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桐桐妈
在头条上关注了一个叫 “人生回答机”的号,每次看过必有很深的感触。
前几天,该号发布了一个短视频,名为 “那些从小被金钱过度奖励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视频中,一位年迈的妈妈生病住院了,大儿子忧心忡忡、心急如焚,但小女儿却却一脸满不在乎、漠不关心,仿佛躺在病床上的人与她没有任何关系。
妈妈生病了,她还愉快地与朋友微信聊天,不急不慢来到医院;
听到妈妈手术一时半会结束不了,便扭头就打算回公司上班,仅仅因为请假出来是要扣工资。
哥哥见此,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说:“扣多少钱?我补给你。”女孩听到后,立马喜笑颜开。
医院里,都是哥哥在细心地照顾着妈妈,而女孩则一直若无其事地玩着手机。
哥哥因为工作上的一些事不得不拜托妹妹照顾妈妈一周,妹妹听后头都不抬地答应了,随后,一只手就伸了出来找哥哥要照顾妈妈一周的“薪水”4500元。
躺在病床上的妈妈听到这一切后内心百感交集,她怎么也想不通从小到大被她呵护在手心里的女儿为何如此冷酷决绝,便“跑”去问“人生回答机”。
“人生回答机”一如既往没有给出人类答案,而是给这位妈妈看了一份资料。
时光倒流,回到了女儿约上小学的时候,只见视频里:
- 女儿帮妈妈买了瓶酱油,妈妈支付跑腿费;
- 女儿考试考了第一名,妈妈带她去买礼物;
- 女儿不愿去奶奶家,妈妈就给100元.....
妈妈为此还骄傲地说:“女儿就要富养。”
看完这份资料后,妈妈懊悔不已,一直摇头说:“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视频的最后,女儿坐在妈妈的病床前给妈妈削苹果,妈妈十分欣慰地微笑着看着女儿, 谁知女儿一直惦记的还是爸爸留的那套房子是不是该拆了....老母亲的脸一下子僵住了,而女儿则露出狡黠的笑容。
这则三分钟半的视频引起无数网友的点赞与热论,究竟该如何正确科学养育孩子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什么样的养育方式会让孩子变得“狼心狗肺”?就是父母一味地在物质上富养。
还记得轰动一时的“留学生机场弑母”案件吗?
25岁的日本留学生,因为母亲拿不来钱,竟然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然而,更可悲的是,这位母亲在没有生命危险后,还以“孩子有精神病”为孩子辩护,多么可悲。
其实,放眼望去,因为父母拿不出钱而打骂父母的新闻比比皆是。
卢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深以为然。
孩子小的时候,他要什么你便给什么,看起来母慈子孝,一切都好,那是因为孩子要的不多也不大,你都能满足。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欲望会越来越强烈,继而伸手要的可能就是上千上万的东西,那个时候,若父母不能再一如既往的满足,他们便会采取极端的方式。
父母倾其一生,为孩子操碎了心,到头来孩子却丝毫不懂感恩,何其悲哀!
那么,如何爱孩子才是科学的呢?做好以下三点即可。
首先,舍得让孩子吃苦。
现在的孩子都是“金贵”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要星星绝对不敢给月亮,家长们自己缩衣节食好吃、好穿、好教育“供”着,可是,要知道,小的时候不吃苦,长大必吃苦。
孩子固然需要爱,但当爱变成一种安乐的馈赠,一种包办事,它便不再是爱,而是置人于死地的温柔陷阱。
那么,如何让孩子吃苦呢?
- 适当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探索;
- 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 及时肯定孩子的能力。
其次,对孩子的爱要适当、合理。
现在很多家庭的中心都是在围着孩子转,毫不夸张地说,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生活上过度的帮助孩子,物质上过度满足孩子。
那如何对孩子的爱要适当、合理呢?
- 公平对待,不搞优待;
- 对于要求,合理的适当满足,不合理的要拒绝;
-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事事包办代替。
最后,“提防”隔代溺爱。
随着现在社会节奏的加快,年轻父母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祖辈担起了养育孩子的职责,成了“隔代家长”。但一些老人对孩子无原则溺爱、袒护和迁就,致使小孩子形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
那么,隔代教育就一定是一场注定会输的“仗”吗?未必!做好以下几点照样能“打胜”隔代养育这场战役。
- 帮助祖辈更新育儿知识;
- 建立家规,对孩子关爱适度,
- 宽严结合;责任分担,营造和谐家庭环境。
最后想说: 为人父母,教育子女,千万不要将爱变成孩子的利刃。共勉!
作者简介:桐桐妈,一个可爱女孩的妈妈,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头条号拥有27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育儿交接棒)一起,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和活动,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微信公众号的“问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提问,专家一对一解答育儿疑问。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