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我微信,带你进我的私家唠嗑群
育儿困惑的可以问、
低价福利商品可以买,
定时推送有价值的原创干货
PS:本群很私人,需要我邀请进群。添加好友时,我会问一两个粉丝都知道的小问题,确认你是真粉,不是无良小广告,请见谅,不要嫌麻烦哈~
要不说医学发达了,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提高了,定期筛查逐渐深入人心,但想想也真的是双刃剑。一方面的确能帮助患者及早发现病灶,尽早治疗,防止恶化,但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会有过度治疗的情况。
我表妹的牙因为小时候总是含糖睡觉,早早地就蛀成满口黑牙,那个时候也没有人说当心牙神经、牙髓,要做治疗否则影响恒牙萌出,全家人只当是影响点颜值,等着换牙就是了。
后来她换了牙,满口大白牙至今,恒牙啥事儿都没有,小时候蛀牙的经历让她倍感珍惜自己满口的白牙,还养成了良好的刷牙习惯。
当然,她是个例,不能拿来去佐证普遍问题,但我想说的是,对于妈妈来说,我们只关心自己的娃牙齿好不好,不关心其他人,普遍现象、或者是小概率情况,放到自己娃身就是100%或者0,大概率什么的好像没意义。
所以现在的妈真不好当,最好什么都懂一些,这样才能有辨别医生建议的能力。虽然大多数医务工作者都是认真富有责任心的,但是依旧不排除有过度治疗、过度检查的现象。
有些医生是为了赚钱,有些医生恰恰是因为负责任,生怕延误病情,所以才会给你多开一些检查或者不必要的治疗手段。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从一个妈妈的角度上说说,当我们面对孩子蛀牙的时候,其实心里面是要有个底的,因为牙齿不像其他病症搞不好会危及生命,出去牙疼影响生活以外,更多时候我们去看牙科,都是为了防患未然。
首先每半年或者一年去牙科定期给孩子的牙齿做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小孩子的乳牙相对更脆弱,一旦蛀牙,发展可能会很快,还有一些龋齿是很隐蔽和不明显的,家长发现不了,但逃不过有经验的牙医。
而且,小朋友对于自己的身体器官是很顿感的,往往是牙出了问题也不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当他感觉到牙齿很不舒服且愿意告诉你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很严重了。
所以定期做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地发现龋齿,尽早止损。
不过早发现,不代表早治疗,我们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孩子已经是牙齿不舒服或者牙开始疼了,那不用医生说话,你也要去治疗。已经到疼这个地步,就意味着牙齿已经发炎、脓肿了,这就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了,很可能要先做上一两个周期的治疗。
荣哥当年就有颗顽固龋齿,来来回回地补了两三回,期中一次就是发炎脓肿,还在牙里塞了俩星期的药。
这就属于耗时比较长,而且很费钱的情况了,我们定期做检查可以很好地避免牙齿恶化到这一步,有了小洞就补,虽然要花点钱,但也总比花大钱花大力气省事儿。。
比较微妙的就是孩子的牙齿没有任何不适,但我们却发现了龋齿的趋势,补与不补,全在一念之间,这个度就不好把握了。
但其实不是什么牙蛀了都需要补,有这么几种情况,我认为是可以选择先观察,不补牙的:
1、龋齿轻微,可以选择观察,认真做好牙齿清洁。
比如像这样的邻面龋,不是很严重,不需要特别担心。
我的经验是,基本上很少有孩子的牙齿没有发生过邻面龋,因为它太好发生了。荣哥依姐小时候在这个位置上都有一些,包括我也有。
