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不要再买着吃了,教你一个简单做法,从和面到炸制讲解详细

2019-09-07     掌勺三餐

“油条”是一道历史非常悠久的,传统面食小吃,民间有种说法是,油条起源于宋朝,人们为了表达对秦桧的愤恨,而制作的一种油炸桧的食品,其实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有油条的雏形。经过千百年来前人的不懈努力与改良,才呈现出如今这种松软酥脆的油条。

在不同的地区,油条的叫法与吃法也是各不相同,到了天津,天津人称之为果子,然后在煎饼上涂上酱料,在卷上油条、生菜叶,一道美味又简单的煎饼果子就做成了。到了河南,吃法就相对简单了,搭配着胡辣汤、豆腐脑来作为早餐食用。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饮食的卫生、健康等问题,随着近年来,媒体对餐饮业曝光,街头的早餐店已经很少在光顾了,想吃什么就自己动手在家做,虽然麻烦一点,但吃着放心呀,这也算是责任的一种表现吧。

其实在做面食类的食品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和面,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面和不好,后面所有的一切都是白搭。

有人说和面还不简单吗,加点水加点面,稀了加面、稠了加水,和成面团不就行了,其实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首先,你要根据制作的食品,来选择不同的和面方式。

比如说做酥点,肯定要选择油酥面,用烧的滚烫的热油浇在面上,揉成的面团就是油酥。

如果要炸糖糕或做菜盒子,就要选择烫面或半烫面,用滚烫的开水浇在面上,和成的面团就叫烫面,再加入一半凉水和的面就叫半烫面。

其中还有死面、发面等,这些就更好理解了,我们经常吃的馒头、发糕、之类的面食就是发面制作而成,而面条、饺子皮、馄饨皮都是有死面制作而成。

而在我们生活中,发面比较常见用处也比较广泛,而烫面由于比较黏,比较麻烦相对比较少见。

我们今天做的这道“奶香油条”需要用道的就是发面,发面做出的食品,吃起来特别蓬松暄软,在经过炸制后变得外焦里软,那岂不是更美味。想必很多人在家也都炸过油条,但炸出的油条不蓬松、不酥脆、干瘪不饱满、炸的时候容易分开等情况,下面我们就以这道奶香小油条为例,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从和面到炸制的整个详细过程,和需要避免哪些误区。

【奶香油条】

准备食材:面粉400克、鸡蛋2个、酵母3克、食盐2克、纯牛奶200毫升。

【烹饪方法】

1.首先,我们在装面粉的盆中,分别放入食盐、酵母,在打入鸡蛋,然后分三次倒入牛奶,用筷子先搅拌成面絮,然后再和成光滑的面团。与传统和面方法一样,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酵母先融入牛奶或水中,不然炸出的油条会出现不蓬松,或炸成面棍等情况。

2.把揉搓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放到保鲜室里,饧发6个小时,如果不着急的话,晚上和面,第二天早上炸最佳,在这需要注意的是,面团的冷藏时间不能太长、也不宜太短,时间太短会出现面团收缩,很难整形。时间太长炸出的油条不光滑、而且面非常粘。

3.面团饧发完成后,取出松弛个几分钟,这样更易整形,然后取出面团,在案板上撒上面粉,再把面团擀成长条形。如果面团不松弛,直接干的话,会出现回弹、韧性大等情况。

4.然后用切刀,把擀好的面皮,切成大小为2厘米左右的长条,一般在制作油条生胚的时候,为了防止形状不好把控,采用刷油或撒粉两种方法,家常做的话,最好是选用撒粉,这样既简单也不会弄得到处都是油。

5.然后,我们把两个面皮相互叠放在一起,然后用筷子按压一下,这一步看似简单,其实很重要,炸出的油条,是否焦香酥脆,这一步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按压的时候,要保证两条面皮不分离,两边还不能粘连。

6.把所有的生胚做好后,盖上保鲜膜进行二次饧发,这样炸出的油条会更加的蓬松。

7.锅内加入植物油,油温烧至3成热后,下入油条。炸制定型后,用筷子不停的翻转,使油条充分的与油面接触,可不断膨胀,等炸制金黄后,即可捞出控油。

小贴士:

1.我们做的油条,没有选择泡打粉,而是利用鸡蛋、牛奶的乳化作用,使面蓬松的,我觉得家常食用的话,泡打粉之类的尽量还是不用为好,哪怕口感差点又有什么呢。

2.一般家庭炸出的油条,凉后特别容易回软,想要焦脆口感的话,除延长炸制的时间外,在和面的时候,加入适量的植物油,这样炸出的油条放凉都不硬。但我建议,最好还是缩短榨汁时间,因为本身油炸食品吃多了就不好,不能只追求口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pMxFm0BJleJMoPMd6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