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baby后悔为什么当初没人逼我?因为害怕吃苦

2019-11-30     迪迪干货


01.在最好的位置上偷懒,你将失去什么?

最近有一条非常无语的新闻。

大学毕业生作弊被开除,反而起诉学校。

小王参加大学大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在三场考试中,小王拿到试卷后用手机对试卷进行拍照。监考老师多次警告,但小王置之不理,反而对老师进行侮辱、威胁。

4天之后,校方下发了3张作弊认定通知书,按照学校校规,开除学籍。


这下小王彻底慌了,发现学校动真格。

一想到现在被开除,大学四年就白读,未来前途堪忧。

小王狡辩:“没有当场抓住,就不能算作弊。”

凭这个理由,一张诉讼将学校告上法庭。

最终,法院判决开除决定合理。

对于这个判决,网友们一边倒,都支持学校的判决,并质疑小王:作弊还这么理直气壮。

这对于平时不努力,考试想要弯道超车的人来说,这种判决如同死刑。

大学不是让你玩废的地方。

近两年来,经常有大学学风肃清的新闻,高校学生毕不了业,甚至被退学的例子更是屡禁不鲜:

西南交通大学清理了一批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

西南交通大学部分研究生超过学习年限,未提出结业申请,被退学了。

华中科技大学多名本科生学业表现太差,被降为专科生。

深圳大学317名研究生被做出退学处理。


这一系列重拳出击,终于让大学里浑浑噩噩的学生有一丝清醒的认知:大学不是用来混日子的,对自己不负责,终究要付出代价。

网友们对学校的做法,大多数表示赞成:"你来学校不上课,你来干嘛?退学你可以一直不来上课,多好!"

"出了社会才知道学校的课程是超级便宜的,而且很多老师都是大咖级别的,现在出来和学校教的一样的10节课2500。"

作为学生,觉得学校太冷血,但对于社会人来说,很仁慈。

韩寒说过一句话:“离开学校的人们请记住,你们以为离开的是地狱,其实你们离开的是天堂。”

社会比学校更残酷,你不行,就只能OUT。

在最好的位置选择偷懒,最后命运会用最痛苦的方式回报给你。


02.在该努力奋斗的年纪,一定要不遗余力

前段时间,一条“27岁女生成浙大博导”的新闻刷爆朋友圈。

1992年出生的美女学霸刘琬璐,成为浙大的博导,是浙大历史上最年轻的独立研究员。

5岁上小学,10岁上初中,16岁参加高考,如今成为教授。201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之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5年博士研究、1年博士后研究,期间在Science(科学)、Cell《细胞》、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自爆生物学》、Cell Stem Cell《细胞&干细胞》、PANS《美国国家科学院刊》等期刊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被引用500余次。


你27岁生活工作一团糟,嘴上挂着迷茫,而刘琬璐已经成为科学界的新星,不仅获得国内外广泛关注,还取得几十万的年薪。

我们羡慕这个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自己来地球是凑数的。

可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只需要天赋就可以轻松获得好的前途。

普通家庭出生的刘琬璐,没有牛逼背景,家里也没有矿等着她继承,她的优秀是日复一日的学习与科研中沉淀下来的。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5年的时间,刘琬璐每天5点起床,6点半进实验室,有时一泡就是14个小时。

在别人空闲的时候,人家在实验室奋斗。

很多人羡慕煎饼大妈月薪5万,觉得读书好苦,你要明白煎饼大妈几乎没有选择权,她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只能优先选择最苦最累的活;而你吃读书的苦,是有选择权的,你不开心去卖煎饼果子,可以;卖煎饼果子觉得太苦了,又能白领。

无论是学霸,还是普通人也好,先苦后甜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就像一句很有名的话:优秀的背后,都是苦行僧的自律。

