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殷桃说“少女感”,对颜值的过度追求,一步步毁了我们

2019-10-06     迪迪干货

01.“少女感”这个词反复被提起,是因为我们对颜值过分执念

前段时间,演员殷桃的一句:什么时候女演员只有少女感。这句话上了热搜,立刻引起大家的争论。

最近这几年,我们对颜值的评论越来越多,从女明星的少女感,再到对普通人的颜值加以评判,这当中也出现了很多金句,比如颜值就是正义,这是一个看颜值的时代,颜值不好工作都找不好,颜值好就是一块敲门砖……

我们对颜值有过分的执念。

我们希望永远年轻,永远脸上都有胶原蛋白,觉得做一个独立女性,第一步就是颜值要高。

为了颜值,我们丧失很多人生乐趣。

我们不允许自己有大幅度的脸部动作,不允许去玩皮划艇、户外运动、潜水,这些运动也许中国女性喜欢,但害怕皮肤晒黑,所以不敢。

美国夏威夷有一个60岁奶奶,她叫奥德丽萨瑟兰,别人在这个年龄段说的是儿孙满堂,而她可以很自豪地说:“她的一生就是围绕着充气皮划艇进行孤身长途旅行。

这张脸布满了皱纹,却写满了故事

1980年到2003年这23年间,奥德丽就沿着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不列颠的哥伦比亚海岸线航行了12800多公里,其中大约12400公里是独自完成的。之后她还在希腊群岛、苏格兰、夏威夷航行了几千公里。

她给自己规定:每年夏天必须在荒野中冒险一次。

她的脸布满了皱纹,皮肤黝黑,但她享受这种快乐。

我们外表不断被外界评价,我们就不能自在地生活。

我们会觉得所有的成功和幸福都取决于外界对颜值的评价,这些评价就像一面“镜子”,一直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太过频繁照镜子,就会不断被“美丽问题”所困扰。

美貌够用就好,过分讲究,会让我们变得不自由,不自信。

真正的美是要有滋味的,只有一张空洞的皮囊,这是低级的美。

02. 病态下的审美文化,暴露出女性用男性视角看待颜值

有句古话叫做“女为悦己者容”,意思是说女人打扮漂亮是为了自己,为自己而活。但在中国,这句话别说男性认不认同了,很多女性自己都不认同。

因为她们潜意识里长着一双男性的眼睛,这双眼睛不断提醒她:“你想要当一个独立女性,就要比别人更美,不能老,不能丧。

直播平台上有很多网红脸,很多人都吐槽这种网红脸太丑了,没有辨识度,但这种声音很快就被压住了,因为这张网红脸有无数的男性愿意买单。

还记得今年8月份,某直播平台出现的一个囧事吗?

18岁萝莉变成58岁大妈,在平时做直播的时候用图片挡脸,展示甜美声音和性感傲娇的身材,给粉丝幻想,她是一个美貌天仙的小姐姐。

抱着这种幻想,很多宅男会花钱,有一个土豪,在直播间刷过10万人民币。

这样的例子不会就此止步,每天都在发生,只是现在还没有曝光。

你能说这到底是谁的错吗?

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再往前推,历朝历代都有独特的关于审美标准,如“英雄的秦代,博大的唐风,端丽的宋代,清秀的明清”,言辞虽简练,却道出各个时期标志性的美人标准。

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标准是谁定下来的?是女性自己定的吗?

不是,是男性。

在男权社会下,男性对女性有绝对的评判权和主导权。

正是这种基因,直到现在21世纪,我们对颜值的批判,大多是男性视角。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封建社会中国的缠足文化与现代人对网红脸的追求,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中国的缠足文化明明是陋习,将原来好好的双脚缠起来,硬生生变成“三寸金莲”,认为这才是女子应有的美。

“三寸金莲”的美是封建男权社会加强在女性身上的畸形美。而现在的网红脸之所以能吃香,有一部分原因是男性会对女性“品头论足”,而女性嘴上说不在意男性的评价,但内心其实非常在意。

就像英国知名艺评家John Berger在《观看的方式》里提到:女性的内在审视者其实是男性。

03.缺乏真正的美学,才会导致低幼儿想要依靠整容变美

人是视觉的动物。

随着科技和媒体手段的发展,传播速度更加快,地域更加广,视觉文化衍生的美颜崇尚,在今天数字化时代,由网络、手机、触屏电子产品、数码产品、时尚广告、影视作品合力将心理崇拜推向了高峰。

