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目前国内的早教市场还是处于初期阶段,而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意识到不同的早教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结果,但是面对众多早教却不知道如何进行选择,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们首先理清对于早教的认识,之后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进行选择。
例如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开始注重孩子早教的培养,于是也开始有意识的借助一些好评颇高的育儿观念进行学习和观摩,其中蒙台梭利、自然养育等是经常被用到的育儿观念。
什么是蒙台梭利的育儿观念?
想要了解蒙台梭利的育儿观念,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蒙台梭利这个人,蒙台梭利是一位意大利人,一生都在致力于世界和平,现如今以她命名的教育革命已经普及到了世界各个角落。
蒙台梭利也相信:若能通过教育培养出自信、独立、自由思考和充满创造力的孩子,他们便会成为自信、自由思考、独立的承认。而这些人是社会变革的力量。
当蒙台梭利30岁的时候,已经经历了很多的人生波动,这时候她也已经成为了一位医学博士,在她的那个时代,这种身份已经是为数不多的女性代表了。
而此时的她不仅在做一名医生,同时她也在罗马大学进行任教。另外她还报读了人类学和心理学,之后也对儿童发展进行了涉略。她决心用不同的方式,给予孩子们更多有关爱和教育的方式将儿童从社会不公中解救出来。
蒙台梭利通过多年的投身儿童教育方面也使得她相信:当孩子能自由、独立地思考时,能够学的更好。
关于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蒙台梭利更多的是以儿童的角度来看问题,因为她认为儿童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但是与成人不同的是,成人所接受的一些教育观念,有时并不适用在儿童身上,更多的是应该让孩子能够独立的做自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
另外蒙台梭利在教育上也反对不“教”的教育,因为很多传统的教育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更多的时候孩子都是被动的在学习。
而蒙台梭利更多的是主张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丰富教育孩子的内容,逐步培养孩子自主的学习,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格。
蒙台梭利将蒙氏教育中的老师定位为“导师”,是一个平等中的首席,更多的时候导师应该使用平等谦和的心态去尊重儿童。去指导孩子进行学会,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蒙太梭利的这种教育方法也得到了世界范围的推崇,很多成功人士和富有创造力的人中很多都是接受过蒙台梭利教育的人们:谷歌创始人、作家西亚·马尔克斯、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等等。都是接受过这种教育的人。
这也在表明着通过爱和教育能够更多的影响孩子,有时也能更多的影响孩子的命运。
而在孩子早期教育过程中,语言的培养同样很重要,但是有时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有些家长却不自知。
有时候家长想要和孩子进行一定的交流,却总是发现聊天过程中,总是能够把“天给聊死”,从而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过程,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家长们没有掌握好方法,这个时候其实也需要借鉴一种叫做“海沃塔”的方法。
“海沃塔”是什么?
海沃塔早期是来自于犹太家庭,很多犹太家庭的家长都会使用,还握他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亲子聊天。简单的来说“海沃塔”就是两个人组成一组,通过提问,问答,对话,讨论的方式,进行研究和深入学习某个问题。而使用这种方法和孩子进行聊天,就可以使得孩子在讨论过程中更大程度的掌握知识。
而有关研究发现,犹太人之所以那么聪明,和他们早期受到的教育还有和父母之间的聊天方式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在聊天方式当中,犹太人也正在使用海沃塔的方法来进行慢慢改变孩子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慢慢的改变、提升孩子的思辨能力。
而关于“海沃塔”其中也有三个重要元素:
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不是孩子掌握了多少词汇量,更多的是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方式。其中和父母交流更多的孩子,在大脑当中的语言发展区域也就也就越强。而海沃塔就是利用这一点。
但是如果想要更好的掌握海沃塔的话,还需要掌握三个主要因素:倾听和表达、探索和聚焦、支撑和挑战。
1. 倾听和表达是海沃塔的基础
有关报告显示出,倾听需要保持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安静,也需要保证孩子能够有效的接收,之后让孩子开放式的多说一些。家长应该多注意倾听孩子们的表达,让孩子能够更多的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和聚焦
进一步打开聊天方向,家长们可以在聊天过程中多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能够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时候需要家长用肯定的语言来鼓励孩子进行更多、更深层次的探索,同时也需要让孩子关注聊天的内容,更多的关注核心而不是左顾而言他,偏离聊天内容。
3.支撑和挑战
这是一个进一步塑造、验证想法的过程,家长需要引领孩子找到支撑他们观点想法的证据,同时也需要对孩子进行提问,挑战式提问孩子现有的想法,补充孩子在聊天过程中是否遗漏了什么,有时候也可以给孩子一些反驳,让孩子更多的为自己的观点而努力。
海沃塔的优势:很多时候海沃塔的聊天方式更加注重孩子的情绪表达和探索,这也能够让孩子更好的与家长建立亲子聊天。
在生活中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固定的“海沃塔”聊天时间,倾听孩子最真实的想法和观点,向孩子进行有效的提问,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培养,让孩子也能更好的进行语言方面的培养。
各个国家也有着不同的教育方法
而关于早期的育儿方式,各个国家也有着不同的教育方法,有时候家长们也可以进行一些了解,从中总结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德国:通过益智开发,培养孩子更好的思维和能力的教具
德国的家长普遍认为:培养孩子抽象的思维能力,会为孩子以后更好层次的教育打好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德国的早教中,很多都是通过让孩子参与更多的益智活动来培养孩子的,其中“绘制地图”是德国人特有的早教模式,幼儿也能从这种早教模式中从小就得到培养。
加拿大: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但不使用写字和计数的方法
在加拿大,当宝宝稍微大一些的时候就可以被送进“playschool”,在里面进行相关的兴趣培养,但是这里面并不包括关于写字和计数的相关课程。
因为加拿大早教专家普遍认为,在孩子幼儿时期时是动作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佳时期,而让孩子过早的认字、写字、计数,会耗费孩子过多的体力,延缓孩子发展。
日本:致力于培养孩子独立
在日本,家长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们讲: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在日本的早教中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即使孩子长大一些之后,也会更加依靠自己,这也是日本能够跻身世界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的点。
美国:激发孩子潜能,让孩子在游戏和体验中学习
“教育从第一天起”的观念一直在美国家长心目中根深蒂固,美国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实验”,从而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从实践中学习,在幼儿时期也不会给孩子传授过多不属于这个时期的知识,更多的是让他们玩一些益智的游戏,让孩子主动的和外界建立关系,而不是依靠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灌输。
中国:趋向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中国育儿教育中更多的可能存在“四重四轻”的培养方式:重视孩子智力发展,轻视孩子情感发展;重视孩子学历发展,轻视孩子实践发展;重视孩子出人头地,轻视孩子人际交往的发展;重视孩子生活的满足,轻视孩子精神的丰富。
瑞典:培养孩子价值观的形成
在瑞典,家长们更多的是让孩子崇尚自然,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坚定意志等精神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所以很多瑞典人都是很爱护自然的,并且很多人身上都透露出坚韧的品质。
关于育儿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我们上述的不同育儿专家提出的观念,也有不同国家使用的不同育儿方式,这些或多或少都能够在生活中给予家长们一些前有的经验。
但是关于育儿,还是需要家长们自行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