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嫩、心善,不适合当班主任?”老教师:掌握方法,人人都行

2019-08-28   君山老师

今早收到一位准班主任的私信,大致意思是,自己年纪小、面嫩、心善,原来和学生关系还挺好的,但临近要当班主任了,突然慌得很,不知道自己合不合适。

类似询问,最近一段时间君山收到了好多。在这里,我讲一讲自己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想法吧。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可以参考一下:

1、任何人都适合当班主任。

君山个人认为,当班主任和骑自行车和使用筷子饭和走路跑步都一样,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技能,只要你上岗了,很快就能熟练掌握。

区别是,如果你想要班主任当到成名、成圣,那是要花时间、等机遇、下功夫的,但如果你仅仅是想要让一个班级稳定下来,那注意一些方法就行了。

年轻班主任么,我想主要还是以稳定班级为主;所以不会特别难。

待你带过一届后,下一届你就驾轻就熟了,再就可以加入一点创新的内容、玩出点花样。

2、年轻班主任,要学会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

对于年轻、面嫩、心善的班主任,我个人的建议是,要与班级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距离除了产生没,其实还有威严。

要清楚,当班主任和当普通老师是不一样的。普通老师可以用朋友的身份和学生相处,平时嘻嘻哈哈、称兄道弟、给点小恩小惠(其实也不建议),问题都不会很大,因为不管你怎么闹,到你实在撑不下去了,你背后还总会有一个班主任帮你撑撑门面,不至于崩盘。而且你也和学生也没有什么直接利益上的冲突,你只要保证自己课堂纪律就行。

但等你当了班主任,你的身份就发生变化了,你要直接、全盘和学生的纪律问题面对面,学生错了就是错了,你该批评的就要批评,一个马虎眼都不能打。

这时,你就是管理者,学生就是被管理者,你们天然就是对立的(专家可能不喜欢这个观点,但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你不能及时摆正你在他们心中的位置,他们还当你是当知心姐姐、贴心哥哥,那你批评他们时,他们就会想,“你凭什么骂我?亏我拿你当朋友。我以前看错你了!”学生有这种情绪在,对你的班级管理是极其不利的。

3、年轻班主任找个机会适当立威,是为了摆正你和学生的位置关系。

班主任就是班主任、学生就是学生,正式场合,我认为就应该是上下级关系。抛去这个关系,你就失去了管理学生的重要前提。

有人会说,你咋这么不民主呢?师生关系不应该是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么?

其实,这两者一点都不矛盾。上下级之间也可以相互尊重啊,平等则其实指得是人格上的平等,而不是管理权上的平等。

现在,很多人打着教育现代化的旗子,却错误理解了尊重和民主,以为班主任发挥自己指挥、管理的权力,师生关系就天然封建化了。我是认为,有这种思想的人,其实自己的头脑就已经自我封建住了,已经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不利于班级管理的位置。这才是教育的倒退。

4、“爱”是班主任立班的根本,但也要懂人性的特点:卑微者的爱,永远得不到重视。

我们总被各种专家的“爱”的教育感动,会想,这些专家咋这么厉害呢,爱一爱,都不用动武,他就可以垂拱而治了,我好羡慕啊,我也要用“爱”试一试。但是往往一试,班级就完蛋了。

我总在表达这样的观点:

尽信书不如无书,专家写在书里的东西,都是经过千百遍改、万把遍砍,自己在带班之初,用的粗暴方法、展示武力的内容是一丝一毫也不会给你看到的。因为写书的都明白,那么粗野的东西怎么登的上大雅之堂呢?发表出来是要降低自己身份的。就像老板就爱让你看他花钱不眨眼的一幕,多威风啊,但他扛砖的镜头,又会给你看到多少?

作为年轻班主任,我认为,人家风光的内容多看,除了增加自己的羡慕之情外,没有其他作用。我们更应该去看的,是这些专家的看家本领,就是除了“爱”以外的其他方法,包括:班主任的唠叨、班主任的反复抓、班主任的攻心术、班主任的示威等等。

一个班主任只有当自己足够有方法、足够强大时,才可以做到不怒自威,用威势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请牢记人性的特点:卑微者的爱,永远得不到重视。

5、年轻班主任,要多和身边的老班主任求教。

当班主任的技巧,专家的书里、优秀教师的案例里其实很难学到的。

君山也是一个爱看书的人,案头有十多本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苦嚼几遍之后才真正意识到,为什么这些书看起来这么辛苦呢?

  • 首先,是这些书的年代往往都有些久了,很多内容都与当下的实际脱节了,难以引起共鸣,读起来就难免让人昏昏欲睡;
  • 其次,就是第四点讲到的,书里的案例都太生动了,生动到让人无法应用。

后来我终于想到,这些书该什么时候去看呢?等你班级管理上有了一定成绩之后去看,这样可以起到印证你的管理行为的作用,但新班主任去看,是起反作用。

那么不去看书,新班主任应该怎么样得到培养呢?

个人认为,班主任这个活其实是一门比较传统的手艺活,更多的是经验的传承,所以新班主任的第一步应该是向身边的老班主任去学习。老班主任有丰富的试错经验,你只要读懂了你身边的老班主任,你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起码在稳定班级这一件事上,他们可以给你很多有用的经验。

你尤其要重视他们茶余饭后的经验,他们那时流露出来的东西才更有价值。

以上,是君山关于年轻班主任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当班主任”的一些想法,总的观点是:

人人都适合当班主任,但要掌握方法,这些方法书里面如果没有适合你的,你可以多向老教师请教。

如果你也是即将走马上任的年轻班主任,以上内容可以作为参考。当然,这是君山的一家之言,你也不用太较真,觉得有理就听,觉得没理就一笑而过。谢谢你的阅读。


你好,我是君山,一线教师,德育工作多年,爱谈一点教育问题,如果你也喜欢,欢迎关注我,君山期待与你进行交流!也欢迎大家订阅我的专栏,我用了假期两个月时间,整理了学生管理上的一些经验,可能对你会有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