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主任!学生突然变得难管了?这是磨合期作怪,3点方法分享

2019-12-13   君山老师

有网友给君山留言这么一条消息,大致意思如下:

新手班主任,接初一,现在遇到点问题,班级成绩一次比一次下降,最近几周班风学风也变差了,本身就是活跃型班级,孩子容易浮躁,静不下心来,一天就想到耍,打球等,无心学习。该怎么扭转局面?

今天,君山也正要开一个班主任会,其实也有涉及到这部分的内容,稍微整理了一下,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启发作用。

01、首先,我们谈一谈这个时间点,7年级班风突然变差的原因。

初一在这个时间点(开学3个月后)遇到这个问题,其实很正常,原因如下:

1、孩子与孩子之间已经失去了新鲜感。

在班级建立的最初几个月,孩子之间的问题其实是相对较少的。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之间都还不熟悉,都还在相互观察,能够影响班级的“人物”还没有出现,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每个人都希望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在班级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有句话叫,“树挪死,人挪活”,意思是换个环境生活会给人带来生机。为什么会带来生机啊,就是人到了一个新环境中,起初都是希望好好表现自己的。从小学刚升到初中的七年级孩子,就处在这种状态,他们是希望在这时得到别人的正面评价的。

学生到什么时候才会真正开始放纵自己呢?

等班级中大家都熟悉了,标签都贴好了,好同学、坏同学、吵的同学、不吵的同学、抄作业的同学、不抄作业的同学等等都各自归位了,他们就开始跟你“破罐子破摔!”你的麻烦也就多起来了。

算算时间,半个学期之后,差不多!

2、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新鲜感也没有了。

当过班主任的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接班初期,不管你的什么命令、指示,学生都会配合的,道理其实就是第一点里讲的,每一个学生起初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能够老师留一个好的印象。

但是呢,在熟悉的这个过程中,有些孩子或因为原有习惯,或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他绷不住了,当老师又没能给他提供及时的提醒,那么他的标签就从老师、同学对他的评价中慢慢贴好了。

贴好标签后,他对自己的心理预期就会变低。变低的结果则是:你的批评就不再有效了。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老师不能给学生贴标签,我们要一直努力在给学生消除标签的路上的原因。记住:学生标签贴得越早、内容越狠、人数越多,我们的教育教学难度就会越大。

但是,这段话说起来简单,在实际操作中其实很难,因为我老师又不是学生的蛔虫,又哪里会处处想的那么全面呢?哪里学生一要绷不住,我们就能给予及时的提醒呢?

这其中就有我们班主任能力高低的区别了:能力强的班主任,班级学生标签少,问题小;能力相对弱的班主任,班级学生标签多,问题大。

道理都在这里。

02、过了新鲜期,才是班级真正的磨合期。

有老师把班级新鲜期称作磨合期。但是我更倾向于新鲜期之后的这段时期为磨合期。因为磨合期嘛,总是痛苦为主,磨合的是学生、老师间的棱角。新鲜期,大家的棱角都没有表现出来,相对而言还有一点蜜月的味道,又哪里有什么好磨合的呢?

但过了新鲜期,大家就是刺刺相对了,一不小心就会鲜血淋漓,是最难熬、也是班级最痛苦的时期。

所以,我更倾向于,过了新鲜期,才是班级真正的磨合期。

03、班级磨合期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接下来,我们谈谈老师应该怎么度过这个磨合期的问题。因为,这其实是个大问题,我们不可能无限地展开去讲,所以我只从上面网友留言中反映出的问题,讲一讲针对性的措施。一点拙见,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考虑:

1、查班规是否出问题。

班规是班级的根本。有些班主任定班规,为定而定,根本对学生起不了约束作用,所以,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那种新鲜感消失之后,学生就没有可以买账的东西了。

所以,真正有效的班规,才是班级能够长治久安下去的法宝。

那么班规应该如何去定?君山在《班主任必修的班级管理智慧》中其实有很详细的讲解过,主要有如下几个要点:

A、班规要由少到多,是一点一点攒出来的。

什么意思呢?前面几个月,学生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的时候,你别提前去定班规,因为当你辛辛苦苦从网上下载了上百条自以为很满意的班规,还在那里精挑细选,自以为有用,但其实是很难符合你们班级实际的。这样的班规贴出去,再工整、再美丽,也很难对学生起到什么作用。

真正的班规其实应该是,学生就前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让他们想想解决的措施,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对于这个问题,要怎么赏、怎么罚,大家约法三章,最后严格执行。这样形成的班规,等学生触犯时,你就可以把它拍到桌板上去质问他,“你自己定的班规,你怎么好意思不遵守呢?”

