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转凉,气候干燥,对慢阻肺患者来说无疑是漫长且难熬。
慢阻肺
Q1:慢阻肺都会发展成肺心病吗,一般有什么先兆症状?下肢浮肿是其症状之一吗?
慢阻肺虽容易发展成肺心病,但并不是必然发生的。
肺心病是因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向心性肥大,右心室衰竭而引发的疾病。
肺心病患者除了慢性咳嗽、咳痰,还会出现心累、气短、反复发作的下肢水肿等表现。
慢阻肺患者出现下肢水肿的情况不代表就是肺心病,通常慢性缺氧也会导致体内的水、钠、二氧化碳等滞留,致使组织水肿而出现下肢水肿的情况。
建议出现水肿时,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Q2:慢阻肺患者,计划年假出国旅游,坐飞机出行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慢阻肺患者在空气稀薄的高空易出现缺氧或病情加重的情况,因此选择飞机出行应注意:
乘坐飞机前做肺功能测定,测定在中或重度的稳定期患者,建议选择短途旅行(不超过5小时航程)若在极重度或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不建议选择飞机出行。
同时,应随身携带常备药物,若有合并症(如呼吸衰竭等)或近三个月内的气胸初愈患者,切勿乘坐飞机。
Q3:慢阻肺患者总感觉有痰卡在喉咙,无论怎么咳嗽都咳不出来,如何才能正确有效排痰?
有痰咳不出是慢阻肺患者的一大难题。若痰液滞留气管和肺部,会加重炎症;若阻塞支气管,会导致缺氧、加重病情;若长期缺氧会引发多种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
患者可通过“湿、翻、拍、咳”来帮助排痰。
- 湿:湿化呼吸道
每天保持1500—2000毫升的液体摄入量,同时增加室内湿度,冬春季节的室内湿度不低于60%。
- 翻:勤翻身
帮助卧床的慢阻肺患者定时翻身以排痰液,时间视痰量而定:一般1—2小时翻一次,若痰多则10—20分钟翻一次。
- 拍:拍背
若痰多且难排,可拍背和咳痰相互配合,但餐前30分钟和餐后2小时慎拍。
将手指合拢呈杯状,掌指关节屈曲120°,均匀、有节奏地从下至上、由两边向中间叩。期间观察患者反应,力度以有效排痰且患者无痛感为宜。
- 咳:咳痰
患者可选坐位或者站立位,身体向前倾斜,几度深吸气后按压上腹部,适度用力咳痰,必要时可借助吸痰器。
早晨起床后、餐前半小时及睡前是更为适宜的排痰时间。
呼吸操——改善肺功能
慢阻肺患者多做呼吸训练,可改善肺部的弹性、改善通气功能,从而加强肺功能。
不妨试试步行呼吸操,在家、散步、空闲时都可进行,常做有益肺部健康。
1、快速吸鼻
快速吸鼻时,能锻炼到膈肌肌肉群。
2、吸气鼓腹
吸气同时鼓腹以锻炼膈肌肌肉群。
3、缩唇呼气
缩唇呼气有利于慢阻肺患者将肺部气体排干净,活动场景不受限制,坐着、站着、散步都能进行。
四仁鸡蛋粥——止咳润肺
四仁鸡蛋粥是一道止咳平喘、润肺通便、营养丰富的粥品。
其有利于防控慢阻肺,对肺部和呼吸道功能好的食疗作用,非常适宜慢阻肺患者食用。
选用行气敛喘的白果,降气祛痰的杏仁,温肺润肠的核桃,养胃止咳的花生,滋阴肺润的大米和润肺利咽的鸡蛋炖煮而成。
杏仁、白果、核桃、花生、大米各20g,洗净后放炖盅再倒400毫升清水,倒入一个鸡蛋炖煮45分钟即可食用。
降温越来越明显,不妨动手试试这道润肺通便的粥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