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长们聚在一起,聊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炫耀”:“孩子考了多少分,平时还懒”,言下之意是孩子不努力都考了那么多,如果努力了前途不可限量,比那些一直努力的孩子聪明多了,这样理解似乎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孩子在失败的时候,以此为借口,或者把这个当作退路,就会觉得自己不是失败了,只是不屑于追求所谓的成功,这样的想法就很危险了。家长不要被孩子“懒”的表象迷惑,一定要深思其中的原因。
小可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不过最近他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一些懒,一些作业习题,孩子嫌简单,就不想完成,小可看见孩子没完成,说了几次,孩子考试成绩也没下降,后来他就不说了。然而新学期开学,老师讲的内容开始变难,孩子还是不想做作业,结果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孩子自己接受不了,小可告诉孩子,他就是太懒了,不够勤奋。孩子振作了几天又开始不做作业,小可为此很是苦恼。
如果父母看见孩子开始“懒”了,因为孩子成绩没有下降就不管,当孩子把“懒”当作习惯,他们就会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努力程度不够,时时抱有“只要我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是学习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断断续续的努力是不能突飞猛进的,当孩子努力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反而失去了一些东西,他们就会放弃努力,继续开始懒懒散散。
所以当父母对孩子说出“你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懒”这种话时,孩子会有两种选择。
选择一:努力。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孩子听了父母的话,觉得说的对,于是他们开始努力。但是努力一定成功吗?这是没有必然性的。即使孩子本身能力很强,但他曾经荒废了一段时间,这些时间可能需要他们用几倍的时间来弥补,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自我怀疑,自己真的能成功吗?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和“懒”的时候差不多?我努力还有意义吗?一但孩子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不行,那么孩子可能就不会再前进了。
选择二:不努力。
如果孩子依旧选择不努力,在失败后,他们还是会被评价为“懒”,他们会能继续安慰自己“我很聪明,失败了是我没努力,我要努力了肯定比你们好”,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世界里,像一只井底之蛙,不知天外有天,阿德勒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懒惰为缺乏自信的儿童筑起了一道屏障,也成了他们逃避问题的借口。”实际上,当孩子听到父母说他们“懒”时,他们可能不仅不会生气,反而还会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真的很“聪明”,甚至认为努力的人比自己“笨”。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在“懒”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1、因自卑而不自信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面对棘手问题,感觉到自己无能为力时,就会产生一种叫“自卑情结”的情绪。
因为自卑感会让孩子感到难受、焦虑,所以孩子会寻找优越感来补偿自己的情绪,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阿德勒指出,“儿童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后,会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高的水平,以便获得一种平等甚至更加优越的地位。”因此,孩子都有摆脱自卑,追求优越感的本能,但与其慢慢超越,不如从精神上“压倒”。
孩子自信心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过度的溺爱,让孩子在面对外界的挑战时手足无措,自信心受到打击,自卑感加重,进而通过懒来逃避问题。
2、有额外福利
懒,不但掩盖了孩子缺乏自信的事实,也给孩子提供了很多额外的福利。因为懒,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会渐渐降低,他们不需要努力,甚至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很多孩子都渴望得到的关注。
所谓“一白遮百丑”,事实上,懒也有这个功效。虽说人无完人,但是一个优秀的人,如果某项能力不足,比如不会打球,字写得不好,课文读得不够熟练,大多数人就会很清楚的记得,认为优秀的人也不过如此,而如果一个“懒”人,他的很多不足的能力都会被忽略,偶尔出现的“闪光点”,会被无限放大,就算不成功也会被认为是懒。但是这样是对的吗?
面对孩子的“懒”,家长应该怎么办?
首先,增强孩子的信心。
家长要让孩子拿掉“懒”的保护伞,让孩子享受不到“懒”的福利。让孩子知道“懒,不能成为任何事情的借口”。勇气和信心是孩子从懒惰到勤奋转变的前提条件,但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孩子的信心和勇气,也需要渐渐累积。先给孩子立个小目标,从小事开始,让孩子实现一个个小小的期望,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逐渐累积信心和勇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表扬要适度,不要盲目的说“你真厉害”之类的话,恰当的评价孩子能力,不要过分的夸大,让孩子错估自己的能力。
其次,弱化结果,注重过程。
孩子之所以不努力,可能是他们太在乎结果,认为失败是对自己的否定,因此宁愿保持现状也不想去冒险。而大多数孩子看重结果,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要以结果论英雄。成功了的确应该高兴,但是能影响成功的因素太多了,有时候孩子可能很努力,却与成功失之交臂,但这并不代表孩子的努力是无用的。所谓厚积薄发,只有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孩子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所以,父母不要在被孩子的“懒”迷惑,在平常教育中要重视过程,弱化结果,让孩子在拼搏的过程中自信,在自信的环境中努力,在努力的汗水中成长,让孩子意识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哪怕不成功,自己也能无怨无悔。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Mu_VHEBiuFnsJQVSU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