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真可以说是个神奇的组织。神奇在哪里呢?
想加入的家长很多,但吐槽的家长也很多。
很多家长想加入,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感觉,自己如果多帮老师干点活、和老师熟络一点,老师就会多照顾一下我的孩子。
很多家长要吐槽,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的家委会的工作方式实在有些太简单粗暴了,有人就总结了下,说家委会现在主要干两件事情:
1、收钱;2、拍老师马屁!
额,这么一看,确实很简单粗暴啊。
家委会,从目前来看,很多都处在形同虚设的状态。
怎么形容这个“形同虚设”呢?
形是在的,一般每个班都有几个人负责家委会的工作;但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虚的,无非是现在学校不能收费,帮老师收收费、买买资料,遇到有春秋游、集体活动需要家长参与听证的时候出现一下。
当然,我说的是大部分情况,当然也有部分学校、班级搞得很好的家委会,不过只是占少数而已。
那么,家委会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
一个家委会其实能不能发挥其作用,和一个班主任老师的个人组织能力是有很大关系的。而这种组织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进行培训。这原本是一个学校应该做的事情,但很多学校都没有正规开展,因此也让班主任组织家委会工作处在了一种自由、自愿、自己发挥的状况。因为和家长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班主任在没有得到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很多人会出现应付应付,简单化家委会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
其实,要认真建一个家委会,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看一下有哪些准备工作:
1、前期充分的调研工作,了解家长是否愿意参加家委会工作;
2、发放家委会倡议书,说明家委会成立的目的,家委会对成员的要求等;
3、初步确定家委会成员名单。
4、建立家委会工作微信群;完善各类表格,包括:家长通讯录、各个家长的全面信息等;
5、制定《家委会章程》,让每个家长都了解家委会成员的构成、工作职责等;
6、逐步让家委会参与班级活动中来。
大家可以去想想看,我们小时候有家委会么?没家委会,我们不是也健康成长过来了么?那为什么现在就一定要搞一个家委会呢?
其实,还不是中国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闹的?
现在很多学校所谓的家委会,组织的目的就很简单:教育部门不允许老师收各类费用,但是呢,应试教育之下,在成绩、成绩、成绩的呼声里,学校不得不借助所谓“家委会”的力量来进行“集资买资料”。这样一来,即使上面来查了,学校也可以冠冕堂皇的说,“喏,都是家长自愿的行为。家长要这么做,我们又没办法的咯!”一句话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了。
所以,很多家委会建立的目的,本身就不是冲着什么家校沟通的桥梁去的(当然咯,如果收费也是一种沟通,那当我这句话没说),是推卸责任的一个背锅机构。就这种出发点,你让它怎么能发挥出它应该有的作用?
最后,谈一谈我们对现在的家委会应该有的看法:
别去吐槽、也别为了拍马屁加什么家委会。
作为一个老师,这么和大家讲吧!应试教育之下,学校不能收费,要借助家委会收点钱,如果大家觉得能够接受,那就别吐槽了,谁叫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呢?如果觉得学校做得有些过分,个别人都要用家委会敛财了,那么我觉得,也别去吐槽,直接去举报吧,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靠家委会敛财的肯定也不是没有。
另外,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很负责任的和大家讲,一个学生受不受老师待见,与家长献不献殷勤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如果你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熊孩子,整天给老师气受、惹老师生气、出老师洋相,你送再多的钱、混再熟的脸,也换不来老师的一个好脸色;如果你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都优秀的孩子,你就是从不在学校出现,老师也是会视你孩子为掌中宝的!
如果说一个老师真的对学生有所歧视的话,我想,最大的歧视是一个家长没有给一个孩子好的教养。
这么说,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懂!
您好,我是君山,爱谈一点教育,如果你也喜欢,欢迎关注我,君山期待与你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