咱们日常清洁刷牙很难清洁到牙缝里的食物残渣,牙缝残渣要用牙线,牙刷基本刷不到。更何况小朋友刷牙原本也不怎么认真彻底。
这日积月累的,残渣就会附着在牙齿表面形成软垢,软垢就成了口腔内细菌滋生的“基地”,细菌就会附着在软垢上繁殖。
有繁殖就要有代谢,这个过程会产酸,酸腐蚀牙齿,时间久了牙齿就脱矿了,脱矿严重牙釉质会剥脱缺损,就是龋齿了。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定期涂氟,认真清洁牙齿(牙线安排上),持续保持关注就行了,毕竟门牙是最早换掉的牙齿,早则5岁晚则7岁,就会自行脱落了。
但如果它有持续扩大的情况,那么保险起见补一下也是可以的,依姐跟荣哥补牙是一颗150,不同地区和机构也会有出入,但大差不差,补颗牙都得一百多。
而邻面龋通常一坏就坏两颗,里外里300块就没有了。
当然,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考虑到配合度的问题,咱们还可以考虑“邻面片切”。
就是用工具把牙齿的两边稍微磨掉一点点,只是磨掉龋坏组织,不用进行充填(补牙是清龋坏再填充龋洞)。
这个办法通常是在牙齿矫正中用的,但是也可以用来对付轻微的龋齿。片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去除龋损,并使龋损暴露出来有利于日常清洁。这种操作时间很短,一般5分钟就够了,非常适合不肯配合的小宝宝。
但有个缺点,就是两颗牙齿之间会有个缝。不过牙缝对美观的影响不大,很多小朋友本来乳牙之间就是有缝的。
2、很快就要掉的牙,可以不补
带着两小只这么些年跟牙医打交道的日子里,我也慢慢地开始对蛀牙没有那么焦虑了。因为即使我们每天都帮着孩子仔细刷牙,他也一样可能会蛀牙。
谁说认真刷牙就不会蛀牙?
牙刷的清洁力真的很有限,不可能把每一颗牙齿都刷的干干净净,而且乳牙原本就比恒牙更容易蛀掉,养成使用牙线的好习惯兴许对龋齿有帮助,但中国家庭多半是没有这个习惯的,所以小孩子的龋齿几乎是防不胜防的。
一般的龋齿并不影响孩子吃东西,只要它不龋坏到牙根、牙龈、牙髓,也不疼也不痒,不补也是可以的。
但怕就怕,龋齿进展太快,还没等娃到换牙期,乳牙就报废了。
基于乳牙迟早要换掉的这个前提来看,那么我们的工作重点就不要放在如何不让孩子蛀牙,而是如何让龋齿晚点出现以及出现了之后如何用最经济方式控制它,直至乳牙脱落,以达到不影响恒牙萌出得目的。
所以补牙其实是要看时机的。
通常最先换掉的就是门牙,然后是尖牙、槽牙。很多医生也会上来就问孩子几岁了,这是为了评估孩子的龋齿状态能不能维持到掉牙的时候。
如果差不多,良心的牙医可能会建议你不用补,等它掉就成。想要赚钱的医生可能就跟你说需要补一下。补或者不补,全在医生的一念之间,也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像荣哥,去年带他去补牙。
PS:就是补过两三回的那颗吞金牙,因为反复蛀掉,所以牙齿剩的不多了,补的部分就待不住总是掉,掉了就又开始蛀,荣哥心大也不太注意,因为是在上牙,我也看不太见,就这么恶性循环,蛀掉打磨蛀掉打磨,牙剩下的越来越小……
给大家看一下这颗坎坷的牙齿,一层一层又一层,荣哥从三岁多我们就开始跟它较劲,补了掉掉了补。
含着泪花补牙,这一次给李大荣小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不过大了以后,荣哥就不怕了。在最后一次补那个吞金牙的时候,医生其实还发现他门牙也有不同程度的龋齿,但是因为这颗很快就要掉了,医生就很爽快地说不需要补了。
这颗门牙已经掉过了,可以看到侧面、正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龋坏,但是也没补, 省了150。
以上两种情况,是我认为可以持续关注,不用着急补牙。
但如果你问我发现龋齿要不要补,老实讲我会说“要”!
