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失控,别急着怪他无理取闹?只是你们没有建立好情感连接

2020-03-07     BaBa很忙

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对家长“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时常在上演,他们真的是在无理取闹吗?其实不然。

昨天去超市采购,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孩想让他妈妈给自己买一个玩具,他妈妈不肯买,说:“家里都已经堆了一堆了。”孩子不肯,执意要买,妈妈态度强硬的呵斥:“听话!快走!”孩子非但没有听话,还哭了起来,一直央求 他妈妈。妈妈不耐烦的说:“每次给你买回去,你玩儿两天就丢到一旁,不买新的了。”说完就扯着孩子的胳膊往外走。孩子一下来了脾气,从啜泣变成大喊大哭,死活不肯走,妈妈越呵斥他反应越大。孩子的哭闹声引来了其他人的注视,妈妈大概觉得尴尬吧,迅速的抱着孩子离开了。

在绝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这样的行为是无理取闹,只要不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们立马大声哭闹甚至撒泼打滚,全然不顾周围人的目光,很多时候让父母下不来台。

在面对孩子的这些情绪失控的行为时,家长们总是会采取以下这些不好方式,这些方法未必能及时的解决问题,还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得不偿失:


家长错误的做法

1、 无视孩子的情绪

与无底线的宠溺不同,这一类父母认为孩子不能太娇惯,什么都随着他们的性子来,要什么给什么,只会让他们越来越放肆,况且人生在世,不如意有十之八九,磨磨他们的性子也是好的。所以在有些事情上,他们不“惯”孩子,即使孩子百般哭闹,依旧是岿然不动。

我侄女本身就脾气火爆,再加上家里就这一个孩子,一家人快把她宠上天了。众人的宠溺使她不能容忍半个“不”字,只要不满足她的愿望,她就大发脾气,大哭大闹。堂哥后来觉得这样下去还了得,于是开始拒绝她不合理的要求。孩子意料之中的情绪失控,堂哥对此却置之不理,任由其哭闹,孩子情绪发泄完了,慢慢平静下来,才去哄她,“乖,不哭不哭,听话才是好孩子。”



2、 呵斥、打骂,以“暴”制“暴”


和孩子相处少不了耐心和细心,面对孩子的哭闹,当家长怎么哄也哄不乖时,难免会烦躁。这时候,很多父母会以家长的威严去压制他们,比如通过言语的呵斥甚至暴力教育,以此让他们停止无理取闹。我看到小区里带孩子的宝妈总有这样的,孩子无理取闹,说了好话也不听,就开始骂他,很凶的呵斥他,还是不起作用就屁股上来两巴掌。孩子一边哭,家长一边拖着他走。



3、 对孩子的态度全看心情


还有一部分人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并没有什么理念,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完全看心情。心情好,孩子就是宝贝甜蜜饯儿,好声好气的哄着,捧着,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要是碰巧赶上心情糟糕,那就是火上浇油,一点就着,这活不管有的没的都冲着孩子去了。


无视孩子的情绪会让正处在情绪中的孩子感到无助和冷漠,父母强势的态度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恐惧感,阴晴不定的态度会让孩子变得没有安全感,那么究竟怎样做才是好的方法呢?斩草要除根,治病要治本,要探究这个问题需要先搞清楚孩子的情绪为什么容易失控



美国育儿先锋专家——丹尼尔·西格尔和蒂娜·佩妮·布赖森在合著的著作《去情绪化管理,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中指出大脑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分工作用,其中上层大脑负责思考、情绪、交际,而下层大脑会对本能情绪做出情感表达。然而上脑的发育是漫长的,成年人到25岁左右才基本上完成上脑发育。

这下就很容易能理解为什么孩子的情绪那么容易失控了。他们的上脑还没有发育成熟,很难控制情绪却能很容易根据情况做出本能反应。所以当父母用上述提到的几种方法对待无理取闹的孩子时,孩子非但不能如愿停止自己的行为,还会因父母都威胁、呵斥而感到恐惧使得下脑做出本能的反应。

同时家长也是一样,在孩子无理取闹时,也会因为愤怒使得上脑控制情绪功能失灵,下脑被无限激活,也处于情绪的释放状态,无法理智的思考。

因此,父母要安抚孩子失控的情绪,就不要激怒孩子使得他的下脑兴奋,而要让他们的上脑活跃起来进行情感连接。所谓情感连接是神经科学的专用术语,简单的理解就是和孩子产生共情。对待情绪失控的孩子,不要进行威胁去刺激他敏感的下呢,用共情的态度使他放松,通过激活他的上脑让他来管理情绪。



那么家长究竟怎样做才能和孩子建立起情感连接呢?


第一、 安抚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父母要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让他感受到关怀。小孩子是相当敏感的,即使不明白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也能通过大人的语气、表情、动作感受传达的信息。所以家长在安抚孩子的情绪时,不要潦草敷衍,而是要动之以情。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真的在安慰他,和孩子建立起情感连接。

家长可以让孩子和自己处于等高视线,例如:蹲下或者坐下或者将孩子抱起来,再与之交流。这样孩子会从心理上觉得双方是平等的,没有仰视的压迫感。其次距离的靠近会给孩子力量和温暖,使孩子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


孩子情绪失控,别急着怪他无理取闹?只是你们没有建立好情感连接


第二、 认同孩子的情绪


只有感同身受,才能做出最有效的安慰。不论孩子有多么的无理取闹,当他们情绪失控时,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过分,只会有满肚子的委屈。这个时候和孩子讲道理,他们自然是听不进去的,反而会因为家长的态度而更加委屈。

所以当孩子处于情绪失控状态时,家长要先感受到孩子的情绪,然后对其孩子表示认同,告诉他“ 我知道你不开心(不好受……)。”让他明白你是理解他的,你懂他的难过,这样和孩子就建立起了情感连接,孩子才愿意卸下防备,平复情绪。



第三、 认真倾听,及时反馈


一个懂字仅能表明我们对他们情绪的认同,并不代表家长能够猜到孩子心中所想。所以在取得情感连接之后,剩下的就交给孩子,父母只要做好一个倾听者就可以了。让孩子去表达他内心的感受,他的想法,他的意见,尽情的畅所欲言。

在聆听之后,家长通过孩子所言,及时给孩子回馈。一方面,让孩子知道你仔细的在听他说话,另一方面,通过孩子的表达给予孩子更准确的安慰,进而再次表示认可,如此循环,直到孩子的内心被治愈。



不要总是一味的责怪孩子不懂事,更多时候他们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和关怀,和孩子建立情感连接,深刻的理解他们的内心所想,其实他们也并不是多么难以沟通。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A7ltXABgx9BqZZIIq6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