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7天婴儿竟做面部艾灸”:这些母亲为什么如此不靠谱?

2020-06-19     亲子沟通如何说

原标题:“出生7天婴儿竟做面部艾灸”:这些母亲为什么如此不靠谱?

安全第一,平缓,温和,绿色,尊重孩子的感受和自己的直觉,不要跟风胡来。

作者:皎洁的后青春时代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瞬间头皮一炸。

白白嫩嫩的小婴儿,面部,头部却贴着6个黑黢黢的艾灸贴,像突然长出的巨型钉子,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婴儿痛苦得面部扭曲,哭得满面通红,依然阻挡不了大人的毒手。这个被料理的婴儿出生才7天!

我的第一反应是,造孽呀,对这么小的孩子用成人都怵头的保健手法,这位母亲吃错药了吗?

画面令人极度不适,不放了,自己脑补

前不久被母亲活活闷死三个月婴儿惨烈的哭声犹在耳边。

这是一帧被反复播放的视频:

画面上三个月的小婴儿被迫趴在床上,她不停蠕动,挣扎,试图结束这个不舒服的姿势。无奈气弱力小,无法支配自己小小的身体。她只好拿出常用的法宝,拼命哭,想用哭声传递自己的不爽,呼唤母亲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境。这次婴儿失望了,她一直在挣扎哭号,哭得声嘶力竭,身体在小床上拧地变换了很大角度,却没有等来妈妈的救赎,最后筋疲力尽,气绝身亡。

事实上,她的母亲就在旁边,一眨不眨看着视频中的女儿。

原来,这位母亲加入了某婴幼儿睡眠训练付费群,正在引导3个月大的孩子趴睡。妈妈通过监控,观察孩子的睡眠情况。听到哭声很着急,又很犹豫。着急的是担心孩子会出事,犹豫的是一旦出手帮助,就会导致训练失败。

她拍下视频发在群里求助:“孩子在哭,要不要帮她翻过身来?”

可恶的群友装逼样回应:“不是大哭不干预。”愚蠢的母亲终究没能伸出援手,于是孩子哭声渐渐微弱,直至无声。就在群友们欢呼孩子终于“解锁了趴睡技能”时,母亲发现,孩子已经断了气。

当下各种辅导机构遍地开花,育儿理念满天乱飞,导致一些缺心眼的母亲屏蔽自己与孩子之间紧密连接的直觉,拒绝别人的劝阻,鬼迷心窍般对年幼的孩子实施不合时宜的养育“鲜招”,导致孩子无端受伤害,甚至花蕾凋谢。

艾灸属于传统中医保健范畴,对于疏通经络,排毒驱寒,改善体质,治疗一些慢性病,有着一定辅助效果。

有些人在微商蛊惑下,把艾灸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但自己动不动就烧一烧,还把范围扩大到孩子身上。

艾灸有作用,更有禁忌。

艾灸讲究体质,季节,年龄,穴位,不是什么人,任何时候都可以灸上一灸。搞不好,会把人治出毛病来的。

对于出生不久的婴幼儿,绝对不可以用艾灸。

新生儿属于纯阳体质,不能耐受过多的阳气,灸的火性易使新生儿惊厥,抽搐。感冒后更是严禁热上加热的艾灸。

新生儿皮肤娇嫩,艾灸后有可能导致皮肤起泡发炎,造成感染。

头面部更是慎灸。头部艾灸会导致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也容易损伤面部神经,惊吓到孩子。

听到老人说,过去缺医少药,就给孩子烧一烧,出现过孩子高烧加重落下抽风病根,还有的在孩子脸上留了个难看的疤。

婴幼儿因为身体娇嫩和发育没完成,抵抗力承受力差,原本在求医用药上需要慎之又慎。

孩子发烧医生很少建议用药,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

孩子拉肚子,视情况停止或减少进食,让肠胃休息。或者服用一点健胃消食药,抗菌消炎的药,为防止脱水,还可以补充一些液体;

其他病症可以通过按摩保暖调动孩子自身的能量促进恢复。

婴幼儿治疗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尽量不用药;

二是按照婴幼儿药剂;

三是遵医嘱,遵医嘱,遵医嘱。

人体本身自带医药,有着神奇的自愈功能,婴幼儿更是从母体中带来强大的免疫力。没有特殊情况,没有医嘱,一般不建议大人凭经验擅自给孩子用药,或者移植成人的保健治疗方法。孩子太弱,担不起那样强烈的刺激和伤害。

如果希望孩子能在中医理念烛照下长大,建议父母学一下中医理论,将“寒”,“湿”,“毒”,“燥”理念运用到衣食住行中。避免暴食暴饮,过凉过热,肥甘厚腻,过多穿戴,避免直接长久吹空调等现代文明弊病,学一点小儿按摩抚触技能,运用绿色,传统的养育方法,保小儿平安。

无论用哪种方法养育孩子, 请一定记得安全第一,平缓,温和,绿色,尊重孩子的感受和自己的直觉,不要跟风胡来。

孩子是我们千辛万苦孕育的,孩子身上寄托着我们全部的爱和希望。追求最佳的保健治疗效果,动机可敬,但一定要理智清醒,不可听风是雨,不可鲁莽愚蠢,更不可率性而为。

作者: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头条号签约作者 头条青云获奖者

本头条号拥有3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亲子沟通如何说)一起,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你问我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AdznIBfGB4SiUw8L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