了一壶正山小种。
有人说,万丈红尘一杯酒,千秋事业一壶茶。喝茶能让人神清气爽,思路更加清晰。所以做大事业的人一般都喜欢喝茶。
在馨人心脾的茶香中,你可以慢慢回想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感受自己最近的得失。
这样做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比我最近一年的实践就发现,至少在看问题方面更加深入,分析问题的时候也更加全面了,经常还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
03
这周的部门例会上,领导分享了他们高管做的一提升公司经营水平的课题。其中跟我们部门相关的问题是“领先半步的产品开发能力”。
领导有点无奈的说,这就是其他部门高管对我们部门的看法,说明我们的产品开发能力,并没有被其他部门所认可。针对如何提升领先半步的产品开发能力,我们接下来还要制定一系列的能力框架和执行计划。
当时全场默然,对我们部门相关的产品开发能力的评价,似乎也无从反驳。
而我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这个课题很没有水平的,至少从这个课题的描述来看就是这样的。
我用简单的5w问法一套,就能发现很多问题。
what:比如说他们提到的领先半步的产品开发能力,指的是哪些方面的能力?是车机智联系统,还是动力总成,抑或是安全装备?还是说外观设计?
when:领先半步,这个半步到底是多少?是指一年两年吗?领先一步不行吗?
where:所谓的领先是指在哪里领先?是在合资品牌里面领先,还是要在整个市场领先?要领先的对手又有哪些?如果我们做到行业前五算不算领先,前三又算不算领先?
who:需要提升这个能力的部门又是谁?只是产品开发部门吗?是不是还应该包括市场调查部门?是不是还应该包括设计开发部门?以及负责销售一线的市场营销部门?
why: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做到领先半步,领先有什么好处?不领先又有什么坏处?不领先行吗,有什么其它方法可以替代?
看看,随便套用一些框架疑问,就可以发现这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的话,这个课题对应起来,效率会非常的低。
04
刚刚在行业的微信群里面看到一则信息,说是某品牌车型出现大量提速顿挫的顾客投诉,网上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公司公关正在紧急处理当中。
我相信相关的负责人正在焦头烂额的处理这件事情。
如果是我来处理这件事情,那又会怎么做呢?
首先我就会通过上面的框架,先弄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
顾客投诉的提速顿挫到底是什么问题?是传动系统的问题呢,还是发动机的问题?
这些投诉都主要来自哪里?从媒体渠道来看哪些网站?从以位置来看,又是哪些地方?
这些投诉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什么时时段投诉的数量最多?故障发生一般在什么时候?
投诉故障的人都是车主吗?这些车主又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会不会有一些是水军或者是竞争对手?
为什么突然之间会出现这么多投诉?确实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舆论误导的结果?
……等等。
针对上面的问题,逐一调查研究,都弄明白之后,解决方案自然也就浮现了出来。
如果确实是产品质量问题,那么采用最保守的公关,执行最快捷的召回程序,是最明智的方法。
如果只是舆论的误导,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公关手段,甚至可以找一些车主来现身说法消除潜在顾客的顾虑。
你看,处理投诉我并没有什么经验,但依然可以找到方法来对应,这就是我最近看书学习之后思维锻炼的成果。
05
除了这些思维能力的进步之外,我还发现我另外一种能力也在增强。
有时候我们在学习锻炼中,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能力进能力增强,更意识不到自己在整个学习锻炼过程中的问题。
但是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来,我对自己的进步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不仅仅自己的思维认知水平提高了,而且我对自己整个水平的提高过程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元认知能力。
曾经有一段时间,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一个一个问题接踵而来,让我疲于应付。特别是一些比较难搞的事情,更是让我倍感压力山大。
后来我看了一则视频。
里面有一个理念非常的好,那就是要把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困难挫折当作是一次解决问题的练习。当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能得到诱人回报。
从这个角度来看,困难和挫折不完全是一件坏的事情,更没有必要为此而感到焦虑,因为每一次解决问题的练习,都是自我提升的绝好机会。
今天开完会之后,同事跟我讲,他觉得用英语沟通太费劲了。因为他口语能力有限,沟通起来效率很低,如果可以,下次还是找一个翻译来对应一下比较好。
我突然想起半年前的我,也曾经有类似他这样想法。而现在我则会很珍惜每一个需要用英语沟通的场合,因为我觉得这是我提升口语的宝贵机会。
一瞬间我意识到了自己观念上的改变,也意识到了这个改变是从哪里开始的,你这个改变正在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这其实就是一种元认知能力了。
06
简单来说,思维能力就好像是自己的操作系统,具体的能力就是应用软件。
而元认知能力则像是整个系统的安全卫士,能够监控程序运行当中的问题漏洞,让系统和软件运行得更高效,更健康。元认知能力越强,对自身思维能力及技能方面的维护质量也就越高。
正因为有一定的元认知能力,也让我也能清醒的意识到,虽然我最近的思维能力进步比较大,但其实整体水平还是不高,真正要超越大多数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