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徐老师好,我家小朋友在学校会由于某件事触发后,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继而是哭闹,老师的话也听不进去,有的时候会躲起来哭。在家还好些,学校比较突出。麻烦老师帮忙答疑,谢谢您!
结合孩子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来处理问题
你的提问没有详细说明孩子多大、几年级,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孩子的心理发育水平不同,情绪调节能力也不同,当然,应对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解决孩子的问题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年龄、成长特点、心理成熟度来区别对待。
孩子情绪不好,无法控制自己,爱哭闹,听不进道理,到底该怎么应对,我在我的新书《高情商养育》中专门写了一章来阐述,也提供了详细的方法,网上都有出售,家长不妨找来详细了解一下。
孩子有情绪,家长最该做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对于孩子的情绪,家长最该做的是,一定不要指责、训斥、批评孩子:
“你怎么这样?”
“别的小朋友都 不爱哭,只有你是个爱哭精”
“再哭,我就不喜欢你了、不要你了”......
类似的话,奉劝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说,更不要打众打骂孩子,让孩子的自尊处挫,那样,只会加剧孩子的自卑、脆弱,对于调节孩子的情绪,没有丝毫帮助。
孩子不可爱,常常因为缺少爱
要知道,孩子有情绪,控制不住自己而哭闹,常常是因为孩子的内心有些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一般来说,14岁以下孩子,有各种行为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孩子缺少关爱——缺少来自父母、或者老师的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呵护。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给孩子的关爱不少啊,ta要什么我给什么,我为了让ta上好学校,特意花高价钱买了学区房,所有ta 的想法我基本都答应......”,是啊,中国父母为了孩子真的是能倾其所有,竭力去呵护、去满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区房、名牌服装、天价学校等等这些都是爱的资源,这并不是真正的爱,人和人的交往,主要是内心的交流,真正的爱的感觉,是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幸福,爱的资源不是爱,爱的感觉才是爱。
就拿这个小朋友来说,孩子之所以有事件触发 后,就会哭闹不止,是因为孩子平日里,内心被爱、被呵护的感觉不够强烈,孩子的安全感不足,内心比较敏感、脆弱,所以,当有一些事件触发,或者这些事件对其它孩子来说,可能“根本就不是事儿”,但是,对于内心 安全感不够、幸福感不强、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来说,都会触发ta,引发情绪,无法控制。
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帮孩子调节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课 。
多表达你的爱
如果孩子10岁以下,要经常、反复、不厌其烦地对孩子表达你对孩子的爱:
“妈妈非常爱你”、
“你对爸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
多和孩子表达,多和孩子交流。有时,家长做了很多,但是,孩子却领会不到父母的深沉之爱,因此,多和孩子表达你的爱和关心,也是打造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一环。
“来,抱一下”
对于天生比较胆小 、敏感的孩子来说,有情绪时、难受、脆弱时,父母的肢体动作对他们也很重要。
比如,孩子不知因为什么事而哭泣难过,此时,家长不必过多追问孩子哭泣的原因,只是走到孩子身边,对孩子说“来,抱一下”,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支持和关爱,对安抚孩子的内心 也十分重要,一般来说,父母温暖的怀抱,会让孩子迅速平静下来,理智回归,面对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味无理取闹。
引导孩子说出情绪
孩子平静下来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语气平和、态度温柔,而不是咄咄逼人,强势严厉。
比如,可以这样问孩子:
“妈妈看到你哭得这么伤心,妈妈也很难过,妈妈想帮你,但不知你怎么了,因为什么事,你能告诉妈妈吗?”
“你这样伤心,一定有你的原因,你能说一说,看妈妈能不能帮上忙吗?”
相信家长这样平和、循循善诱的引导,会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面对自己的情绪。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孩子,问问孩子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如果想办法解决,希望用什么方法等等,让孩子平和面对情绪,在理性思考过程中,厘清自己的想法,做好应对。让孩子学会调节情绪、不是马上就能做到的,希望家长不要操之过急。
——— · END ·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更多育儿干货欢迎关注
收藏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