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华为2019届毕业生最高年薪201万
最近,一张华为总裁办电子邮件截图火了,根据网上流传的部分截图显示,从今年起,华为将在人才战略上加大筹码,将从全世界招20-30名天才“少年”,并且往后每年增加。
与此同时,制定了2019届顶尖员工年薪制方案,8位2019应届博士生年薪89.6万起步,最高的年薪达到了201万。
我们在羡慕这些优秀毕业生年薪的时候,网上有人扒出了这些高薪博士生的简历。
我对他们的学历还有成就表示赞叹的同时,也看到他们的专业性,业务能力够强。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一直在某个领域扎根,无论是选择专业,还是发表的论文,始终都围绕着一个专业。
现在很多人说人工智能很热门,物联网很有前景,可在以前,很多人觉得搞计算机,电子信息的人叫做不务正业,在当时不太看好的情况下,人家选定了一个领域就慢慢的磨,深造,试图将这个专业研究透、精,现在只是有了好的结果,坚持有了收获。
就像乔布斯,他一手创建的苹果为什么可以在众多平庸的厂商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做好产品。
为了做好产品,乔布斯所经手的每一件事情都要“精雕细琢”,他看不起那些达到“及格”就满意的人,只有“百分百”才是他的追求。
乔布斯对于专业,对于产品,他的观点是:“公司是人类最神奇的发明之一,公司非常强大,但即便如此,我创建公司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了产品,公司只不过是手段。”
我们也许成为不了天才,也无法拿到201万年薪,但想要在社会上立足,能够混得体面一些,专业是唯一的出路。
找到你自己能力圈里的“一”并坚持下去,这才是最强的护城河。
02. 所谓高手,就是把普通的事情做到极致
小时候,我们上课不专心,干什么事情没耐心,父母叫我们写作业,字狗爬一样,或者明明会做的题目,因为粗心,算错或者写错,这个时候,父母会教育我们:“小事情都做不好,还指望做大事情,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小时候不知道如何争辩,但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这句话漏洞百出,两者之间类比不对,从能力角度来说,扫天下需要卓越的领导能力还有战略思维,而扫一个屋子偏重细节、细心,两者没有因果关系。
虽然我们对扫一屋子都不屑一顾,但如果一个人能把扫一屋子这么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专业化,这个人也许当不了领导者,但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TED有一个演讲者是一个悠悠球大师,在成为大师之前,他就是普通的日本少年,功课平平,也没有运动的天赋。
直到有一天,他接触到悠悠球并且为之着迷,每天花数个小时进行各项锻炼,磨炼悠悠球技术,18岁时他站在世界悠悠球大赛并获得冠军。
他以为回到日本会成为名人,鲜花掌声赞助扑面而来,但现实残酷,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大家没觉得这个荣誉不值得骄傲。
后来,他为了改变公众对悠悠球的刻板印象,将悠悠球与其他艺术相结合。为此,他去学古典芭蕾、爵士舞、杂技等技能,学习后,他再次赢得世界悠悠球大赛冠军,还通过了太阳马戏团的面试。
站在TED舞台上,他说:“我从溜溜球上学到,每一个人全心全意的做一件事,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道理大家都懂,很朴实无华。
但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传习录》中王阳明弟子问道:怎样才能做到“惟精”、“惟一”呢?
王阳明回答:“惟一”是“惟精”的主意,“惟精”是“惟一”的功夫,并非在“惟精”之外又有一个“惟一”。“精”的部首为“米”,以米作比,要使米纯净洁白,这便是“惟一”的意思。如果没有舂簸筛拣这些“惟精”的工夫,米就不可能纯净洁白。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是为了获得“惟一”而进行的“惟精”功夫。
说白了就是朝着心目中唯一的最高目标须臾不断地努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无论是花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生一世。
这才是专业的意义,专业的力量。
03.对于职场人来说,如何成为专业人?
既然,专业如此重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自己专业主义呢,成为行业的专家?
第一步:要做“行业的蛔虫”。选择了一个领域,就要吃透行业的定义,比如互联网行业,关键是三个要素:消费者、产品、业务逻辑。
所谓的消费者就是大众是如何使用某个产品,他们的喜好,痛点杂哪里。而产品是指,公司制作的产品如何普及给大众,能让消费者掏钱买单。
业务逻辑就是需要哪些环节,比如一个外卖APP,就要跟线下的商店,餐饮公司等合作,通过价差、提点或者广告获得收益。
第二步:做竞争对手的“幽灵”。你要知道自己选定的行业,竞争对手有哪些,对顶尖的竞争对手是谁,然后进行对比,你与他之间相差什么,差异在哪里?通过全面的分析,数据评估,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三步:刻意练习。前面几个步骤,在宏观上比较多,但最重要的是自身业务能力,所以刻意练习很关键,要注意5个黄金法则。
第一,你想通过刻意练习去培养的技能,应该已经有专家知道该怎么做,并总结出了培养这些技能的最佳方法。
第二,刻意练习只有在你跨出舒适圈之后才会奏效。这需要你不断尝试、突破现阶段的技能水准。你几乎得倾尽全力,所以往往不会太有乐趣。
第三,刻意练习必须要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不能只设定出一个模糊的改善目标。
第四,刻意练习需要“刻意”进行,也就是必须全神贯注,有意识地行动。仅仅遵从专家或教练的指导还不够,需要你专注于练习的具体目标,并适时调整。
第五,刻意练习中也包含意见回馈,根据这些回馈,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这些反馈最初会来自你身边的人,但随着时间和经验累积,你要学会自我监督,察觉到错误后进行调整。
很多人说追求完美是一种病,但对于专业这个词来说,追求完美才是通过专业的必经之路。
就像电影《无双》周润发说过一句台词:这个世界上,100万人里才有一个主角,而这个主角必定是把事情做到了极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