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桐桐妈
和晓君大学室友四年,却不知道她还有个亲弟弟。
我们从她口中听过聪明懂事的表弟,优秀到会照顾到家里每个人的堂哥,还有相亲之路坎坷的远方表姐.......唯独从来没有听她提过自己的亲弟弟。
大学期间,她很少提及自己的父母,更是没有与自己的弟弟打过一通电话,以至于我们一直都以为晓君是个独生女。
直至临近毕业之际,我们在一个单位实习,才得知她原来还有个弟弟,至于为何从来不见她提及,我想与她的父母的“区别对待”有很大的关系。
晓君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据她所言,即便只比自己的弟弟大一岁,却仿佛早早就承担了长辈的角色,从小到大,事事都要谦让自己的弟弟,遇到与弟弟起争执的时候永远被责骂偷偷抹眼泪的都是她...... 她在家仿佛就是个小透明,永远不被父母看见与待见。
她说记忆里关于父母偏心最深的一件事,是弟弟在墙上画了一条张大嘴巴的蛇,父母不由分说便将她一顿打,说她恩将仇报,想画条蛇咬死他们。她大哭解释说不是她画的,可父母没一个相信她,而弟弟则在一旁露出得意的笑容。
晓君说那个家是父母与弟弟的家,她没有位置,她不喜欢那个家,也对那个家里面的人没有什么太深厚的感情。所以,对弟弟,小的时候像竞争对手,长大了更像是个熟悉的陌生人。
听完这些后,我恍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子女不和的家庭,背后一定有不公平的父母。
西班牙电影《折翼天使》,说的就是因为父母偏心而发生不可挽回的悲剧。
故事的开始,夫妻只有一个女儿,女儿享受着母亲的独宠,生活过得简单而幸福。可女孩的妈妈一直想要生个男孩来满足家庭的期待,怀孕之后,妈妈的性情开始慢慢变化,对女儿不再有耐心,甚至很粗暴。
弟弟出生后,小女孩彻底被父母“抛弃”了,她开始进入了被妈妈冷落和排斥的感情模式中。小女孩难过极了,最后竟然对自己的亲弟弟起了杀心,她用枕头将弟弟捂死了!
仅仅是因为偏心,让一个孩子由天使变成了恶魔,让一个家庭进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
父母偏心到底有多伤人?知乎上有位网友的回答让人感人心酸。
“当别人一脸向往地说‘真羡慕你有个妹妹啊!有个伴儿的感觉一定很好吧。’我嘴上回答‘还好’的时候,连自己都觉得笑的勉强。
后来长大了才发现,偏心的父母总是相似的,而被冷落的孩子也各有各的苦楚。”
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后来都过得怎么样?都不尽如意。
研究表明:当父母区别对待孩子,偏心其中一个的时候,对每个孩子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促成反社会及暴力行为,或影响认知功能。
被冷落的孩子: 长期的低自尊,自我怀疑,缺乏自信。即便长大后很努力很优秀,可儿时被父母冷落的低自尊还是会常常困扰着他,让他自卑不够阳光。
被偏爱的孩子: 自私自利,有恃无恐。这些孩子会利用父母所给的特权,向父母索要更多,并自认为理所当然,啃老族就是个典型。
那么,父母如何做才算一碗水端平呢?
首先,不要总让一个孩子谦让着另一个孩子。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父母要老大让着老二,最后,往往是老大满腹委屈,老二春风得意,父母焦头烂额!
为什么不要这样呢?因为父母总是要一个孩子谦让,会让他感觉自己是不重要的不被重视的,但他又看不出另外一个孩子重要在哪里,这样,心理的平衡就很容易被打破。
其次,不要总拿孩子相互比较。
小的时候,我们最讨厌听父母说什么话?我想大部分都会说“别人家孩子怎么样怎么样,而你又是怎么样怎么样。”
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总会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如果父母过分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会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嫉妒和怨恨情绪,如果恰恰这个对比对象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那暗中较劲和私下报复的行为肯定是少不了的。
最后,如果自己无意识地喜欢某一个,那么就要刻意地多关注另一个。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被爱和被尊重是与生俱来的需求,无论家庭中有多少孩子,这个需求都应该被满足。
父母应该做的就是:承认自己的偏爱,并且对另外一个多一份关注,这样才能让爱的天平公平一些。
文章的最后,愿每个二胎家庭都能明白:要想孩子间相亲相爱,父母必须公平对待。
作者简介:桐桐妈,一个可爱女孩的妈妈,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头条号拥有27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育儿交接棒)一起,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和活动,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微信公众号的“问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提问,专家一对一解答育儿疑问。欢迎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1omwXIBiuFnsJQVBy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