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有啥不一样?

2020-03-09     BaBa很忙

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就是说,爱护别人、关心别人的人,也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尊敬别人的人,也一定会得到他人的敬重。一个人能否做到尊重他人,与这个人童年时期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有数据表明,幼年时期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就更能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在长大之后,更有能力在自己的交际圈中如鱼得水。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在2019年上映的电影——《小丑》,这部电影一经上映,就垄断了各种好评,拿大奖更是拿到手软,豆瓣评分也高达9.3分。在《小丑》的故事中,年轻的小丑就是与母亲蜗居在破旧的公寓中、听着母亲的抱怨声中度日如年。小丑的确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但是父亲不愿与他相认、身患重病的母亲绝对是他噩梦的开始。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往往能够帮助一个人度过生命中的各种难关;但是,父母的不尊重、家庭关系的支离破碎,往往会让孩子心中的阴影越来越浓厚,最终有可能会耽误孩子的未来。



根据心理学家分析,很多孩子的叛逆都是源自于他长期生活在父母对他的不尊重之中。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仅仅因为年纪小,就得不到一个人应得的尊重,当他长大、懂事一些之后,又怎么可能愿意尊重那些曾经不尊重他的人呢?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着的个体,年龄的大小只能体现出社会经验的丰富程度,并不能代表一个人自尊心的大小。电影《囧妈》中,徐伊万直言,在妈妈的心里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儿子的一切早已经被设定好,妈妈总是锲而不舍地改造他,但是却没有发现,他根本不是妈妈幻想出来的样子。如果孩子从记事开始,身边就一直是否定和质疑的声音,孩子要么渐渐变得懦弱自卑,要么就是极力想要挣脱父母的束缚,结局终将是两败俱伤。

前面举的都是一些反面案例,那么,家长如果能够做到尊重孩子的话,会给孩子带来哪些有益的影响呢?


被家长尊重的孩子有啥不一样?

第一, 快乐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当人的基本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产生被尊重的需要和被爱的需要。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已经不需要再为孩子的日常温饱而担忧,在这种条件下,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被尊重和被爱的需求。其实,满足孩子的自尊心并不难,无非就是尊重孩子的隐私、凡是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再行事罢了。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是在委曲求全地顺着孩子的意思,因为这份对孩子的尊重必将以更加美好的方式回报到自己身上,况且,这种互相尊重的相处方式,才是人与人之间正确的、温馨的相处之道。


第二, 有更大的勇气面对世界

一个人性格的养成,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身为父母,如果真心期待孩子能有个光明美好的未来,就应该对他少些不必要的责骂、多一些肯定和鼓励。最近热播的一部韩国影视剧中,有一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男主是个刚正不阿的人,他看不惯社会上的恶势力、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理由自高自大、仗着权势去欺压别人。就在男主转学到了新学校的第一天,教室后排有一个染着黄头发的学生在霸凌同学,拳打脚踢之后,还把一罐牛奶洒在被欺负的同学头上。

这种行为激怒了男主,男主狠狠地打了黄头发同学一拳,却因为对方是官二代被强制性退学。他的父亲赶到学校之后,没有责骂自己的孩子,反而带男主去了附近的餐馆。父子二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就在儿子哭着向父亲道歉的时候,父亲说:“儿子,我不怪你。在你小的时候,我一直告诉你要成长为一个正直的人,今天,我看到你做到了。父亲一辈子没能做到这一点,你以后也要继续这样活着啊。“

父亲的话在男主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以至于后来男主被说成不谙世事也好、不懂得变通也罢,他都是那个极具人格魅力的、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男人。可见,父母对孩子输入正确价值观十分重要,正是因为这位父亲尊重孩子的做法、理解孩子内心的追求和原则,他才能做到义无反顾地支持相信自己的孩子。而且,这样正直的人,一定不会被生活所辜负。

因此,面对那些想要试着从现在开始多给予孩子一些尊重的父母,我从三个方面总结出了一些实用的小技巧,相信它们一定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今日份的实用小技巧

第一方面,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在可控范围内给孩子自由

《环球时报》曾经报导过这样一件事: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一位学霸在高考时取得了675分的好成绩。在这份好成绩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原来,在一年前,即将迈入高三的他,决定放下手机,专心学习,可是,他又放心不下自己最钟爱的那款手游——等到一年之后再拿出来玩,岂不是早就“凉凉“了?在这种纠结的时刻,他的妈妈竟然答应儿子,帮忙”代打保级“。就在这种情况下,儿子安心备考,妈妈负责完成保级任务,最后,二人都取得了成功。

这位母亲的高明之处在于,她没有扼杀儿子的爱好,而是选择了尊重。在这种被尊重、被理解的环境下,儿子也就能够拥有更加平和的心态和更加强烈的动力继续前进。



第二方面,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不要揠苗助长

俞敏洪曾经说过,他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像一棵树,是有时间段的。你可以给他浇大量的化肥,让树成长得很快,但到最后他很有可能是病态的。所以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时间段,这都是因人而异的事情,我们作为父母,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去判定孩子成长的快慢。因此,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也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向更加美好的人生迈进。



第三方面,尊重不是顺从,呵护不是没有原则

要知道,尊重孩子并不意味着满足孩子一切无理的要求。我们是父母,制定计划和规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只是,我们要懂得了解孩子内心所想,不强迫孩子去做他不感兴趣的事,但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是什么。即使不走家长安排好的路,也要让自己有一条光明之路可走,否则,就是一个没有梦想、没有追求、更没有灵魂的存在。



总的说来,尊重孩子可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不尊重则会引发孩子的叛逆心理或是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各位家长可以试着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学习怎么样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相信等到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一定会感激自己有如此思想开明的父母、也一定会不辜负父母的厚望,成长成一个正直、坚强、勇敢的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xG3v3ABgx9BqZZIXL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