随着“范冰冰的脸”“迪丽热巴的眼睛”走红,我们对美人的热衷不再局限于才子佳人,英雄美人的套路,而是将容貌的功利性放大。

有无数的心理学证明,公民会投票给长得更好看的候选人;法官会给长得好看的被告更宽松的判词;教师在给长得好看的学生评分会手下留情。这意味着大众对颜值的偏爱已经影响方方面面面了。

而我们的家长老师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教过“什么是美”这个问题,只会简单的说一句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可这话只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没有任何建设性帮助。

小时候,为了让孩子好好读书,我们教育孩子不允许化妆,衣服不能穿很贵的,要按照家长的要求;学校也没有一节课是讲“美学”的。

你会发现,家长们带孩子去博物馆,看名人画像,是说不出这幅画美在哪里,只会简单说:这画真美,画的好看,而孩子其实不知道这画到底美在哪里?好看在哪里?如何去欣赏一副作品呢?

正是对美学知识的匮乏,低幼儿对美的认知是来源于网络。网络告诉孩子们,现在社会已经从自然美过渡到人工美,只要你肯花钱整容,化妆,修图,就可以成为网红脸,得到他人的喜欢,甚至收获到金钱。

2018年,新氧发布的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每100位医学消费者中,有64位是90后,19位是00后,90后已经成为整容整形的绝对主力军,中国也成为全球医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有些人通过整容变美获得了自信,有些人因手术失败陷入一次又一次修复面容的恶性循环。

除了整容之外,修图软件和照相软件也是网红脸的一大来源。目前比较火的几大照相软件有美颜相机、Face激萌,B612咔叽等。他们的标语都给美有关,比如美颜相机的标语是:全身模式,拍出超美全身照;Face激萌的标语是:你就这么好看;B612咔叽:点缀你的自然美……都在诱导你变成大众认可的美。

根据百度手机助手显示,截至2018年1月6日,美颜相机有2.4亿下载次数,这只是其中一个下载渠道,实际不止2.4亿。截至2018年1月末,B612咔叽软件微博话题浏览人数达8302万。

这些数据都在侧面告诉我们人们对网红脸的接受程度。

认知美学认为,“后天形成的知觉模式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长期的、稳定的社会造成的一般文化性因素,另一类是具体的社会存在造成的社会性因素。”

这就意味着网红脸对于大众审美眼光的影响将会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模式化。

04.把颜值想成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摆设

我们很难靠一己之力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你要将自己的容貌想成有用的东西,可以让我自己做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当一个花瓶摆设。

在病态的审美文化中,我们都认为颜值是为了让别人看和评价而存在的。很多人不断的整容 、修图滤镜,到最后也有些迷茫,我到底为什么要整容,为什么要拍照5分钟,修图5小时呢?

为了自己好像有一点,更多的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白月光”。对于平常来讲,美貌够用就可以了,只要做到4点:

体态优雅:不要相信“体重两位数的女人才是未来。”鬼话。每一个人的体重都有一个平衡点,低了或者高了,身体都会有问题。就像一个中年妇女,过于瘦,反而显得更老,而稍微胖一些,丰腴一些,显得更加年轻。

除了体重之外,最重要的是体态,颜值很好,体态很糟糕,驼背,坐姿不端正,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气质,你有一种漂亮的脸,但体态糟糕,就毁了一大半。与其想着修图,整容,还不如让自己的体态变得更挺拔,有气质。

做好皮肤工作:很少有人一出生,脸就是完美的。对于大多人而言,都有不足之处。所以不用变得太过完美。做好基础的护肤工作,保持干净。在适当的场合,化淡妆表示尊重。

宁愿买几件贵的,质量不错的衣服,也不要买太多廉价的衣服:进入到社会,在你的能力范围内,选择买基础款、质量又不错的衣服。刚进入职场,很多人还有学生气,选择符合你年龄段的轻职业装,会帮助你增加信心和职业感。在家里穿廉价的衣服可以,出门工作,衣服过于廉价,别人会怀疑你的身价和能力。

美貌的最大敌人是时间,要学会与时间做朋友:能抵抗你容颜衰老的不是玻尿酸,而是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才华、财富、经验、气质、情绪的控制力都会影响你的容貌。越长大,如果你除了颜值之外,其他的一无是处,就算你有一张好看的皮囊,也只是一个花瓶。花瓶再美,也有腻的一天。

对美貌的追求,不是女性最重要且唯一的目标。

你身上的皱纹,你眼神的沧桑都代表你的经历,都在诉说着人生的滋味。

美貌够用就好,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美貌自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0BjoW0BMH2_cNUgyE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