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不善于沟通?掌握这个沟通循环,让你跟任何人都聊得来

2019-07-01     刘仕祥演讲思维课

如果是你个内向的人,那你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

跟别人沟通,不懂得怎么跟别人长时间地聊下去;

别人跟你聊天,你总是没有话可说,因此总是对方在说;

跟陌生人沟通,总是说了上一句就不知道下一句要讲什么。

面对以上问题,很多人可能会说:这确实是内向的人沟通的毛病。作为一个内向的人,你可能会学习很多口才技巧,以帮助你提升讲话的能力。但大部分的人,沟通出问题,可能不是说话技巧的问题,而是沟通循环出了问题。口才再好的人,沟通循环出了问题,沟通水平也会大打折扣。

什么是沟通循环?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包含三个行为分别是表达、提问和倾听。

沟通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对一的沟通,一种是一对多的沟通。一对一的沟通,很多时候都是在私底下进行,如两个人私底下的聊天,跟同事沟通,跟领导汇报工作等;一对多的沟通,在我们的职场中经常遇到,如一对多面试,培训,演讲等。一对多的沟通,可能更多的是你自己在表达,像培训和演讲,你只需要能够将你的话表达出来就可以;但是一对一的沟通,还会涉及到对方给你的反馈,所以你的倾听能力,你的回应能力,是一对一沟通的重中之重。这就涉及到沟通循环。

沟通循环

沟通循环,是每一次沟通中,你和对方进行沟通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的沟通步骤,所有的步骤就形成了一次沟通循环。一次沟通循环的完成,意味着一次完整的沟通的的结束。比如你跟你的上级沟通,你的上级想叫你出去买一点水果回来公司招待客人。你们之间的对话如下:

上级:你中午吃完饭之后出去买点水果回来招待客人吧!(尊重倾听上级的话)

你:好的。(积极反馈上级的话)

你:买点什么水果呢?(学会向上级提问)

上级:就买点香蕉、小西红柿吧。

你:好的。(确认对方正确理解了你的提问)

以上就是一个完整的沟通循环。一场高质量的沟通,其实是由无数个完整的小沟通循环构成的。当你能够按照这个沟通循环去和任何人沟通的时候,那你一定不会觉得无话可讲,你们之间的沟通也一定会很顺畅。

点击下方专栏了解,成为当众讲话高手:

沟通循环包含四个环节:

环节一:尊重倾听。就是倾听对方所说的话,并理解对方所说的话的真实意思。

环节二:积极反馈。就是听懂了对方讲的话的意思后,你要给对方积极的反馈。

环节三:学会提问。除了积极反馈之外,你还要学会向对方提出问题,这样你们才可以继续聊下去。

环节四:确认理解。你向对方提出问题后,你要确保对方理解了你说的话,保证你们的沟通不会偏离方向。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让你们的沟通不断循环下去,那你们想聊多长就多长了。

如何训练沟通循环?

既然沟通循环这么重要,那该如何来做好训练呢?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做好这四个环节的训练:

环节一:尊重倾听

在沟通中,倾听能力很重要。因为每个人的经历、认知、意图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对同一句话的理解也不一样。已然形成的思维模式、价值观、成见等,这些杂念,都在阻止你去听懂对方的话。当你听不懂对方的话时,你就永远只会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讲话,那怎么可能与对方达成一致呢?提升倾听能力,最重要的工具就是“3F倾听”。

3F倾听

倾听事实(Fact)。很多人在听了对方的话之后,会根据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对方的话进行判断,从而容易误解对方的话。这时,需要你从对方的话中倾听事实,不要做任何判断。那该如何区分事实和判断呢?

举例:

我的领导昨天批评了我。(事实)

我的领导昨天无缘无故批评了我。(判断)

事实就是客观存在,而判断是有了你的主观想法。

所以,当你在倾听的时候,加入了你的判断,你就很难再保持独立,有可能造成对方要表达的意思跟你的判断完全相反,那这样沟通就很困难了。

倾听感受(Feel)。在这个阶段,你需要对对方感同身受。如果人无法理解对方的感受,就很容易陷入沟通的对立面。你很容易受对方语言,表情的影响,往往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倾听意图(Focus)。在这个阶段,你要了解对方真正的意图是什么。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其实都有一个积极的正面的意图。你要学会倾听对方正面的意图是什么。

除了运用“3F倾听”工具来提升你的倾听能力外,你还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步骤来提高倾听能力:

步骤一:积极倾听

在这个阶段,你要集中精神,认真听对方的讲话,不要打断对方的讲话,让对方表达完全。而且不管对方表达什么,你都不要带有情绪,抱着包容的心态去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你要和对方有目光的交流。

