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我们说到,给娃做英语启蒙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完全摆脱自己曾经的英语经验,因为它并不是什么成功的经验,多数都是痛苦而低效的。
其次,家才是英语启蒙的主战地,来自于周围人的时刻伴随的语言熏陶,要比机构好使,低幼孩子上英语班性价比很低。
那可能有妈妈会说,我自己英语也不好,也不知道怎么样在家给孩子磨耳朵啊?今天这篇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这个前提是我们自己也愿意去学习和提高,磨耳朵是跟孩子一起进步,如果没有这个心理准备,那还是送兴趣班吧。
01
什么是磨耳朵?
磨耳朵的目的在于通过足量的语音输入,帮助孩子熟悉英文独特的韵律节奏、语音特点,培养语音意识,建立英语语感。
“磨耳朵”,顾名思义就是要不断地给孩子播放英语音频,反复听,恨不得耳朵磨出糨子。
它其实是很形象地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重点在于“听”,第二,要大量、反复地听。
不过怎么听这件事很有讲究,很多人都存在这么个误区。
并不是一天24小时重复给孩子播放英语歌曲、单词、看英语动画片就叫磨耳朵,如果听一听娃就能学会英语,那同理,日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等这些小语种娃就也都能无师自通了。
这里要注意,我们磨耳朵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通过反复的听觉刺激积累 听力词汇,换句话说就是当他听见一个单词的时候会立刻反映出这个单词的含义,这才算是磨耳朵的关键。
比如我们一说“dog”,他能立刻指出路过的狗狗,这才算是词汇积累。光听音、海量重复的听,但孩子不能转化成意思的,这是无效输入,听100年娃也不会英语。
所以磨耳朵不单纯是光播放英语这么简单,它其实很费妈。
第一,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单词和实际物体产生联系。而这种联系,不建议家长过多地用中文翻译,而是引导孩子用 五感知,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式 自己去感知。
就如同婴儿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们会指着兔子画像说“兔兔”,指着街边的汽车说“汽车”。你不会给他讲多余的意思,眼前的东西直接跟单词产生了连结。
磨耳朵最关键的奥义就是当孩子听到cup这个词的时候,我们拿着杯子指给他看,让他摸,反复念“cup”,而不是简单明了地告诉他“cup就是有把的杯子”。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把cup跟眼前的事物直接联系起来,而不是习惯性地先联想中文,然后再去理解词汇意思。
不要小看这个差别,它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会影响到日后做听力的习惯核速度。
这里稍微延展一点儿后话哈。 很多时候我们做难一点的听力题目时,就会满头雾水,我似乎“听到了答案”,然而并没“听懂”。
真的听懂,指的是完全不需要把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翻译成中文的情况下,也能立刻知道意思。
比如我说“how are you?”你会下意识地直接回答“Fine ,thank you。”这就是磨耳朵成功了。如果我们把how、are、you挨个中文意思给宝宝讲一遍,然后再把它合起来,这就不是磨耳朵。
我们说中文的时候也不会把“你好吗”拆开给孩子理解意思,合在一起才是表关心的问候,少个“吗”,就只打招呼了。
所以磨耳朵的关键在于直接单词与食物的直接联系,最好不要夹杂中文思维。
第二,我们还要注意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个单词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记住,否则一个月就忘完了。这一点我们教孩子识字的时候也是一样,隔三差五就要复习一下,不然全都还给你了。
综上,磨耳朵不是单纯的听,而是通过五感去引导孩子自助地去理解单词的意思,同时再通过重复地听读去巩固,慢慢地听力词汇就储备起来了 。
所以宝宝最初储备听力词汇,都是dog、cat、hat、kite这些实际物体,因为抽象的单词根本无法通过五感去理解。
02
盘点市面上流行的磨耳朵途径
那可能有人会说,到底怎么磨耳朵才有用呢?我们发音又不标准。
其实我得说,现如今的爹妈也很幸福,可以使用的资源有很多啊!我举几个例子:
1、点读功能的英文绘本,像毛毛虫啊,还有大棕熊啊都是家喻户晓的磨耳朵绘本,配上点读笔就可以让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英文点读书配绘本在我看来是最推荐的磨耳朵方式,我们磨耳朵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英语的环境中,自己去理解单词的意思,有了绘本上图画的帮助,宝宝会更容易去理解意思,这更符合语言习得的机制。
而点读笔完全可以弥补妈妈们发音不标准的问题,有了纯正发音的音频,再加上我们适度的引导,磨耳朵就会特别卓有成效。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带着孩子,反复地去拼读它,帮助孩子反复记忆。
另外,网上还有很多原版英语绘本,买书送音频的。
它的好处就是在家我们可以带着孩子读绘本,读熟、理解每一页的意思之后,就可以直接滚动播放音频给孩子听,此时孩子记住的每一个词,才算是“听力词汇”积累上了。
另外,我认为不必对于自己的英语发音有太多顾虑,发音不那么标准也没有关系,因为孩子接收发音的渠道有很多,你还有纯正的音频在手,他自己也会无限去修正读音。
重要的是不能因为羞涩而少了与孩子的互动,妈妈早期跟宝宝一起读绘本,是磨耳朵最关键的环节。
2、看英文的动画片。
在英文动画片中,磨耳朵专业户莫过于《小猪佩奇》啦,我猜没有哪个孩子在婴童时期没喜欢过《小猪佩奇》吧?
