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南方人不吃硬菜,上海人的硬菜一端上桌,红烧肉都得靠边站

2019-07-30     萌煮家常菜

硬菜,是北方人的专属名词。秀气腼腆的南方人,似乎并不执着餐桌上的某道硬菜。若非要挑出来一两样,或许是浓油赤酱的红烧肉配上一碗白米饭,等到了深秋时节,上海人餐桌上的硬菜又被换成膏黄饱满的大闸蟹,配着姜丝和醋,化解了腥气留下了鲜香。但其实,不管是红烧肉还是大闸蟹,在这道菜面前,统统都要靠边站,对不之下,这道菜才是上海人心目中千金不换的硬菜。它,就是上海人一生推的大排啊!


大排其实就是猪肉,但是并不是每一块猪肉都能用来做大排。一般都会选择靠近猪脊梁骨两边的里脊肉,这个位置的猪肉嫩而不柴,切的时候,一定要让肉的周边带上点肥膘,给精瘦的大排带来一丝丰腴口感。大排有很多种做法,如炸的、红烧的、卤制的等等,但是对于喜欢浓油赤酱的上海人来说,红烧大排最深入人心。


取一块带着肥膘的大排,用刀在筋上横切一刀,避免油炸的过程中大排卷曲。喜欢口感松软的,先用刀背把大排的肉拍的松散一些,喜欢带点嚼劲的,就保留大排原有的样子。提前用黄酒、生抽、白糖、姜蓉、鸡蛋腌制入味。腌制好的大排,先过油断生,炸到六成熟的时候捞出来沥干油脂,放在一旁待用。


把切好的葱段倒入底油之中炒出葱香味,然后再次放入大排,并且倒入少量的黄酒、老抽以及剩下的腌料,倒入一点清水刚好没过大排,盖上盖子焖煮六七分钟,大排就熟了。揭开盖子,香气不由分说的钻进鼻子里,每一缕香气,都让人觉得正中下怀。红烧大排可以用来配米饭吃,或者是配面条。大排酥软却不失嚼劲,汤汁淋到热气蒸腾的米饭上,瞬间令寡淡的米饭多了一丝丰裕之色,相比红烧肉的汤汁,红烧大排的汤汁更能打,每一口都厚重却不油腻。有红烧大排作伴,让饭量不大的上海人瞬间能单挑三碗米饭。


受苏式面条的影响,长江下游的面条以清汤寡水最为常见。而大排面的出现,完美弥补了油水短缺的遗憾。大排松软醇厚、汤底盈润褐亮,每一口都充盈了唇齿满足了身心,哪怕是在阴雨连绵的天气,只要面对这样一碗热气腾腾的大排面,内心所有的阴霾都瞬间被驱赶开。


​大排,是上海人一生推的“硬菜”。与红烧肉相比,它更像是90年代的老歌,听多了也不厌,而且辨识度极高,一下子就被人记住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QxTX2wBUcHTFCnfnK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