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交流时,我们不仅提供信息,而且还表明我们对这些信息的立场,例如,在交流时,我们会传达自己对信息的确定性。
但是,学龄前儿童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我们知之甚少。
引言部分,是最近发表在《语言、学习与发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的开头部分。
这项研究试图详细调查学龄前儿童(3到5岁)是如何表示他们自己的认识状态的。“我们通过评估一系列韵律(重音、语气和语调)和词汇标记来解决这个问题,成年人常常用它们来表达不确定性,”文章第一作者Iris Hübscher指出。此外,研究人员还考虑了孩子们如何自我评估自己的认识状况。
这项研究涉及40名学龄前儿童和10名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在实验中,他们要玩一个猜谜游戏,研究人员向他们展示了10件物品。在这10件物品中,有5件是他们以前见过和摸过的,而另外5件比较难,因为他们既没有看过也没有摸过。
然后,他们要说出他们认为盒子里放的是哪一件物品,然后明确评估自己对盒子里物品的了解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3-5岁儿童在明确表达自己的确定性时,准确地使用了多模态和韵律标记(重音、语调和语调)。在猜测时,3岁的儿童会用韵律和语调标记来表示他们的不确定性。
此外,据观察,孩子们还会使用不同的身体姿势来表明他们的不确定程度,比如:扬眉毛,歪头,以及其他面部表情,比如皱眉和抿嘴。
研究人员解释道:“我们发现,儿童在5岁时就开始使用数量有限的词汇标记,而5岁以下的儿童则不会使用。”诸如动词“我想”或副词“也许”等标记在年龄更大的儿童和成年对照组中有所增加。
因此,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三岁儿童能够通过丰富的手势和韵律标记,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程度或不确定性。
小课堂提示
随着脑的发育,孩子从单纯接收信息逐渐学会表达信息,而语言就是孩子的大脑从接受事物、整合事物到对外界反馈认知的工具。
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您了解多少呢?美国华盛顿大学的 Patricia Kuhl 博士在TED演讲《婴儿天才的语言能力》中,描述了有关婴儿学习不同语言的惊人发现。感兴趣的家长可以搜索观看!
参考: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10/191009101155.htm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mvTfW8BMH2_cNUgpXS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