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有情绪,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而家长们有时候往往不知道,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就误以为孩子在撒泼打滚,这确实是对孩子不公平的。所以家长们也应该适当的了解一些孩子表达情绪的情况。
一、孩子强烈情绪表达的方式:
1.声音:孩子往往会通过大哭大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进行一定的了解,孩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2.动作:孩子往往在表达情绪的时候,伴随着激烈的肢体动作,这个时候也需要家长们来进行,了解孩子想要干什么。
3.语言:有适当表达自己情绪的语言“这是我的”“我想要这么做”等,也有伤害性的语言“你滚开,我不需要你管我”“你怎么这么笨?”等。
4.退缩:孩子自己躲在一旁默默流泪,孩子在旁边不知道怎么说话。
如果当孩子出现以上的情况的时候,这其实就是孩子正在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时孩子还没有学会如何更有效的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所以才会采取以上的方式。
这个时候家长们不要无视孩子的行为,也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批评。而是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会更加有效的情绪表达方式。
另外有时候还是表达情绪的时候,很有可能不会只用一种方式进行表达,而是采用很多以上的方式同时进行表达。比如说孩子在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通过大吵大闹,甚至有时候会和其他人产生肢体冲突,这些情况都是会有的。
而家长们这个时候就需要接纳孩子可能有些过于激烈表达情绪的方式,不要对孩子的情绪表达加以训斥或者是批评,有的朋友可能会让孩子恐惧表达。
有时候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可能会有些过于激烈,但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帮助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且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
这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父母没有掌握到正确的应对方式。他们大多会采用一些比较常见的应对方式。
二、常见的应对方式:
1.禁止孩子的行为。
等孩子出现大吵大闹的时候,家长们很多时候都会因为不耐烦而对孩子表达出拒绝“不要再哭了,这样很不礼貌”“你一定要学会乖一点,听话一点”无论家长们用什么样的态度说出这种类似的话,其实都在潜意识的拒绝孩子表达情绪。而孩子往往才刚刚找到一个表达情绪的发泄口,却被家长们拒绝或者抑制,这都是让孩子无法接受的,之后孩子也会更加的情绪爆发,无法控制。
2.转移孩子注意力
当孩子出现以上行为的时候,家长们往往会为了转移孩子的情绪而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或许这种方法对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有所作用,但是当孩子长大以后,这种转移孩子注意力的作用就会降低。并且会教会孩子们遇到想要表达情绪的时候,采取“回避”“逃避”的方式,这也在无形中,让孩子养成“逃避型人格”。
3.让孩子“化干戈为玉帛”
再遇到孩子和其他人发生矛盾而情绪爆发的时候,家长们有很多都会采取让孩子们“化干戈为玉帛”,友好和解的方式进行解决。其实无形之中这种方式已经表达出家长们正在否定孩子的情绪表达,并且还要求孩子能够压抑自己的情绪和别人和平友好的相处,虽然家长本意是好的,但是这未免有些太难为孩子了。
4.“举重若轻”
当孩子迸发强烈情绪的时候,家长们有时候还会给孩子这样一种回应“这样也没什么的”“没事没事,一会儿就好了”好像是把当前的问题解决了,也让孩子接受了这个结果。但好像又不完全是这样。
以上家长们的应对方式,其实往往都是家长们面对情绪的时候自己的表达方式。但有时候适合大人们的方式不一定适合孩子。
例如以上的应对方式往往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们是在否定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传递出一种“发泄情绪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的印象、堵住孩子的情绪表达。
这样的结果往往会让孩子不敢面对自己的情绪表达,长期以往下去,也会让孩子忽视自己正常的情绪表达。这样的结果想必都不是家长们希望看到的。
家长们要明白
其实家长没有明白,每一种情绪表达都是没有对错之分的。而每一个人也都拥有可以表达自己情绪的权利。而面对孩子的情绪表达时,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正视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学会表达情绪。
三、那么如何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呢?
其实引导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帮助孩子表达他现在内心最真实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只有让孩子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才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1.表达孩子的感受:
让孩子能够了解到自己想要表达什么,让孩子把自己的潜意识抒发出来,尽可能的把一些细节进行描述,这样才能够让家长帮助孩子更好的疏解情绪。
家长们可以引导孩子学会给自己发情绪进行命名,例如“我现在很生气”“我现在很伤心”等等,让孩子能够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2.还原场景:
在面对孩子强烈情绪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还原复述过去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了解到刚刚发生了什么,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处理情绪。
这个过程很重要,让孩子学会复述,其实就是在帮助孩子一次次的将情绪进行表达。因为通过复述,也能够让孩子从情绪中进行疗愈。
还原场景的方法有:
角色扮演
通过家长和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还原当时的场景,让孩子回忆起当时发生了什么。之后他就会从中得到启发,慢慢的疏解自己的情绪。
游戏
这种方式和上面的角色扮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这里的游戏更具夸张性,可以通过一些具有夸张的行为或语言将过去的场景进行还原,同时也能让孩子的情绪在夸张的游戏中得到释放。
画画
可以通过让孩子画画来还原过去发生的场景和事,之后让孩子描述画的内容,让孩子可以在描述的过程中进行排解情绪。
装作不经意和孩子谈起过去的事情
这个过程就需要父母们多做一些准备,在和孩子谈起过去发生的事情时,能够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将孩子内心的想法表述出来。
很多时候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因为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所以很容易让家长误以为孩子正在无理取闹,之后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会产生很大的矛盾,这是每一个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家长们应该帮助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能够独立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对孩子日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