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汇也托不起来的项目

2023-12-01   威海新楼市

原标题:九龙汇也托不起来的项目

今天说说高区的故事

经区的项目之间对比,主要是看位置看配套,产品力上面很难做出什么新花样,因为大家路线都差不多,偶有旁支斜出,也是小芽微露的那种,不是整天埋着头琢磨都看不出来

高区就不同了,高区的底子往时光深处探的更远一些,这片板块上容纳的底色也更多些,尤其明显的是,你看经区有几个本地开发商,但高区几乎遍地都是

百花齐放对购房者来说是好事,就像即使大家买了清一色的精装房,也会努力用软装做出属于自己的独有的样子,更有能力的则全部拆了重装,不同的开发商带来不同的设计风格,购房者悠悠哒哒挑挑拣拣出自己喜欢的,总比整个商场都是一种商品好嘛

只不过,这个百花齐放也是有前提的,比如有的人喜欢开放式厨房,有的人喜欢餐厅和厨房间设岛台,有的人喜欢厨房封闭,但几乎没有人会愿意厨房是个小黑屋,再比如有的人觉得整面墙都是落地窗很爽,有的人觉得窗台距离地面还是有一段距离才给人安全感,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喜欢小窗北厅了

当然,没有哪个项目在开始的时候就打算做个只吆喝不赚钱的买卖,只是一个项目在动工之前,规划是已经先做好了,奈何近几年楼市变化太快,大开大合的,于是有很多项目就成了故事

比如说高区九龙汇旁边的一品雅苑,全名东方现代城·垛山一品雅苑

作为家家悦打造的高端购物中心,九龙汇,就不必多说了,高区的商业业态主要以社区底商为多,这种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购物商场是不多的,规模大品类齐全,规格也高,购物车都自带扫码平板,拿一件扫一下,排队结账都省了

这样的配套怎么说都是给项目加分的,只是放在一品雅苑,就是推得艰难

给大家看看它的户型,户型很多,就看两个典型的,说说造成它如此处境的原因

这是它家在售的最小的户型111平

如果不说平方数,很难想象这是一百一十多平的户型

一百一十多平的房子,客厅在北面,只有一个小小窗,而且这个小窗西面还被卧室的墙挡着,还有那个局促的卫生间,真是难为画图的了

这是245平的户型

刚刚说111平是它家在售的最小的户型,就是它家的户型以大平方为主,两百以上的大平层

其实这个户型本身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它把四个卧室都安排在南面,这样家里的每个成员都能享有一间阳光房,确实就有很多客户喜欢这样不偏不倚的安排,而且这个户型所在的楼栋北面是整个小区的中央花园,所以客厅安排在北面还能更好地欣赏小区里面的园林景色,还有进门左手边就是卫生间,洗手台外置,这一点对于进门就有洗手习惯的人来说太友好的,尤其是疫情三年的教育,很多人在卫生这一块也是要求更高了,卫生间就在进门处,脱下衣服鞋子,洗手洗脸然后在往里走,这个设计确实很好,而且这种设计在整个市场上是很少见的,我个人就很喜欢这一点

那么这个户型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呢

面积太大价格太高

两百多平的房子,单价一万二三

就是在这个小区买个大平层,一不留神两三百万就出去了

你想想,有这个钱,你能买哪里?

七彩城吧,两百多平的看海大平层,云庭壹号吧,这个总价直接去看十层的伪洋房了,就是不管你看好的是大户型还是好配套,都能找到可取代的,除非你对此地有旁人不知的深沉的爱,否则换一个地儿别墅都有了

这也是现在大户型普遍的尴尬

市场转型,大家对户型的喜好已全然不同往日,看过好东西,口味就养刁了,小户型尚且能用低总价低门槛来化解尴尬,像是温泉的万象一品,它家有的户型确实一言难尽,但胜在面积小总价低首付低,起码能让没有钱的大多数有一个栖身之所,而大户型呢,既然能买得起大户型,那眼光自然不肯将就的了,没鸡蛋里挑骨头就是好的了,怎么还能俯身屈就呢

你听听现在市场上两个有意思的说辞

高区七彩城刚推出一栋现房,159平169平的,价格还是刺激性的九千左右,销售人员说,这栋房子原本是留给内部员工的,所以之前一直没有卖

经区山水文园最近出来几套优惠房源,销售人员说是原本留给老板的

此处真想插入捂脸哭笑表情包,我这从高区听到经区,真的太逗了

外来的大品牌开发商当然有其在规范化流程的优势,而本地开发商则多了更多的人情味儿,因为没有那么多标准化没有那么多设计,反而一个个都满溢出自己的特色

高区还有一个项目比较有色彩的是迪尚璞悦湾

璞悦这个词儿是不是很熟悉,嗯,璞悦湾这个名字出来的跟万科璞悦山的时间差不多,只不过后来万科璞悦山一路花式卖房,卖到现在B区洋房都卖完了,小高层也都在卖最后一套了,而迪尚的璞悦湾自从出来一个名字就没有其他动静了

所谓的没有动静,指的是对外的动静,工地上倒是从来没有停过,现在所有楼栋早都已经封顶了,据说哈,据说,它家要在明年五月一号实行现房销售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威海第一个现房销售的项目,用这种方式在威海房产史上留下一笔,也确实是蛮有实力

因为没有其他消息,这项目都是自己埋头干,所以我也只能用实力来形容

想起迪尚做的悦海名居项目,在清灰、米金中,那一抹红褐色着实醒目,也是一个有自己故事的本土开发商

现在呢,楼市整体处于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

很多人都知道外地购房者在威海楼市中的半壁重量,疫情这几年的内卷更是凸显了这一点,而高区楼市跌宕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这一波下调中,高区的下调幅度整体上是比经区大很多的,这也跟高区的购房群体构成有关

来威海买房的客户,除了度假的,更有相当一部分是“续命”的

我所接触的外地客户中有很多就是因为呼吸系统疾病,肺部分切除之后来到威海的,他们跟我说每天到黑松林走走,呼吸着好空气,确实是感觉每天活得轻松些,虽然无法确切地说这对生命的长度是否有益,但自己的感觉是好的

所以高区整体的这种自然环境对外地人的吸引相对本地人来说是更大的,这也导致高区楼市在这一波下调中更加艰难

当然,疫情会过去,有些需求仍会回来

而高区现在所做的动作就是腾笼换鸟,工厂企业都在往初村往临港搬

感觉,我个人感觉,高区所做的这些是在往更加适合居住方面打造,甚至是把整个高区做成一个适合养生、养老的地方

房子,并不仅仅是容身之所

就像是我们买衣服,看款式看颜色看料子,极少听说有人只为了蔽体为了保暖,我们更常见的是因为这衣服不舒服所以不穿了,因为这衣服样子过时了所以不穿了

我想要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房子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依附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忙着把父母们从五花八门的保健品中拯救出来,想想,说不定我们到了那时候对保健品的痴迷丝毫不减,毕竟盖世如秦始皇都是死在求长生的路上,更何况我们这些平凡子孙,在好空气的威海买一套房子,只是一个放大版的保健品

你从这个角度来想,高区的楼市就有了另一层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