像这位网友遇到的学生爱打篮球的问题,其实也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大讨论嘛。和同学们谈谈打篮球的好处,谈论谈论打篮球会不会影响学习,最后问问他们该怎么处理两者的关系,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大部分情况下,学生间自己是能够达成共识的。

这样一来,一条实用的班规就产生了。

B、我们要确保学生具有民主意识,然后再去让学生民主地制定班规。

李镇西老师在《心灵写诗》一书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这里分享给大家。

在班会课上,李老师适时穿插介绍民主常识。如: “民主有两个原则:行动上,少数服从多数;精神上,多数尊重少数。” “我和你们不是父子关系,而是朋友关系。” “总统是靠不住的,班主任也是靠不住的。咱有集体的智慧和意志,以及体现这智慧和意志的制度,也就是班规,这才能保证我们班逐步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C、制定班规,要民主,同时也不能放弃集中。

等学生有了民主意识之后,制定班规时,我们班主任还是不能放任不管。因为班规的制定还有一个合理性要求。学生制定班规,很容易陷入到过“狠”、过“严”、不计后果的问题,比如,放任学生自己制定班规的话,学生很容易制定出扣分“罚钱”,或者扣分进行“体罚”的措施,这些都是在教育中不允许的。我们老师要及时进行干预。并且,班规的制定,罚是一部分,赏也应该有所体现。这部分内容可以由我们班主任进行添加。

2、查班级各方势力是否达到均衡;

国际关系中,有一个势力均衡理论:

A、B两国竞争出现的均势。两国都想取得力量上的优势,从而使均势只在两种力量交替上升的动态中存在着。当 C国看到其中一国被削弱而使本国面临强国的威胁时,即与弱国联合,与强国形成平衡关系,这是简单的均衡关系。均衡,对于C国来讲,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

用这个理论来形容班级关系可能不是特别贴切,但是,我们班主任要达到在班级中的利益最大化,就需要充当C国的角色。

当我们希望自己的班级能够平稳、高效时,班主任需要让班级的各个势力处于一种势均力敌、又相互牵制的状态。那么,班级里有哪些势力呢?最简单的,是班干部势力和普通学生势力。

有经验的班主任,在班级进入正轨后,通常很少会直接过问学生之间的问题,他会通过班干部去解决学生间的问题。这在班级管理中,可以美其名曰“培养班干部的能力”。班干部沉浸在“培养自己的能力”的过程时,其实就已经帮助班主任吸引了班级里的大部分火力。

比如,自修课,当学生自修纪律特别差时,有经验的班主任会怎么做呢?

他绝不会自己杵在班级门口去破口大骂。而会找班级纪律委员谈话,把班级自修课纪律差的问题归结于他的失职,然后让纪律委员出面去维持纪律。当然,同时,你也会向纪律委员保证,会作为他坚强的后盾,帮助他处理个别同学的挑衅行为。

如果你做到这个程度,这个纪律委员还不能完成维持纪律的要求,那么,你的考虑也不是自己出面去解决,而是要作出判断,“这个纪律委员的能力不足以胜任纪律委员的职位”,那么你要在班级中考虑去寻找能够胜任这个职位的学生,然后利用他的能力,帮你维持班级自修课的平衡。

反过来,当班干部势力过于强势时,我们老师又要适当利用群众的监督力量,让班干部队伍得到牵制。

不知道这样去举例子,大家能否明白。在班级中,班主任绝不应该是那个警察、那个保姆、那个服务员,而应该是一个班级势力均衡的维持者。当班级出现了某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违反班级纪律了,肯定是某一方面势力未达到均衡的结果,我们班主任应该考虑的事情是去寻找可能达到这种适合均衡的力量。

回到班级学生贪玩、爱打球、不爱学习的问题。我们班主任应该去考虑一下,我们的班干部队伍是否出了问题?班级的各个职能部门是否有真正履行自己职责的能力?如果他们有这个能力,请放手让他们去帮你解决;如果他们没有这个能力,请考虑换了他们,以达到班级势力均衡的目的。

说句题外话!各位班主任,别看咱班主任官儿小,但是但凡与人打交道的活,都逃不出权术,权术的秘密,就在于你能否在各方势力之间游走,让各方势力相互牵制,最终达到对你俯首称臣的目的。哈哈,这样说,看似有点专制,但都是大实话。

3、查自己的谈话艺术。

有班规做依据,有班干部帮你达到班级势力均衡,最后,你可能还需要一点谈话艺术,因为,个别学生、尤其是刺头学生的工作,是需要你班主任自己去公关的。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当然,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情况,我们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这里,我只给大家提供一点借鉴思路:

A、与学生谈话,要先备好“谈话课”。

一般情况下,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你要先备好“谈话课”。你要谈哪些内容,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谈话的情感主基调是什么样的,你都要心中有数。我们年轻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谈着谈着,话题就被带偏了,谈着谈着,气氛就不对了。最后,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B、谈话要注重方法。

与学生谈话,其实会有很多的方法。班主任一定要学一两个应急。比如注意倾听、比如先跟后带的原则、比如“运用留面子效应”、比如批评时要注意先提高学生的自尊心等等。这里限于篇幅,我们不展开来讲,如果有兴趣的班主任,可以去看一下君山的专栏《班主任必修的班级管理智慧》,里面有专门的讲解。

04、结语:

班级磨合期的问题,是每个班主任接手新班级都会有的问题,要怎么去度过,会有非常多的答案。

很多班主任这个时期,靠的是苦熬。学生痛苦、你也痛苦,等大家都遍体鳞伤了,才坐下来冷静思考怎么寻求和平相处。这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讲,磨合中造成的损失是过于巨大的。

君山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想法,肯定不是最好的,但是,对于有这方面困惑的老师,应该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什么我会这么肯定呢?哈哈,因为我上网搜了一下,谈这个问题的老师相对来说很少,因为稀缺,才凸显价值吧!

最后,以上所有观点,仅是君山一家之言,如果有你不太赞同的地方,望海涵!


你好,我是君山,一线教师,爱谈一点教育,如果你也喜欢,欢迎关注我,君山会与你持续分享教育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