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室的顶配

2023-06-15   威海新楼市

原标题:一居室的顶配

这个周接触了两组客户

一组看好了金地华发峯范带下跃的一楼

另一组中意核心区的一套一居室

金地华发峯范的房子本就是一百四十平的宽敞尺度,其下跃不但拥有与楼上同等的面积,更有高达五米的层高,这样的层高才能托起韩剧里都教授带旋转楼梯的书房、才能托起英剧里闪耀的吊灯

一般我们装修为什么用吸顶灯,一个重要原因是显得层高高,普通楼层装吊灯只会显得天花板矮,给人压抑之感——我们不是买不起吊灯,我们是买不起能装吊灯的房子

客户爱好健身,想把这下跃打造成自己的健身房,虽然见不到装修完工的样子,但想象中肯定是很爽的

这样的房子基本属于有钱就造的那一种,我和大部分人一样,也只能心里偷偷意淫,嘴上感叹一声

而对于一居室,很多人就有的说了

一居室的房子有的是买来做投资,有的是自己住,这里主要想说的是后者

这样的自住房,大部分人会认为是过渡品,因为当下生活拮据,而且单身嘛,暂且忍耐一下也是可以的

父母辈的眼中,这样的房子简直就是悲惨,仅能转身的空间,多难受

尤其是我父母这样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有天有地的大院子,陡然一见这小盒子,简直要憋气

对于房子,他们的衡量标准就是空间尺度,菜园子大点能多种一垄小白菜,田地大点能多收半袋子玉米,院子大点能多养几只小鸡,若是来到这楼房里,他们就会喜欢带平台的那一户,就是很多项目有临街商铺,这临街的楼栋下面一两层是商铺上面是住宅,相交处那几户推窗出去就是商铺的屋顶,形成或大或小的平台,看到某家人有这么一个平台,在上面摆了好多保温箱种了各色蔬菜,他们总是会发出羡慕的声音

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房子应该要容纳下自给自足(尽可能地)的所有器具、食物源头,所以他们对房子的尺度要求高

可是啊,城市生活中的这些需求,绝大部分都在居所之外

专家们经常会搞出一些拽拽的名词,什么最低居住面积水准,好像低于这个水准我生活就不健康了就畸形了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你的生活健不健康、精神文化水平是高是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居住面积就能衡量的,它还跟你所住的地方、跟周围的配套有关

我在威海也租住过很多房,在北京上海云南天南地北的都有过长时间租房的经历

都一样,如果想要更宽敞的空间,只能选择偏一点的地方,每天不得不忍受漫长的通勤,什么是长通勤,就是你早上精心化好妆换好熨烫得没有一丝褶皱的衣服出了家门,从地铁/公交下来后,衣服皱了蹭上脏污了,脸上的妆也糊了,明明工作才刚开始,但你却感觉已经跋涉了很久

更因为通勤时间长,你工作之外的可支配时间被严重侵占,什么都干不了

长通勤给生活造成的这种苍白让我重新返回城中心,之后我试过合租、住车库、住青年旅社等种种方式,在摸索到适合自己的居住方式之前也是各种坎坷,但再也没有因为更大的居住空间跑到偏的地方去

这一次的一居室看房行程让我想起自己的经历,忍不住写下这篇文章

不同的房子容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生观,也影响着精神上的自由度

我们都承认大房子是人所共好,但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说房子的大小会禁锢精神的自由

在方寸之地容纳世界这一点上,我很欣赏日本作家森茉莉,这个被娇宠着长大的小公主,中年之后陷入清贫,但她依然是精神上的贵族,曾经触手即是文物、奢侈品的房间,现在逼仄不说,还墙纸剥落床具破损,她只用捡来的玻璃瓶往灯光前一摆,就让房间里弥漫上梦幻的光,正如当初香奈儿把玻璃和钻石混用制作首饰,钻石的光和玻璃的光确实都能取悦人心,只要你心里有光

