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一个冷暖交织的日子,这些关于腊八的故事快说给孩子

2020-01-02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中午到食堂就餐,惊讶发现做了黄米饭、腊八粥,身旁人提醒才知道,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

一下子,关于腊八的回忆,扑面而来。

作为一个东北人,腊八在我印象里,是个冷暖交织的日子:

既有“冻掉下巴”的寒冷,又有暖糯腊八粥的甜美,还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喜庆。冷、甜、喜,成就了腊八的与众不同。

前几天,歌手陈慧琳到哈尔滨录制跨年演唱会,录制地点在冰雪大世界——冰与雪搭建的童话世界,美是真美,但,冷也是真冷。

严寒面前,明星也不敢小视,陈慧琳明显做了保暖措施,罕见穿起了羽绒裙子献唱。

可即便这样,还是冻到表情失控,哈气遇到冷气,像开了加湿器,网友戏称表情包。

能不冷吗?早晚都零下二十几度啊,今天腊八,依然是低温徘徊。

有人把哈尔滨、南极、北极的温度放在一起对比,哈尔滨完胜!

民间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

小时候,总有人说“腊七腊八,冻坏小老丫”,我是家里最小的,特别害怕冻坏,腊八那天,真的躲在家,哪儿不去,就怕冻坏……

冷,是作为一个东北孩子,对腊八节的最初印象。

不过,近些年,这样的印象越来越改变。

东北人充分利用冰雪、寒冷的独特优势,打造冰雪旅游,吸引国内外游客纷纷来赏冰玩雪,搅热寒冬,冷的代名词是COOL,是酷、是爽!

雪中飞舞

沸水瞬间结冰

雪地足球

雪野欢呼

提到腊八,不能不说到腊八“腊八粥”。

今天是2020年1月2日,孩子们2020年第一个上学日。

恰逢腊八节,不少宝爸宝妈起大早给孩子煮香香甜甜、暖暖和和的腊八粥。

爸妈以一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祝福孩子们在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腊八天冷,喝着热腾腾的腊八粥,体内暖气自生,应对严寒,再也不怕冷了。

相信,北方孩子的记忆中,一定有个关于腊八粥的温暖记忆。

小时候,每当腊八节,妈妈就会精心准备红小豆、糯米等,小火慢炖,熬制腊八粥。

等待粥熟的过程最难捱,心急的我,常会跑去揭开锅盖,看看熟没熟。

千辛万苦,一碗腊八粥终于熬好了,我又会催促妈妈放很多白糖。

终于,能吃了,常常被烫得呲牙咧嘴......,记忆里因为有了腊八粥,多了许多温暖、许多甜蜜,许多美好!

那么,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呢?

传说很多,不过,最被大家接受的是,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小孩纷纷中风得病、身体不好。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红豆,所以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人们在腊八这天用红小豆、赤小豆等熬粥,以祛病迎祥,寄托美好的祝福。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就像童谣唱的那样,过了腊八节,春节的大幕正式拉开,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

过年,最开心的,当然是孩子们,放鞭炮、拿红包,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腊八节,就像是开启这一切的序幕,这一天交织着严寒与温暖、冰冷与甜蜜,更有着喜庆和美好。

腊八节,注定是个团聚的日子、有故事的日子。

关于腊八,你有什么美好体验吗?欢迎评论留言,分享给大家!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更多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0-tbW8BMH2_cNUgQgl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