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北京人的幸福感大概是全中国最孤独的了,虽然被全国人民视为美食荒漠,可是北京人却从未停止过关于美食的探索。而能够给北京人幸福感的这几样美食,被外地人尝试之后表示:是在下输了!
能让全国人民跪拜的北京特色小吃都有哪些呢?
传统食物豆汁儿必须拥有姓名。通常在介绍别的地方的食物,我都会说是“传统美食”,但是在介绍豆汁儿的时候,我前思后想还是决定把“美食”二字换成“食物”,因为我知道,豆汁儿入口后那喷薄而出且极具杀伤力的味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想当年初到北京,为了深入了解老北京人民的生活,就决定从传统食物豆汁儿开始,随着豆汁儿一起被端上桌的,还有带着焦糖香气的炸焦圈,以及咸辣皆有的辣咸菜丝儿。外表平淡无奇,实则暗藏“杀气”。喷薄而出的酸腐味道,让人眼泪在眼圈打转。喝下去也不是,不喝下去吧,与这周围老北京人享受在豆汁儿味道之中的场面极为不符。最后只要一鼓作气,把口里的豆汁儿咽下去。紧接着把焦圈儿和辣咸菜丝儿全部干掉,丝毫不给他们彼此搭配的机会。最后,只剩下了一碗孤零零的只动了一口的豆汁儿。
在北京小吃界,能够与豆汁儿分庭抗礼的,还有卤煮。晚高峰过后,灯火通明的卤煮摊儿里,收留了只有老北京人才懂的幸福。砖砌的老灶台上,大锅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切着井字纹的火烧整齐的码放在锅边,赤褐色的酱汁在大肠周围咕嘟咕嘟的冒着泡。豆腐三角给刀、小肠花样分段、肺头剁烂筋脑,行云流水的动作中蕴藏着老北京人最重视的讲究。食材混合着汤汁颤颤巍巍的端上桌,配合着姗姗来迟的香菜和辣椒油,汤头重口、酱汁浓郁,小肠肺头入味十分、火烧扎实劲道十足,还有几片撞门面的肥膘漂浮在上,这样的一碗卤煮下肚,带给忙碌的北京人不可多得的妥帖感、归属感、还有幸福感。
让老北京人难忘的,还有那混合着蒜香味的炒肝。说是炒,其实烹饪过程和炒一点关系都没有,肝去经络,切成薄片,肠头刮净内壁,切成小段,放到赤褐色的卤汁里炖入味。盛到碗里后,最后一个步骤是撒上一层蒜碎,给浓郁的脏器味带来一股同样具有杀伤力的蒜味。
吃炒肝最忌讳的是拿着勺子在碗里乱kuai,顺着边吸溜才是对一碗炒肝最好的礼遇。而炒肝儿的灵魂CP,是猪肉大葱馅儿的包子,一顿炒肝吃罢,除了会让你暖意十足,还有脏器味、蒜味、猪肉味、大葱味在口中交织,这富有杀伤力的味道,却给了老北京人无数的踏实感!
有多少想了解北京的人,都是在这三样小吃上被劝退的。可是,外地人有多理解不了它们的味道,它们就能给北京人带来多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