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教育应有危机感

2019-07-26     老汪说教育

公立教育,要有危机感了!我发出这样的呼告,或许会引来某些人的不屑一顾和嘲笑。但是我仍要呼告!

个人以为,未来5到15年,公立学校优秀教师将大规模流向优秀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将最终沦为一流的教学硬件、末流的教师师资的中低收入群体子弟学校。优秀的私立学校学费将极为昂贵,中低收入群体的子弟将无经济能力就读。寒门难出英才的情况将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大体趋势就是“铁饭碗”在被逐渐打破的同时,却没有给教育带来应有的活力,没有给多数一线教师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和优秀的私立学校相比,公立学校教师相对稳定,各种福利一般要好一些。但是近年来的改革,公立学校的“种种好处”在逐步丧失。之前,公立学校教师普遍享受公医待遇,私立学校是医保。但是,现在很多省份的公立学校教师已经取消公医待遇,改用医保了。还有,公医待遇的省份会逐步减少,这已是大势所趋。之前,公立学校教师的退休工资是全额工资(即和工作时的工资相同,只是没有了住房公积金)。如今公立学校教师退休金制度将逐步过渡到社保,也就是向私立学校看齐。

近年来,公立学校的弊端却并没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消除,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如2012年波及全国的职称改革和绩效工资方案成了公立学校一线教师的职业之痛。能在竞争激烈的私立教育市场上生存下来的优秀私立学校在待遇公平上是现在的绝大多数公立学校难以相比的。公立学校一线教师的职业之痛在优秀的私立学校是基本不存在的。

当下公立学校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铁饭碗”还没有完全打破,基本上还能“旱涝保收”。但是“县(区)管校聘”制度的试点和即将全面推广,将彻底打破教师的“铁饭碗”。高级评审的校内PK方案和绩效工资方案的出台历史,让我们不得不看清一个无可奈何的现实:县(区)管校聘实施之日,就是校长“帝王化”的开始。公立学校的不公平现象将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很多教师私下和在平台上纷纷表示:县(区)管校聘开始之日,就是他们跳槽到私立学校的开始之时。因为,公立学校已经没有任何可留恋的东西了。

从相关部门的表态和校长开会时的发言来看,县(区)管校聘已是大势所趋。就全国范围来看,目前私立学校办学水平还远远比不上公立学校。但是随着民间资本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大,和公立学校一线教师生存的愈发艰难,个人估计未来5到15年,全国范围内都会普遍出现优秀的私立学校。市场竞争的原则会逐步淘汰劣质私立学校,优秀的私立学校将在竞争中逐步诞生和走向强大。处境愈发艰难的公立学校优秀一线教师的加盟将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可以想象,不久的未来,最优秀的教师很可能基本都在优秀的私立学校。留给公立学校的大多是平庸的教师。

由于私立学校遵循市场的原则,其收费一定很高,是中低收入群体家庭所无法承受的。于是一个可怕的分化出现了:只有经济条件好的孩子才能享受好的教育,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学习潜能再强也很可能只能在公立学校跟着平庸的老师学习。这样的教育生态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这么多年的公立学校教育改革为何越改,一线教师生存越艰难?一线教师工作积极性越低?有关部门真应该好好反思了。个人觉得,教育改革在“放权(一般是放权给学校管理层)”的同时,没有相应的机制去制约学校管理层,导致学校管理层为所欲为,制定出一个又一个严重挫伤一线教师身心的制度方案。没有对执行权力的管理层的制约,“放权”不仅没有搞活学校教育,推动教育进步,反而严重挫伤了教育。如果有关部门看不到这一点,未来的优秀教师一定会大规模跳槽到优秀私立学校。不少基础教育发达地区往往是优秀的公立学校和优秀的私立学校并存,相互竞争,教育良性发展。老汪坚信,我们也可以做到。

三年前,某公立学校有4名教师辞职,其中1人创业,办私立学校;另3人是跳槽到优秀私立学校。

公立教育,该有危机感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v-vLGwBmyVoG_1ZXy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