这不是精神阿Q,而是能用自己丰盈的内心营造另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

森茉莉的描写更让人感受到精神贵族的魅力,吉井忍的文字则更贴近现在的日常

吉井忍在东京八平米里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在八平米居住空间的生活,若是我的妈妈听说一个人生活的地方只有八平米,肯定要说“腚都临不开”

但是吉井忍不但生活得有滋有味,还生活的比大多数人都丰富,她去看展览看文艺电影去剧院看落语表演,有这么多事情可做真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啊

因为居住在城市核心的位置,所有这些都在步行可达或者公交两三站可达的范围,落实着种种想做的事情真是容易很多

我们也时时有这种体验,某天说起新上的片子,想去看,但一想要开车就觉得麻烦

还有让很多人又爱又恨的健身房,下楼走几步就到健身房跟郑重其事地开车或者坐公交才能去到,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买车的时候想着有车去哪里都方便,开车的时候就会想停车麻不麻烦停车费多少,不要以为几块钱的停车费是小事,我有很多一起健身的朋友因为在万达停车收费而跑到图书馆的健身房去,在韩乐坊转了好几圈找不到停车位的烦躁也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

若是你就住在这附近,完全就不必担心这些问题

在很多人看来,一居室是一种损失了生活质量的失衡

但是对于居住在这里的我来说,这是一种按我喜欢的方式的失衡

不管是安置肉身的菜市场、超市、修鞋配钥匙,还是抚慰精神的健身房、电影院、公园等等,一切所需都在步行范围可达

威海的展览演出不多,但所住临近高铁站,你看到好的展览,可以立刻买一张票出发去青岛或者去北京

公交车是便民工具,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但主干道上公交车的趟数和非主干道上的真是差很多,一两分钟一趟车和半个小时一趟车,在心理上造成的差异足以让你深切体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因为这些,这个一居室并不苟且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我不是在输送焦虑,我们的安全感真的很多是从房子来的,我是女性,对这一点感受更甚

有事没事儿就来敲门的房东、合租情侣无所顾忌裸着上身在客厅走来走去的男士……现实永远比腐剧更恶心

除了这些“软性”的不善,还有“硬性”的

这一次深圳搞的统租房,不知道隔得这么远的我们有多少人注意到

就是政府出钱收了城中村的房子做改造,升级之后再租出去

有些东西在执行的时候,你永远无法想象它的模样

17年底北京搞过一次大清退,自建房全部清退

很多人早上出门上班晚上发现回不去家了,封条断水断电

令下如山,上班怎么办,上学怎么办,在哪里睡觉,谁管

遭到过房东临时赶人的,都知道这是什么感觉

有的人会拿国外说事儿,人家都租房怎么怎么地,很多国家租房普遍是因为保障到位

一方水土一方民情,就像你在这里遭遇的逼婚在国外罕见一样

接触的客户多了,总有那种擦身而过互道傻逼的时候

你无法理解他为什么买那么偏的房子

他无法理解你竟然买户型这么差的房子

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对方的选择,傻逼就是这样产生的

所有的买房者都可以用客户一个词来概括,但是每一位客户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买房心路

住在城市核心地段的一居室,不用叹气宿舍那种侵入过甚的亲密,不用担心长针眼的合租异性

就放肆的光着脚在房间里走

就披头散发

就穿的松松垮垮

以前的生活是三行——一行睡觉、一行进食、一行空白

现在,我开始谱写自己生活的十四行诗

因为这个城市够大:

很多很多的电影(还有各种优惠)

大的图书馆小的城市书房(都是免费的)

各有特色的撸猫店撸狗店

可以把各色游客当景观慢慢观察的茶饮店夜宵铺

还有能让你短暂逃离现实的高铁线

常去的地方你会渐渐有可以打招呼的人,彼此刚刚好的距离,没有压力,但能感受到对方的温度

一切都刚刚好

把这篇文章送给将要开启生活新阶段的朋友,房子的小不是问题,因为外面的世界足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