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小伙伴小气又霸道,还总带他捡破烂,该让他们一起玩吗?

2020-06-11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原标题:儿子的小伙伴小气又霸道,还总带他捡破烂,该让他们一起玩吗?

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后台收到一个宝妈的咨询:

徐老师,我是七岁男宝的宝妈,我想咨询一下孩子社交的事。孩子特别喜欢和楼上的孩子玩,可楼上的孩子受家庭的影响,性格特别古怪,特别抠门,来我家很仗义,上桌吃饭,水果想吃自己就拿,可是他有吃的一点不给我儿子。也不让我们去他家,今天去了,挡着门,然后扯我衣服,还打我儿子头,孩子奶奶也不管,我就很生气不想让孩子跟他玩,孩子说楼上的孩子是他的朋友,不让我去他家我以后就不去,不让我吃他东西我就不吃,我就喜欢和他玩,孩子他爸说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我就很反对和这样的孩子玩,我怕孩子被他带坏了,上外边玩,那孩子捡破烂,我儿子都跟着捡,捡玩给他孩子,我都气死了,你能给我点建议么,我该怎么做,谢谢你。

孩子喜欢和一些缺点突出、性格不好的小伙伴玩,到底该不该允许呢?孩子的交友到底该怎样把握呢,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尊重孩子

幼儿教育思想家玛丽亚·蒙台梭利主张信任儿童内在的生命力,不要以教育为借口过多干涉儿童,认为一切压抑儿童自发冲动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是不值得采用

运用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在帮助孩子交友、发展社交秩序时,不要强迫、过度干涉,而要尊重孩子的自由本性,加以引导。

赞成孩子爸爸的说法,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

你能给我留言,说明这个问题很困扰你,相信你也和孩子谈过,不希望他和楼上的孩子玩,但孩子没同意,是吧?这种情况下,再阻止孩子,讲什么道理,孩子都不会接受,最好的方法是你不再阻止孩子,不再说楼上孩子的坏话,而是允许儿子和他玩。

不当下解决问题,是家庭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遇到问题,不要马上评论、下论断、讲道理,而是先接纳孩子的想法和情绪,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听听孩子的想法,再迂回解决问题。

读懂孩子的社交需求

你儿子说“楼上的孩子是他的朋友,不让我去他家我就不去,不让我吃他东西,我就不吃,我就喜欢和他玩......”,一个7岁的孩子这么死心塌地地认定一个小伙伴,为了和他一起玩,哪怕对方提什么要求,都可以答应,都能接受,这里面有个问题要深思:

为什么楼上这个看起来缺点很多、抠门又礼貌的孩子,却深得你儿子的心?

  • 孩子缺少玩伴

没有玩伴,孩子很孤独,尤其疫情期间,学校放假,在家上网课,无法与小伙伴一起玩,孤单无趣,而楼上的孩子和你家离的近,两人年龄相仿,理所当然成为孩子的最佳玩伴,你儿子当然开心,为了玩,答应对方一切看似不合理、甚至是无理的要求。这也说明孩子对朋友的渴望,对社交的需求。

  • 孩子喜欢新奇、刺激的玩法

在成人看来,孩子们一起捡破烂,很脏、很low,孩子们却不这样看,他们就喜欢新奇、好玩、无拘无束的事,越是与之前玩的不一样,却吸引他们。显然,楼上孩子玩的就与众不同,对你儿子来说,很新颖,很好玩,所以喜欢和他一起玩。在孩子兴趣和好奇心很强的时候,不要过多干涉,过多的干涉就使刺激增强。

隐性要求,提升孩子的社交软实力

从现在起,别说楼上孩子的不好,包括,古怪、抠门、作客没规矩之类,什么都别说,你孩子与楼上的小伙伴正处于“蜜月期”,你所说的小伙伴的各种不好,在他眼里"都不是事儿",你越否定,他不但不会听,还会更反感。

是不是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家长都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呢?

当然不是!

要重视同伴效应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

不再评价楼上的孩子,不代表不向孩子传授正确的交友之道,允许孩子与缺点很多的孩子玩,不代表向其看齐,在孩子玩的开心、愉快,与你的对抗情绪减少或消除之后,可以与孩子探讨这样几个问题:

到别人家做客要怎样做?

教育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要乱动,对方邀请吃东西,想吃可以吃,不想吃就可以不吃,无论吃不吃都要表达感谢,也要邀请别人来等等。

把正确的社交之道告诉孩子,孩子做的好地方,要抓住亮点,放大亮点,固化行为,给孩子定性,比如和爸爸说:咱家宝贝,招待小朋友特别大方,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将来一定也是个受别人欢迎,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

通过“渗透式”教育,这样的积极评价,会慢慢内化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孩子会认为,与人交往,真诚、热情,是非常好的品质,他会以这样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也喜欢有这样举止行为的伙伴。

当你的教育真正内化到他的内心时,不再你多说,孩子就会衡量出他的这个小伙伴,是个霸道、蛮横、无理的人,不用你阻止,自然不会再与他来往。

———— · END · ————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vrxonIBnkjnB-0zz6S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