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染发、戴耳钉、染指甲····妈妈一进办公室,老师秒懂!

2019-05-27   君山老师

还是以今天发生的新鲜事例开头。

初二女生小孙,染发、带耳钉、染指甲、带手机,被请到办公室,一问3不答,摆出不怕批评、不怕处分、不怕劝退的架势。

她心里门儿清,你们学校是纸老虎而已。

后经了解,她就是上次3次翻墙逃学的女生,有着丰富的与老师心理战的经验。

但这个事情肯定是要处理的,如果不处理,校风也好、班风也好都要受影响,学校更是要承受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喏,你看,这个学校的学生染发、带耳钉也没有关系的!”

于是,我打电话给她妈妈,要求来校协助处理。

她妈妈回答,“晚上我会好好说说她的!我现在很忙的!”一副学校有点大惊小怪的口气。

我说,“3次翻墙,现在又染发、带耳钉、染指甲、带手机,再不处理,是无法让她回教室的。我们只能找专门教室、专门的老师对她进行单独辅导!”

好说歹说,她妈妈来了学校,一走进办公室,我对眼前的情况就秒懂了!只见这位妈妈满头金发、低胸装、超短裙,脸上一层厚厚的粉。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手机拿出来干什么?”她妈妈软绵绵地责怪她!

我一听这话,感觉哪里怪怪的!怎么是怪她把手机没藏好呢?不是应该怪她怎么把手机拿来学校么?

“叫你不要染头发,你看这么黄,学校肯定不同意的!”她妈妈继续教育她。但我看着她妈妈自己脑袋后面摇着的金色马尾,感觉这话一点力道都没有。

最后,不管怎么说,我还是终于劝动这位妈妈把孩子先带回家,染回黑发、放好手机、去掉指甲油后再来学校。

两母女悻悻然地离开了学校!

针对今天这件事,我想谈几点看法:

1、教育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学校单方面发力,孩子受力不均,容易跌倒。

很多班主任在平时处理学生时,总是不遗余力,大部分家长肯定都会很支持,可但凡遇到一小部分家长给你使绊,估计你连晚上睡觉想想,都能呕出二三两血来。

就有这样的班主任,考试前担心学生考不好,就在群里督促家长监督孩子学习。家长直接一句,“我们能监督,要你们老师干什么?”

家长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当然有!但是班主任一看到这样的话,是不是要气出二三两血来?

那么,说这样的话的家长又得到了什么呢?无非是口头上痛快了,感觉终于气到老师了,有一点小自豪。但他传递给自己的儿子的是什么信息呢?“尊师重教”一文不值。可以很肯定地推断,这样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对于知识、对于老师是没有敬畏心的,他很难在学业上取得成绩。

我曾听过一位老师讲过这样的观点,不是特别赞成,但也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教育是家校合力的结果,家长出多少力我们才出多少力,如果家长不出力,我们出全力,受力不均容易让孩子跌倒,然后,家长还要怪你,你怎么把我孩子推倒!”

2、家庭教育在教育中才是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观点,“老师,我小学都没有毕业,字也认识不多,教育孩子我没有办法!”

这类家长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老师,孩子交给学校了,教育就完全是你学校的事情,孩子教育不好,也都是学校的责任。

如果家长持这样的观点,那么,你孩子的成长注定比别得孩子艰难。因为你压根没有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的决心。

以我今天遇到的这个事情为例。这个孩子之所以会产生染发、戴耳钉、带手机等等问题,就是因为家长起到了一个不好的示范作用,可能这个孩子做到这个程度,心里还会想,“我还没穿低胸装呢,给你们穿校服就不错了!”

所以,和很多老师在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就讲,“除非这个妈妈有决心,自己把头发先染回来,否则根本就没有资本去教育自己的女儿!”

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3、执着守护小部分人“不想接受的权利”,却要去伤害大部分人的合法权利,这笔账我们算过么?

看到我上面的这个例子,可以想象,肯定很多人会纠结于,“老师,你怎么能让学生从教室里出来?你这不是侵犯了她学习的权利了么?”

面对这样的指责,我总会感觉很无奈,现在的教育很多时候就是被这种无端的指责,搞得连最基本的尊严也没有了。

  • 我们常会看到,学生作业没做,老师罚个抄写;就变相体罚了!
  • 我们常会看到,学生书被不出来,老师罚站背书;就变相体罚了!
  • 我们常会看到,学生破坏课堂纪律,老师让他站在教室门外;就又教学事故了!

······

我不是在为这些教育行为进行辩驳,只是···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方法么?一种只爱不罚的完美教育!

当这些指责的声音多起来,敢管理的老师少下去;直至校园霸凌都惊动教育部了!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在执着地守护小部分人“不想接受的权利”时,又伤害了多少“想要享受权利”的人的利益?

以今天的例子为例。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都不敢对她进行管理,学校连要求她走出教室的权力都没有,那么,其他学生怎么办?又会怎么想?

让这种违纪的行为像病毒一样蔓延,这就是对“义务教育”最好的诠释?

这些,很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结语:

分享今天这样一个案例,不是指责什么,抱怨什么,而是想通过案例的分享,让家长反思一个问题,“我们真得懂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么?”

你以为你懂,可你或许不懂!

以身作则是你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你尊师,她就会守纪;你温良,她就会恭俭让!

千万不要因为你,让孩子在成长路上比别人多更多困难!


各位网友,针对君山今天分享的问题,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发表你的观点,君山期待与你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