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撕他人答题卡:见不得别人好,自己也好不了

2020-07-09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原标题:高考生撕他人答题卡:见不得别人好,自己也好不了

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2020届高考生太难了!

生于非典、考于新冠、高三上网课、高考延期、高考当日遭遇洪水,有的考生穿着泳裤、乘着皮划艇、坐着铲车、木桶上考场。

这还不算,昆明高考时居然发生了地震!7分钟后,逃出去的考生返回考场,继续考试......

疫情、洪水、地震都是天灾,无法预测,也无法避免。

可是,人祸就不一样,出于个人阴暗心理,见不得别人好,恶意伤害他人的人祸完全可以避免,或者,本不该发生。

昨天上午,全国高考进入第二天。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一高考考场内,一考生当场撕毁同考场内其他两名考生的答题卡。

对此,河南省招考办回复,依据相关规定,已取消了撕答题卡考生的全科成绩。

两名被撕答题卡的考生,被允许延时填涂答题卡。

高考对于中国学生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十二年苦读,为的就是高考顺利,实现人生理想。

不知道这个考生为什么公然撕毁他人答题卡,她可能以为,撕了别人答题卡,就会让其倒霉、高考失利,却不知,这种做法最伤害的是自己,最影响的,是自己的人生,已经被取消全科成绩就是一个明证。接下来,是否会被禁止参加之后的高考,也不好说。

尽管不知道因为什么撕毁人家答题卡,但有一点比较确定:她不希望别人考的好,嫉妒别人,见不得人家好。

嫉妒做为一种心理活动,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只不过,有人掌控的比较好,仅限于内心活动,不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什么影响。如果缺乏正确的认知、很好的自控力以及合理的竞争意识,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强,嫉妒到发狂,就会伤人伤己。

那么,嫉妒产生的心理条件、实质是什么呢?

接近性,是嫉妒的前提

嫉妒者和被嫉妒者两人的经历、资源、外在条件比较相近,比如,好多人都羡慕马云的财富,却不会嫉妒他,因为马云的人脉、圈子、资源,实在比普通大众高出太多,相差悬殊,普通人只有羡慕、仰视的份儿,不会嫉妒他。

与此相反,同一个教室上课的学生,同样的职场小白,由于经历相似,情况差不多,当一方学的好或加薪升职,另一方如果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没有好的心态,就可能产生嫉妒。

不相信自己,是嫉妒的本质

模仿和对比都是认知世界的方式,不合理的模仿和对比,就会产生嫉妒心理。

如果成长过程中,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或者,不清楚自己的实力,没有面对挑战的勇气,低价值感,不自信,就可能嫉妒于优秀、强势一方的成绩或成就,痛恨对方的成功,其实,就是苦恼于自己的无能。

就像撕别人答题卡的考生,如果她答的很顺手,胜利在望,怎么会发疯似地要毁掉别人的成绩呢?

莎士比亚说:“你要留心嫉妒,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的确,嫉妒别人,见不得别人好,这种心态,如果持续时间长、深陷其中,就会害人害己。

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调整嫉妒心理呢?

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价值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人生使命、自己的优缺点,立足自己,发现自己、相信自己是最该做的。

让孩子心态平和、不嫉妒他人,家长也要做到,不要把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相比,不要总提别的孩子的长处和优点,贬低自己孩子,这种对比,无形中,就会让自己孩子自卑,嫉妒他人。

学会欣赏别人

引导孩子多发现、多学习、多欣赏他人的长处、优点,反思自己的内在与别人的差距,不要总盯着结果和成绩,要学会内归因,从自身找原因。

动画片《哆啦a梦》中说,“大雄是个能真心为他人的幸福感到喜悦,为他人的悲伤而难过的人。”能够真心欣赏他人,祝福他人的人,是心胸宽广、格局很大的人。

不要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不服强,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增加本事。

珍惜所拥有的

引导孩子珍惜自己拥有的,不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总看别人的好。关注自己拥有的,会让孩子感到更幸福,不会总惦记别人的。

如果,对现有的不满足,就弄清到底是什么,哪些是可以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无法改变的。

合作才会共赢

告诉孩子,不是把别人拉下来,你就能好;大家合作,互相帮助,彼此促进,才是真的好。

如果总喜欢和别人比较,看到别人比你优秀,就会嫉妒;看到别人不如你,就会骄傲。只有真心诚意地与别人互助合作,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实现共同的进步。

———— · END · ————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e_8M3MBfGB4SiUw5q5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