看动画片是更高阶的磨耳朵方式,并不适合没有基础的宝宝。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动画片里的句子,无论从长度还是数量都比绘本多了不止一星半点,而且语速很快,是正常说话的语速,孩子很可能跟不上。
虽说有动画帮助理解,但他很可能最终因为跟不上人选择性失聪,只看画,不听音,这就是无效输入。
但动画片里的人物对话,是更接近日常交流和口语的,所以不是不能听,多听总能帮助语感的建立。但想要达到积累听力词汇的程度,还是需要妈妈一边一看一遍给宝宝讲,多去强调对话中的一些单词 。
另外,对于0-3岁的小宝宝来说,不用过于担心沉迷电子设备的问题,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婴童时期的注意力不会集中太久,孩子就是看一看电视也会去干别的,多数时候电视就是个熏听音响。
3、英语早教机
近年来,英语早教机大行其道,什么故事绘本儿歌啥的,应有尽有的。
像喜马拉雅跟牛津树就出了kipper英语早教机,妹妹吃早饭的间隙还会听一听,讲的是牛津树里的故事,双语的,很搞笑很有趣。
家里有小宝宝的每天权当是故事机循环播放就行,里面涉及到的一些单词,我们也可以那没事儿带着孩子复习复习,念一念。
我家有牛津树的配套绘本,里面的故事还能搭配书一起,磨耳朵效果就更好了。
4、有声书的网站,国内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喜马拉雅,国外的有亚马逊的audible,这些虽说要付费,但肯定比机构便宜很多,而且他们还会有一些免费的。
比如喜马拉雅里有鹅妈妈童谣就是免费的,拿来给宝宝放儿歌听足够了。
5、微信公众号上其实也有很多英语资源,像荣哥依姐小时候我总会给他们听wowschool里的双语睡前故事。
两小只最喜欢的就是“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而妹妹当时才两三岁吧,就死死地记住了打怪兽“big green monster”这个这么长的单词。
不过哇校后来改版了,这个功能就没有了,不过我们依旧可以在微信里搜“磨耳朵有声绘本”,还是能找到很多免费的资源和视频。
这两年短视频异军突起,我们还可以找一些视频号,也是无偿分享绘本的。
比起单纯的听有声书来说,视频会更直观,也有助于孩子听音辨意,家里没有纸质绘本的,每天5分钟带着孩子看视频听读也是很好的。嫌手机小的话,完全可以投屏在电脑上。
6、最后还有一个特别有效,但是最最费妈的办法——让自己变成一个单词机。
我们可以在家里的墙上、茶几上、冰箱上、卫生间里,都贴上一些便利贴,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词语,或者是绘本里学了的词语都写下来。
这么做不是为了给孩子看,而是给自己看,有了这些小纸条,我们就可以随时看到什么都东西都蹦出英文单词,说得多了,娃就全记住了,而且最直观、最有效。
这个方法我是从网上看到的,自己没有试验过,但是脑补了一下应该很有意思,但就是需要妈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家庭。但是我认为有条件的可以尝试,教娃的同时也积累了自己的单词量,这是双赢!
总之家长能在家给娃磨耳朵的办法有很多,也欢迎大家留言区留言,把自己觉得好的资源或者途径分享一下。
如果孩子磨耳朵的阶段听力词汇积累得好,能有个1000+左右的话,后面再学自然拼读和高频词就会事倍功半。
不过呢,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有磨耳朵意识,就算是磨耳朵也不一定磨得对。肯定有很多妈妈有疑问说:“那我们错过了磨耳朵的阶段,怎么办?”
语言的学习,的确是有黄金期的,但并不代表错过了就不能学语言了。我二十几岁才开始学日语,也来得及。更何况咱们孩子才多大,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算晚。
只是说没有听力词汇积累的孩子,在学起自然拼读和高频词时会相对慢一些,一边学自然拼读一边积累词汇也是可以的,孩子的年龄越大,吸收起来也会越快,只要坚持积累,很快也能赶上来的。
0-4岁时期的磨耳朵说完以后,下一篇我们进入5-7岁的自然拼读了哈~
都知道要给娃做英语启蒙,你知道英语启蒙到底怎么做才高效吗?
【团】 老公送什么都可以,但情人节一定要取悦自己,兰蔻限定口红和YSL香水套装超值团!
【团】春鞋必入:日本制asahi一脚蹬,超值福利款159元起!
当孩子回来跟你抱怨自己的同桌时,我们要不要找老师换座位?
喜欢的话,转发一下或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