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是一个迷信方法论的老师,在任何学生问题上,我都孜孜以求地在寻找解决方法,并且,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和大家在分享着这方面的经验。
但君山又绝不迷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句话在理论上对,但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又绝不仅仅是理论。
所以,我总劝年轻老师:
当一个问题学生,已经让你方法用尽、精力耗光,却仍不见起色,你切不可过度自责,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能。
这也是一个老师必要的“控心术”。
道理,我慢慢讲给你听。
前两天有老师和我聊一个学生的情况。
父母离异,各自组了家庭有了孩子。这个学生从小是跟外公外婆长大,以星期为单位轮流到爸爸、妈妈的家里过个周末,平时毫无亲情可言。这个孩子在学校里厌学、逃课、做极端自残的行为,目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用她的话讲,“只有这样,爸妈才会给她主动打一个电话。”
那老师问我:这样的孩子,多么可怜,我们老师能转化好她么?
我这样回答:当然也可以,只要你给她一个家。
之后是一阵沉默。
我没有骗他,说的就是治根本的法子。但是,一个老师老师能伟大到给这个孩子一个家么?
他不能。
我们老师也有自己的家,也就每个月领那么一点儿工资,我们真的可以为了一个学生抛妻弃子,仅仅为了看看教育转化的效果么?
今后,我们会有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也会遇到很多个这样的孩子,我们每一个都用给她一个家的方式去拯救么?我们确定自己能够比耶稣还要博爱,以及伟大么?
我们中间可能有人能做到,那他注定会成为能够感动中国的大人物;
但我们中间,大部分人注定做不到,因为这毕竟是强人所难。
不信,你就去看吧。普天下那么多流离失所的孩子,鼓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专家们,家里又领养了几个?
事实证明,他们也仅仅只有神一样的口号,却并没有神一样的品格。那就更遑论普通教师了。
去年,一名14岁的中学生弑母回校。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同班同学纷纷转班、转校。
杀了人的孩子,他就没救了么?
杀人弑母,也有可能是他的一时冲动,过后,他可能就后悔了、没事了,痛哭流涕,发誓以后再也不杀了?
但是,这样的孩子能仅仅通过我们老师来教育感化么?
理论上,当然也可以,用爱的教育,选择相信他们,一次一次包容他们,学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嘛,总有一天,我们的真情会感动他们,感动到他们真的不再杀人。但是,我们有这样教育的心,社会、法律有这样包容的可能么?
当教育成本大到连这个社会都不能承受时,我们老师更加没有能力承受。
这其实也是存在教不好的学生的理由。
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将来都能用自己的才干报效祖国。但这仅仅是美好的愿望。
决定学生成才与否的,是遗传和环境,而我们老师,只是他们成长环境当中极小的一部分,我们之所以教不好他,有时不是能力问题、方法问题,而是我们参与的程度问题。因为,在很多问题上我们无权参与,也没有能力参与。
所以,承认无能,也是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
像君山这样的特别痴迷于方法论的老师,其实很容易进入到一个极端,就是在面对学生无法教育转化时,会烦恼不已、痛苦不堪,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严重的怀疑。
过去,面对教不好的学生,我就产生过这样的情绪。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之下,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都无心继续从事问题学生的研究。这种情绪一度成为了我心中的魔怔。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看过很多的心理学上的书籍,明白了上述的道理之后,我才又慢慢从这样一种思维上的死胡同里转过弯来。
现在,我把这些道理奉送给各位,其实是希望大家能够避免我走过的那些弯路。
之后——
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热情不可停。
但是,遇到不能解决的学生难题时,我们也不至于要自暴自弃。
能保持的一种最好的状态是:
用一颗平常心面对所有的学生问题,尽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大努力去教育转化学生,绝不逃避、但也绝不激进。因为,选择逃避就枉为人师了;而过于激进,则不利于你在教育教学上长久的奉献。
这其中的道理,就如同落水救人。
有人落水了,我们鼓励积极施救,打电话、叫人、找竹竿、扔漂浮物,但是,我们不鼓励直接跳水救人。因为,直接跳水救人,足以彰显你的品格高尚,但可能人救活了、你却溺水身亡了。而一旦你溺水身亡,那再高的品格,又有什么意义呢?你何不留着高尚的品格、有用的身躯,选择将来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呢?
希望这样一个比喻,大家能够明白我上述的道理。
世上确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但是,这是理论上,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在现实中,特别难实现,而仅仅让老师去实现,则近乎不可能实现。
所以,作为一名老师,在教育学生这件事上,我们要尽我们所能,但是呢,我们又要保重我们有用之身,在方法用尽、精力耗光之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能。切不可在这件事上,让自己身心俱疲。要争取在更长的教育生涯中,多为教育做贡献。
说到底,这也是一个合格老师应该要掌握的基本“控心术”。
你好,我是君山,一线教师,爱谈一点教育,如果你也喜欢,欢迎关注我,君山期待与你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