因为你们的娃不是我的娃,我也无法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我不能为你们延误治疗而负责,所以保险起见我会告诉你,发现蛀牙一定要尽早去看牙科,即使不补,也要去医生那里瞅一瞅,了解一下龋齿的发展情况,看看可不可能撑到掉牙。
这样我就没有责任了嘛,但是具体到我自己的孩子,是会酌情而定,参考医生意见,保留自己意见。
如果注定了娃的牙是要蛀的,那么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定期检查,早发现就是省钱。
今年过年的时候,妹妹某天照镜子发现了自己的一颗槽牙好像有点问题。要不说女孩子就是细心,荣哥的牙龈都肿了他都不言语。
依姐因为打小就看着哥哥哭天抢地补牙,所以对于有蛀牙,不及时处理后果很严重是有清醒的认知。
她立刻就变得非常紧张,非要我立刻马上麻溜地带她去看牙医。
那会儿正值春节,家家户户过大年,谁有心情带她去看牙科,更何况我感觉就一点点的样子,晚两天去也可以。
然后妹妹就天天催我天天催我,每天都问我什么时候带她去看牙科。我这辈子从来没见过哪个孩子像她那样对自己的牙如此认真负责,我都自叹不如。
被她唠叨烦了,我就找了一天下午,带她去牙科,结果医生一看说:“这个龋面太小了,不需要补,补也可能待不住,要么你领回家再长长再来?”
咱就是说,从来没听说过等龋面长大一些再来补的,我这生了俩娃,倒是让我什么奇奇怪怪的世面都见识了。
接了牙医的圣旨,妹妹就安心地回家了,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都在观察她的牙齿,真是比我这个妈还上心,真是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上个月,她再一次叫我说:“妈妈,你快看,我的牙齿是不是黑了?”
我一看,好像之前那个地方颜色是变黑了,才过了两个月,就发展成黑的了,这个速度还是蛮快的。我就赶紧带着妹妹去了牙科诊所。
亏着妹妹对自己认真负责,我们在蛀牙还是一个小洞的时候就把它给连锅给端了。
检查下面这一刻的时候,我让牙医顺带着把满口牙也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上槽牙上也有一个龋齿,于是两颗就一起补了。
好在发现的早,没有传染旁边的牙齿,不然的话还得多花150。所以没事人多观察一下孩子的牙,也是能省钱的。当然娃靠谱的话,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发出警报就更好了。
上牙是普通家长的视觉盲区,妹妹这么精细的人也没发现,还是得说牙医眼尖,他们真的是能在牙齿还没有变黑,基本看不出异样的时候发现潜在的龋齿!
这里其实要注意的是,如黄图所示,区别于箭头出的槽牙,那么一点点龋坏就让我补,上面的两颗门牙,蛀洞更大,医生却选择性地忽略了。
黄圈圈出的两颗牙,其实也有不同程度的龋坏,但是医生根本没有提,也没有让我补。
因为这两颗牙在未来的一年里就会掉了,现在看来应该发展不到牙髓和神经和。
我们衡量龋齿要不要补,其实就是在计算它龋坏的情况能不能维持到乳牙脱落,而不影响恒牙。
通常来说,门牙因为脱落较早,当孩子临近换牙期的时候,是可以考虑不补的,荣哥也有没补的前牙。
但如果孩子槽牙出现了龋齿,千万一定快速去补一下,因为槽牙要到10~12岁才会脱落,这中间有好几年的时间呢,足够龋齿坏到牙根了。
要知道牙齿表面坏了,补一补,只要150。坏到里面,需要治疗的话,一颗300~800,心不心疼?
心不疼肉也疼。
从我自己带孩子补牙的这么些年经验来看,门牙可以选择性地不补,但槽牙要尽早补,不然原本坏一颗,逐渐发展成邻面龋,就得补两颗。或者往里发展,坏到牙髓里,就不是一次牙科游能解决问题的了。
关于荣哥依姐在牙齿问题上经历过的坎坎坷坷以及我再他们牙齿上进行的努力,我都收录在了 #孩子牙齿那些事儿的合集里面,点击文章开头的文章合集,就可以看到了。
荣妈自认为还是很注重孩子的牙齿健康的,但有一说一日常清洁真的保证不了不龋齿,所以一年一次到两次去牙科检查是最经济的办法。碰见靠谱医生能给你省很多钱,碰见不靠谱的医生,就换一家试试,起码咱们心里要做到有数。
孩子还在沉迷奥特曼卡片吗?不用担心,魔法可以打败魔法
【团】山姆爆款超豪华捕虫9件套+UP50超硬核儿童防晒帽全都只要69元!
买了书却落灰不如不买!红宝书的正确用法,让孩子再不怕大语文
荣妈私家揭秘:传说中海淀神器“红宝书”到底厉害在哪?
公众号又改版了,不标星,就看不到我,喜欢荣妈的唠叨式原创文章,一定动动小手标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