你前半生不愿意吃苦,后半生只能吃生活的苦。

想要过好你的一生,不需要你上刀山下火海,只需要在恰当的年龄做恰当的事情。

奋斗可以带给我们尊严和选择权。

03.总是想要偷懒,就会变成一种习惯

一个人总是喜欢放纵,会变成懒癌惯犯,每次遇到事情都想要躲开,妄想靠逃避躲过世界上所有的苦。

有些事情当下年龄可以做,而你偷懒不愿意做,以后有可能无法补救,到最后空有一身欲望和野心,却没有做事的决定和冲劲。

《奇遇人生》第二季第一期嘉宾请来了Angelababy,在节目中她要完成骑行5天420公里的路程。

刚来的第一天,她很开心的骑;第二天,她开始打退堂鼓,明明到了出发的时间,却说刚起床,要歇会,好不容易追赶上了,骑了一段路,觉得太累,又不想起了,对着镜头说,来例假,没劲;第三天,直接不骑了,野外住宿睡帐篷,嫌弃地方不好,没有厕所,没有水,一个节目下来,自行车没骑多少,大多数的镜头都是坐车。




这期间动不动就撒鸡汤,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出来工作,靠自己不靠别人,可看她的所作所为,网友们对她在节目里说的鸡汤没有任何感觉,反而觉得很虚伪。

为啥呢?

因为Angelababy从骨子里就讨厌吃苦。

而她自己却浑然不知。

就像一个网友对Angelababy的评价:节目就像你的人生,逃避是你一直在做的事情。


人的本性贪玩。

很多人讨厌父母和老师的管束,崇尚快乐教育,但你要知道快乐只有经历过风雨才有价值。

如果面对所有的诱惑,都及时满足,对一切需要吃点苦头的路,选择绕道而行,到最后你面对人生一切选择,都会优先选择捷径。

罗振宇以前提到一个豌豆公主效应:体验是一种可以训练的能力,一旦达成,再也回不去了。

体验到及时的快乐,就会习惯性逃避吃苦,到最后会上瘾。

人生最大的套路就是选择捷径。


04.一个人最酷的行为是懂得自我约束

年轻的时候,我们羡慕街边混混,觉得他们打耳钉,奇装异服,辍学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也羡慕过,但现在我发现,这种看似很酷的行为,是一种放纵的行为。

有个朋友跟我说一个故事。

读书时,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不良少年在学校周边跟人打架,打赢了会觉得很爽。有一天,这群不良少年发现周围没有对手了,觉得无聊。

于是,他们到了一家拳击馆,找这群人高马大的人打架。结果这些不良少年看到拳击手的动作,很激动,说:“这才是我想要的打架。”

这群不良少年就想跟拳击手打架,结果输了。他们不服输,就想学拳击,拳击馆也收了他们。

他们正式训练拳击,才发现之前的打架都是过家家。因为想要成为合格的拳击手,要戒烟,烟会影响人的肺;要早睡早起,这样才能保持充足的体力和精力等等一系列的规则。

有了这一系列的约束,他们从“不良少年”变成“奋斗青年”。

终于,他们成为拳击手。

有一天,在路边遇到一群小混混,想找他们打架,他们没有还手,承受小混混拳打脚踢。

为啥成为拳击手后他们不愿意跟小混混打架呢?

因为有规定不可以随意动手,不然会吊销拳击手资格,这意味着职业生涯会完结,无法挑战更高级别的对手。

朋友说完这个故事,她说:“你知道吗?不良少年喜欢欺负弱小,他们很放肆随性;而一个职业选手反而不屑欺负弱小,他们宁愿选择被强敌KO。越是喜欢放纵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很低;而一个对自己下手狠,要求高的人,反而会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一言一行。

放纵与约束,就能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以前我就当个鸡汤听听,但后来我愈发觉得朋友说的有道理。

一个人最酷的行为不是随性放纵,而是懂得怎样自我约束。

知乎上有个问题:高度放纵自我是一种什么体验?

有个网友回答很赞:逃避进入社会,自制力为零,嘴上说考研却天天在摸鱼。考研失利后又开始啃老,利用家人的爱和信任继续混日子。

一个人在舒服的时候得不到任何东西,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在散漫、贪玩、懒惰中变好的。

每一个小小的成功背后是日积月累的付出和强大的自我约束支撑,每一口蜜糖都需要付出汗水来换取。

你只有逼自己优秀,才能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

不要在中年的时候,被生活压得踹不过气,才悔恨当年放纵自己。

青春易逝,再回首,已不是少年。

人生没有回车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DcsyG4BMH2_cNUg6M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