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妇女节 一年有五次

2020-03-08     传统活儿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个关注呗!传统君每天与你分享有趣的故事。

文章字数 2250丨预计阅读时间 4分钟


3月8日在全世界范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在1903年的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妇女应该都无法想象当今社会女性所享有的权利及获得的尊重。

同时,今年的3月8日,又是更加特殊的一个日子,因为不少应该享受鲜花和祝福的女性们,还奔忙在抗疫第一线。她们是最可爱的人,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应该收到来自所有人的一声“节日快乐!辛苦了!!”


其实,如果错过了这个妇女节,完全不用遗憾可惜,因为在中国传统里,有五次妇女节。

中国传统的妇女节又称“女儿节”,分别是农历的“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即“上巳节”“端午节”“姑姑节”“七夕节”“重阳节”。

  • 三月三 上巳节

上巳节是一个和水有着密切关系的节日。

三月三日这一天,祓禊(fuxi)仪式在河岸边举行,这是从先秦时代就传下的习俗。

三月初,水温刚好,人们在水边,用兰草沐浴,洗净整个冬天的污垢。女孩儿们换上春天最美丽的衣裳,早早地来到河岸边,一路上三五成群,欢声笑语,叮叮当当环佩之音响个不停;还有的就地踏歌起舞,好不热闹。

五代 周文矩《宫乐仕女图》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杜甫《丽人行》

家有少女的,会在这一天为她举行成人礼。而未婚的男女们,在这天找机会互相碰面,遇上情投意合的就“赠之以勺药”。

最会找乐子的,还属一帮子文人雅士。祓禊仪式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永和九年(353年)上巳节这天,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在兰亭举行祓禊仪式后,大家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王羲之将盛了酒的酒杯放入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酒杯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

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


明代 钱贡《兰亭雅集图卷》

到今天,三月初三这个日子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很多少数民族以及苏浙地区中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日子会放假两天,全族人民举行对歌会庆祝节日;云南大理每年这个时候举行泼水节活动;而苏浙一带人们仍然习惯在这一天组织春游,春沐。

三月三踏青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 五月五 端午节

没错,你没看错,这就是那个划龙舟、吃粽子、祭屈原、系五彩丝、挂艾草香囊的端午节。其实它也是我国传统的女儿节。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

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帝京景物略》记载:

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这一天,女子们都打扮得美丽且隆重,回娘家,或女家与夫家定婚,此日女子为主角,所以又是个女儿节。

清代彭蕴章的《幽州土风·吟女儿节》记载:

摇摇女儿节,女儿归,摇摇球场纷纷插杨柳,摇摇红杏单衫花满头,摇摇谁采艾,装拿衣?……摇摇女儿娇痴知不知。

这些妇女们头上戴满了漂亮的丝球装饰,目的是为了辟邪,就像小儿手系五彩丝一样。
关于头上的戴花,基本每个女儿节,女子们都会在头上装饰,起源自立春时“美人头上,袅袅春幡”的“春幡”,也就是戴胜,根据时节不同而更换类型。端午时头上佩戴的花球丝线,过午便弃,称为“扔灾”,符合端午节祛灾辟邪的传统。


  • 六月六 姑姑节

农历六月初六,此时正值酷暑,寺庙里的和尚会把藏经楼的书翻出来曝晒,减少虫蛀;民间就把书、衣服、被子拿出去晒。
除了晒东西,这一天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把嫁出去的女儿请回家。

这个习俗源自于春秋战国的狐偃与女婿赵衰的故事。

说狐偃这个人极尽铺张浪费,哪怕是粮食稀缺的年岁也要隆重地庆祝自己的诞辰。这让他的女婿赵衰特别无法忍受,就想在他老丈人生日这天杀了他,和妻子商议以后,妻子又透露给了自己的父亲。

狐偃这才意识到自己不通民间苦难,又感激女儿孝顺,便六月六登门请女儿、女婿回娘家,不计前嫌潜心悔改。此后民间都纷纷效仿,便有了六月初六专门回娘家的姑姑节。

  • 七月七 七夕节

七夕可以说是我国传统节日里最正宗的女儿节了。

是夜,月色清明,星河璀璨,女儿们携姐妹一道游玩,在家中院落里摆上纱帐,供上鲜美瓜果,于案前玩穿针乞巧的游戏,谁穿得又快又好,谁就是赢家,就会获得织女娘娘的祝福,寻觅到良婿。

女儿们会等在瓜棚下悄悄听牛郎织女私语,会和姐妹们分享自己的少女情事,一边吃着酥糖、巧果,一边给对方的手指染上漂亮的凤仙花,还会给姊妹们洗头,系上漂亮的红绳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唐 杜牧


这首诗多美啊,杜牧真是擅长刻画女子。月色下,夜凉如水,独坐的宫女用纤纤细手摇晃着罗扇,心下寂寞惆怅:这本是男女约会的情人节,又是姐妹汇聚穿针乞巧的女儿节,只有我独在此守夜!

  • 九月九 重阳节

在我国的传统习俗里,重阳节除了敬老、登山等民俗活动之外还有另一个习俗:在婆家操持的媳妇都可以放一天假,父母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家团聚。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列》:

(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

《大兴县志》又有:

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亦曰女儿节。

民俗学家认为,在古代九为‘阳数’,双九则为‘重阳’,古人为图吉利,常常会在这一天让女人休息,男人做家务,因此有‘九月九,大撒手’‘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等说法。
中国传统的妇女节,其意义和今天的国际妇女节相去甚远。在古代,妇女操持家务、承担生育后代的重大责任,对妇女的特殊待遇并非咱们女性价值,而是对于种族延续和家庭和睦兴旺的一种企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tX-y3ABjYh_GJGVU8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