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爆炸的时代,怎样和孩子一起读新闻?3个方法教孩子慧眼识真

2020-03-16     少儿脑科技小课堂

孩子们像成年人一样,利用新闻来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但是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假新闻,例如社交媒体上最近关于冠状病毒的假新闻的传播,模糊了我们对事件和问题的理解,也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判断的能力。

2017年,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8岁至16岁的儿童新闻消费进行了首次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

研究人员发现,小到8岁的孩子都对新闻感兴趣。但在澳大利亚,专门为儿童而设的新闻媒体寥寥无几。

澳大利亚有三个全国性的儿童新闻节目,分别是新闻集团的Kidsnews、每日新闻播客Squiz Kids和ABC的BTN,研究表明,这些儿童新闻节目在8到12岁的孩子中很受欢迎。

虽然儿童新闻节目重要、安全、有吸引力,但儿童仍然可以接触到其他类型的新闻。调查发现,73%的儿童经常阅读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阅读的新闻,49%的儿童从社交媒体网站获取新闻,这一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调查还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儿童认为自己能分辨假新闻和真实新闻。

有三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批判性地思考新闻:

一、帮助孩子识别新闻来源是否可靠

在研究中,孩子们把从早间新闻片段到YouTube名人视频等一系列东西视为新闻。为了帮助孩子确定消息来源是否可靠,您可以问他以下问题:

1、是谁制造了这条新闻?你不能完全相信一无所知的消息来源,你需要查证他们为什么以及如何创造了这个故事。

2、这个新闻是对事实的直接陈述,还是包涵了作者自己的观点?事实是有证据支持的客观信息,它经得起检查,以确保自己的准确性、客观性;而观点是对一个问题的主观想法,没有人能证明是否正确。

3、如果观点是以事实的形式呈现的,这就可能产生误导,这个新闻是否包括了关键人物?如果一篇报道涉及到了有关组织或群体,那么当事人应该有权利对此做出回应。

ABC教育的一系列资源可以帮助孩子们区分事实和虚构,包括如何快速识别假视频和假图像。你可以从一些说明区分真假新闻的复杂性的有趣小测验开始。

二、帮助孩子认识到,一些媒体可能会引导人们的情绪反应

在调查中,71%的澳大利亚儿童说新闻经常或有时让他们心烦57%的孩子说新闻让他们害怕。但新闻带来的影响也不全是负面的,69%的孩子说,新闻经常或有时让他们感到快乐或充满希望,48%的孩子说,新闻促使他们对报道的情况做出反应。

和孩子讨论他对新闻的感受,可以帮助孩子识别哪些新闻节目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虽然重大事件的新闻很自然地会唤起人们的情绪,但有时新闻制造者也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我们的情绪反应。研究表明,吸引眼球的、煽情的、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更容易在网上被点击。

媒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诱使你产生情绪反应:

使用吸引眼球或没有事实依据的标题。比如“神奇草药可以治愈冠状肺炎!”或者“被冠状病毒侵袭的悉尼火车!”

在描述他人或他人观点时使用主观或情绪化的语言,或者使用经过删减、PS的图片或视频。

您也可以和孩子们谈谈人们传播虚假信息的一些原因,比如:

1、为了影响投票结果;

2、假新闻制造者可能是种族主义者、性别歧视者、恐同者,或者仅仅想诋毁他人;

3、诋毁他人观点,从而宣扬自己的观点;

4、吸引点击率,仅仅为了赚足腰包,因为网站依靠点击率来赚钱。

三、和孩子探讨一下,新闻媒体是如何讨论不同的人群的?

在调查中,38%的儿童认为他们看到的新闻未能平等地对待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40%的儿童认为他们看到的新闻未能平等地对待男性和女性。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留意那些以诋毁的方式宣扬自身观点的新闻。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找到有关此事的其他新闻来源,以期寻找事件的真相。

例如,某些假新闻把种族主义和冠状病毒联系起来。有的网站声称吃中国菜会感染冠状病毒,有的网站则宣扬冠状病毒是中国或美国制造的生化武器。

这种错误的信息会导致歧视。在澳大利亚,有中国人遭遇了种族主义攻击,而许多澳大利亚人现在已经避免在中国餐馆吃饭了。

准确客观的新闻对社会来说必不可少。我们依赖它来帮助我们决定投票给谁,我们对事件或其他人的感觉,以及如何管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财务和健康。

识别数字时代的错误信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而研究人员发现,倾听孩子们的经历是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很有希望的起点。

小课堂TIPs

2018年3月,《科学》杂志(Science)的封面研究给了MIT的研究:“真假新闻的网络传播”(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这篇研究告诉我们,互联网上,假新闻的传播要比真新闻更快、更广、更深。

成年人尚且不一定能分辨新闻的真真假假,更何况大脑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呢?小课堂还有以下几个小贴士想与您分享: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六个要素,俗称“新闻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是一个新闻的基本要素,没有这些就不能称之为新闻,这是分辨一个新闻真假性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如果新闻的六要素都有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辨别新闻真假、可靠。

1、是否是可靠的信息来源

主要看新闻的出处和消息来源的权威性,一般来说,大型新闻媒体机构和大型门户网站的消息会权威的多,使用“谷歌新闻搜索”工具搜索一下新闻标题,如果能搜索出其他权威媒体的类似报道,那么这个新闻的来源就比较可靠。

此外,发布者身份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一个专业实名认证人士发布的信息往往比匿名发布者的信息更为可靠。

2、新闻素材来源是否可靠

大部分新闻都有配图,通过对新闻配图的分析,可以佐证一条新闻的可靠性,如果新闻配图是假的,那么新闻内容也不会太可靠,只有多个信息源组成的细节都完全一致,新闻的可靠性才会增加。

如何对新闻配图进行分析鉴别呢?首先将新闻配图下载到本地,然后使用图片搜索的“按图片搜索”功能,搜索该新闻配图,通常会找到类似图片,也就是该图片的出处,然后我们查看原始出处。如果是假新闻的话,配图的出处往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一篇文章。

因此,一旦我们知道鉴别假新闻的方法,我们就不会被各种假新闻所愚弄,同时我们还能抵制这些虚假信息的传播,越多的人懂得如何识别假新闻,假新闻就传播得越慢——直到有一天,我们也许能让假新闻从这个社会上消失。

3、新闻内容是否符合常识

真实的新闻,一般都符合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个别特殊新闻,也是新闻所报道的事件耸人听闻或千奇百怪,而基本逻辑也是正确的,符合认知的。但虚假新闻一般都是违反常识的。

参考:

https://theconversation.com/3-ways-to-help-children-think-critically-about-the-news-131454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xQu5XAB3uTiws8KvB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