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说,9岁和10岁的儿童都可能产生自杀的想法,但对此大多数照顾者要么不知道,要么不报告。”
美国儿童自杀死亡人数达到30年来的最高水平。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10%至15%的初高中孩子有自杀的念头。
“已经有媒体报道过青少年的自杀念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艺术与科学中心心理学和脑科学教授、放射学教授迪安娜·巴奇说。“但在一个大的人口样本中,几乎没有这个年龄段的自杀念头的数据。”
男孩女孩的自杀念头
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来自青少年大脑认知发展(ABCD)研究的11814名9岁和10岁的儿童。ABCD研究是一项关于青少年大脑健康的全国性纵向研究,青少年的照顾者也参与其中。
研究人员将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分成几类,他们发现,2.4%到6.2%的儿童报告有过自杀想法,包括希望自己死和制定自杀计划,但没有执行计划。
当被问及是否有自杀行为时,有0.9%的孩子说他们曾试图自杀;9.1%的孩子报告说他们有过非自杀性的自残行为。
在这项研究中,巴奇说她不确定她和同事会发现什么,但她预料到在这个年龄段会有数量不小的自杀念头。
“我确信是因为两个原因,”她说,“疾病防治中心关于初中和高中孩子有自杀想法的比率是相当高的。很明显,这些数据不是凭空产生的。”
第二个原因:她在早期的工作中已经看到学龄前儿童有自杀的想法。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注意到男孩和女孩之间的一些差异。具体地说,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自杀念头和更多的非自杀性自我伤害;其他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
“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巴奇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到了青春期后,有自杀念头的比率都会上升,但女孩的人数会不成比例地上升。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照顾者对这一结果十分惊讶
研究人员说,照顾者也认为这一结果令人惊讶。
巴奇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照顾者通常会给出截然不同的关于内在想法的报告。然而,孩子的自我报告和照顾者对孩子想法的报告之间的脱节存在很大差异。
在超过75%的儿童自我报告自杀想法或行为的例子中,照顾者对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一无所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些孩子的跟踪调查使研究人员梳理出这一明显的矛盾。“一个问题是,孩子的自我报告和照顾者的报告中的一者,是否比另一者更能预测孩子之后的行为,”巴奇说。
事实上,当涉及到儿童的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时,照顾者似乎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调整了性别、家族史和其他变量后,家庭冲突是导致自杀念头和非自杀性自我伤害的一个因素。监护人的照看和监管不足与儿童的自杀念头、非自杀性自我伤害和自杀企图之间存在联系。
巴奇说,以前的研究人员倾向于认为,人们在青春期之前不需要询问孩子是否有自杀的想法。“但我们的数据表明,这绝对是错误的。孩子们都有这些想法。有自杀想法的孩子的比例也许比成人低,但也并非微不足道。”
她建议父母、照顾者和儿童工作者应该意识到9岁孩子有自杀念头的可能性。“如果您的孩子在某些事上感到苦恼,您应该问问这个问题,”巴奇说,“这可以帮助您识别孩子是否遇到了某些麻烦。”
小课堂Tips
我们常常在媒体上见到孩子因一时情绪未能把握而酿成的惨剧。
那么,如果发现孩子有自杀念头,家长应该怎么办?
1. 每天要有时间与孩子轻松交谈
交谈的内容不限,“与时俱进”地跟进孩子的兴趣点:明星偶像、热门小说、班级趣事……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青春跃动;远及上古先贤,近及微博达人,什么都可以交谈。
2. 每天拥抱你的孩子
现代生活使得青少年之间友谊的交往方式变得远距离,青少年在网络上、在电话中、在手机中交流,人与人面对面的带着体温的温暖成为了“稀缺资源”。所以,我们要每天拥抱孩子,用双手紧紧地拥住孩子的身体。这样一种面对面的带着体温的温暖,是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最可贵的温情,让我们的孩子带着这样的温情上路!
3. 调整家教价值观
不要眼睛只盯着精英,不要口口声声只说那些出类拔萃的同学多么棒,要关注我们身边的这么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生命的馈赠,我们感恩于孩子的唯一性,我们欣喜于孩子的每一个进步。
4. 寻求帮助
如果孩子有自杀念头了,我们家长要去寻求帮助,寻找各种资源。
5. 学校中的家长委员会将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有效的支持系统
也许,学校中的家长委员会正在寻找家委会可以开展的主题活动,那么“预防青少年轻生”则是一项不错的主题活动。它可以经年累月地持续进行,通过培训、宣讲、资料、故事等形式来实施。
参考:
https://www.futurity.org/suicidal-thoughts-children-nine-ten-2278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