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冬,御寒保暖为上。看到#漠河冻梨变铁锤#的消息,明白万物皆可锤,只要天气冷~
寒冷腊月,脑海里全是补肾助阳的腊月美食—涮羊肉、羊蝎子、羊肉汤……滋补的好时节,吃羊肉应景又暖身。
冬吃羊肉,暖中祛寒
羊肉历来是民间冬季进补的重要食材之一,其味道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肉质细嫩,易消化吸收,脂肪、胆固醇含量比猪肉和牛肉少。
《本草纲目》道“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治虚劳寒冷。”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等虚证皆有补益效果。
所以冬吃羊肉,既暖中祛寒,又滋补身体,若体内有虚寒症状,不妨来顿滋补羊肉汤。
不同部位的吃法
羊肉不同部位对应不同的烹饪方法,不然就少了该有的嚼劲和鲜美。
黄瓜条和上脑适宜涮;
颈肉适宜蒸(包子)或煮(饺子);
里脊和腹肋适宜炒;
外脊和羊腿适宜烤;
腱子和羊腩适于焖、炖。
食用禁忌
羊肉虽是冬季补益之品,但并非人人适宜。
慢性病尤其肝病患者,高血压、肝阳旺盛者不宜食羊肉;
口舌糜烂、眼红、口苦、烦躁、牙龈肿痛等热证者不宜食;
腹泻者,药方中有半夏、石菖蒲的服中药者不宜食羊肉。
羊肉不宜与茶同食,易引发便秘;不宜与西瓜等寒凉食物同食,不利于维护“正气盛”;不宜与南瓜等辛温燥热之品同食,以免上火。
羊腩膳食食谱
羊腩是羊肚肉,松软细嫩的肉质,非常适宜焖煮。
双冬焖羊腩
羊肉性温热,可补虚劳、祛寒冷、温补气血,有着“血肉有情之品”的美誉,尤其适合在秋冬季进补食用。
肥而不腻的温补羊腩与冬菇、冬笋搭配,唤醒味蕾的冬日温暖菜。
材料
羊腩700g,冬笋1根,冬菇8个,胡萝卜1根 ,蒜1头,葱1段,姜1块,盐1茶匙,料酒2汤匙,蚝油1汤匙,冰糖2颗,酱油适量。
制法
1、羊腩切块焯水洗净备用;冬笋切块水煮5分钟,再泡10分钟冷水继而捞出沥干;胡萝卜切块,冬菇冷水泡发备用;蒜剥开,葱切段,姜切片。
2、热锅煸炒羊腩,待羊肉微黄即可放入葱、姜、蒜继续炒出香味。
3、加入冬笋、冬菇翻炒,再兑入酱油、料酒、蚝油。
4、兑水淹没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调入一茶匙盐,再放两颗冰糖大火收汁。
可选择山羊肉或绵羊肉,冬笋要选择根部短而粗,摸起来肉质紧实,这样的冬笋炖煮肉类更鲜香。
炖烧类的菜肴关火前放盐,肉质不易炖烂,盐量也适当减少,毕竟之前有酱汁翻炒,这样收汁后就不会过咸。
要大火收汁才有粘稠酱汁裹在肉上,收汁前放入冰糖,可使汤汁粘稠鲜亮,肉肉红润美观。
桂圆山药烧羊腩
民间流传“要长寿,山药加羊肉”,山药与羊肉共为滋补佳品,山药“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与羊肉、红枣同煮适宜体虚胃寒、四肢冰冷、贫血以及阳气不足之人食用。
材料
羊肉500g,山药150g,香菜、姜片、葱丝、料酒、桂圆、陈皮、香叶、生抽、老抽、冰糖、盐各适量。
制法
1、胡萝卜、山药去皮后切滚刀块,油炸至外层泛黄、成硬壳便捞出控油;
2、羊腩洗净切块,加料酒和姜片焯水2分钟,捞出冲净、控水;
3、热锅炒香葱段、姜片等,下冰糖、生抽、老抽炒红,放羊腩中火炒2分钟,加适量开水将胡萝卜块、桂圆、香叶、陈皮等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
4、下山药烧至熟透,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羊肉除膻
羊肉的膻味来自肉质中的挥发性脂肪酸,不少人对其有抵触心理,不妨学习这几种除膻小窍门:
1、炖煮羊肉时加入水萝卜片或适量花椒除膻。
2、炒羊肉前先先用适量料酒腌制祛膻,再和姜葱蒜一起入锅;或炒至七八成熟时,加味精祛膻。
3、米醋除膻:羊肉切块入锅,焯水前倒入少许米醋,大火煮滚后捞出即可。
4、萝卜除膻:萝卜戳洞入冷水与羊肉同焯水,结束后可捞出羊肉烹饪。
5、绿豆除膻:每1000g羊肉放5g绿豆焯水,十分钟捞出羊肉烹饪,膻味也除掉了。
6、茶叶除膻:茶叶装进纱布袋与羊肉同焯水。
被冬天抛弃的广州最近开始降温了,天冷与美食更搭,周末不妨在厨房感受人间烟火味,暖胃更暖心~
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
部分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如有侵权,请告诉我们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dDPKm8BMH2_cNUg6k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