步骤二:真正理解

倾听是为了理解对方的话。你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要学会倾听完全对方的信息,掌握对方所讲的话的关键信息,确保你听懂了。

环节二:积极反馈

积极反馈,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持视线接触。与人交谈时视线接触对方脸部的时间应占全部谈话时间的比例的平均值是30%-60%。超过这一平均值,说明讲话者对此次讲话更感兴趣;低于此平均值,则表示对方对讲话内容和对方都不怎么感兴趣。交谈中,应始终保持目光的接触。随着话题、内容的变换,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

第二,给予积极的回应。不管对方讲的内容是什么,你要有一个积极的回应。积极的回应包括有声回应和无声回应。有声回应,一般在别人讲完一句话的时候,用“嗯嗯”或者“是的”等简短的语言来回答;无声回应,一般可是是微笑、点头。

第三,身体前倾。身体前倾,向讲话者的方向靠近,表明你对对方的说话很感兴趣,想听清楚对方的说话。同时也给别人一种谦卑的感觉。美国学者霍尔研究发现,46厘米至61厘米属私人空间,女友可以安然地呆在男友的私人空间内。你若是与情人约会,可千万不能超过46厘米,否则对方觉得你疏远了他(她),对他或她没有热情,可能引起情人间的误解。到办公室找领导办事,最佳的空间距离为122厘米至213厘米。小于该距离,领导会误认为你强人所难;大于这个距离,领导会误认为你不真心实意想办事。

积极反馈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对你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讲话,另一方面是为了对方知道你理解了他讲的话。

环节三: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通过问问题来确认你理解对方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向对方提出新的问题。

确认提问

在倾听的过程中,有时为了弄懂对方的意思,保持沟通意图的一致,我们有必要向对方提出问题。确认提问的方式包括复述提问和概括性提问两大类。

复述提问是将对方的内容重复地讲述出来。重复性复述可以将对方说的话一字不落地说出来,也可以是某个点。例如对方说:“去年我们公司的销售额达到30个亿,排行行业第二。”,如果你没听清楚销售额是多少,或者你对销售额有疑问,你可以问对方:“你刚才说的销售额是30个亿吗?”通过提问,确认对方所说的话,这样可以让你们双方能够达成一致。

概括性提问就是概括对方讲话的意思,通过提问来确认对方的意思。

例如,你的上司对你说,明天他要去见客户,可能会用到公司的车,但是现在不知道车怎么样,你今天找个时间开车去4S店检查一下,以防车子坏了。

如果你要跟确认你上司说的意思,你可以采用概括性提问:“你是说今天开车去4s店检查一下吗?”通过这样的确认提问,你就可以保证你跟你的上司的沟通的顺畅。

提出新问题

一场沟通,不可能总是对方在说,否则就是独角戏了。你可以通过恰当的提问,来引导对方跟你继续聊下去。你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提问的方式:

第一,开放式提问

在沟通中,要学会多问开放式提问。例如: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对于员工在工作中出现不积极的情况,你是怎么理解的?

你如何评价你的上司?

通过问开放式问题,可以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第二,二选一的提问

如果你希望对方的回答在你期望的范围内,那你要学会二选一的提问。例如:

你的预算是在5000元以上还是5000元以下呢?

你是喜欢蓝色还是喜欢红色多一点呢?

你希望你上班的地方是在市区还是郊区呢?

第三,引导式提问

你希望对方关注某一点,那你可以用引导式提问。例如:

我们公司办公环境非常好,公司人员非常职业化,您第一次来我们公司,有感觉到吗?

先生,您看起来很有绅士风度,应该对衣服的品味比较高,对不对?(引导他关注衣服的品味)

通过提出新问题,可以让你们的交流源源不断地进行下去!

环节四:确认理解

环节四的确认理解和环节三的理解对方的意思,区别是:环节三是你理解对方的意思,而环节四则是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

因此,沟通是不断地倾听、表达、确认理解的一个循环。在这个环节,如果你要确认对方是否理解你的意思,你可以简单地问一句:您理解我的意思吗?

如果他理解,那他应该会点点头,如果他不理解,那他可能会向你提出问题。然后你再根据情况进行表达就好了。

通过以上沟通循环,不仅可以让你的沟通水平上一个台阶,还可以让你的沟通效率得到提升。

作者:刘仕祥,实战落地演说教练,资深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畅销书作家。著有《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遇见拼命努力的自己》《直击人心:从0到N职场沟通术》《20岁不努力,40岁会出局》《人力资源管理从新手到高手》。

【订阅】欢迎大家点击头像关注我,不仅能够免费学习到你在别的平台学习不到的演讲口才和个人成长知识,还有可能交到很多高品质的朋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Lg_vGwBJleJMoPMetY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