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不少中小学老师没能力把中国学生教好”
3月28日,俞敏洪直播再放言:不少中小学老师“不读书”,“没能力把中国学生教好”,引起网友激烈争论。
实际情况是,俞敏洪先说:“所以人一生,如果说……你只是积累不释放的话,那么你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但是如果你只是释放不积累的话,最后你就会空空如也!随后,把“不少中小学老师”搬出来证明:
- “一年都不读三五本书”;
- “一辈子就是教那点东西”;
- “知识很狭窄”;
- “远远没有能力把当代的中国学生教好”。
有的网友片面解读俞老板的话,攻击他忘本、想让孩子都去他的新东方,我觉得,有些冤枉他。
我是学师范的,我没当老师,但是,我的好多同学都当了老师。我觉得,俞敏洪说的中小学老师没能力教好学生,乍一看有些以偏概全,仔细想想,挺有道理。
拿我的同学来说,有人的确一本教案教很多年,没有新的知识和内容扩充,多少年都一个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新的知识输入,当然也没有新的内容输出。
“相由心生”,这样的老师看起来普遍比较显老,比实际年龄大,过于刻板、严肃、不苟言笑。其实,这样的状态也是内心不够丰富,对外界缺少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心理弹性小,缺乏求知欲的体现。
不过,这毕竟是少之又少的极小部分。
绝大多数人还是能做到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和成长自己的,这也是好多网红老师火的原因。而且,现在国家对老师的考评机制也越来越严格,老师们每年各种测评很多,这样,也不允许老师过于懈怠,不思进取。
家有学生娃,老师怎样是父母最关心的,老师是每天和孩子相处最长、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呢?
像俞敏洪说的,读很多书、知识面宽的吗?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哪怕没读非常多的书,只要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潜力,不断鼓励孩子,这样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老师。
“摧毁一个孩子特别简单,只要他三次打招呼,你都不理就够了”
一个小学从教多年的班主任曾说:
摧毁一个孩子特别简单,只要他三次打招呼,你都不理就够了;想让孩子抬不起头,只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批评他,就可以了。
我相信,这是这个老师多年班任的切身体会,我祈祷,他老师尽管这样说,但并没这样做。
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老师的说法,并不夸张,的确如此。
英国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做过关于一个实验:
刚开始,妈妈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很开心。随后,妈妈转过脸去,再回头用一张面无表情的脸面对孩子,孩子发现了,开始想办法引起妈妈注意,妈妈没反应,孩子开始焦虑,继续与妈妈互动,妈妈依然没有改变,最后,孩子彻底崩溃,大哭起来。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希望获得归属感,确认自己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一分子,希望得到身份认同,觉得自己有用、被他人需要。
如果,一个孩子几次和老师说话,老师还不理,当他不存在,孩子不会去想老师可能忙或怎样,而是,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不被老师认可。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存在性焦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当孩子无论说什么做什么,父母或老师等重要他人,都以一种冷漠、敷衍的态度,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没有存在感的,是不配得到爱。
一次两次或许没关系,但次数多了,那种被无视、被遗弃的感觉,真的会摧毁一个孩子。
自卑自贱、没有自信心、缺乏前进的动力的孩子,纵使老师再学富五车、教案再新颖,对孩子来说,又有何用?
老师的无视,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灾难
做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人,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实在大。
别说小学生,就是成人,被无视的感觉也不好受。
我大学时,就有过这样真切的体会:
我的辅导员,表面看是个开朗活泼、爱说爱笑的人,总喜欢和同学开玩笑,但一大群人在一起,她开玩笑也好,怼人也罢,总提到那几个人,话题总围绕那几个人,好象只有那几个人,其它同学压根不存在。不是我敏感,也不是那几个人多优秀,实际上我的成绩很好,各方面也不差,但就是没在老师的口中出现过,没被提起过。
一开始不知道什么原因,真心想被老师关注,但苦于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自卑了好长时间。
后来,有同学说,那几个人都是和老师关系好,给老师送过礼的人,刚开始不信,后来,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时,老师的嘴脸逐渐显露,才意识到,那些年真的很傻,没看懂老师的套路,还妄想得到老师的关注,真心为自己不值!
从教时间越长的老师,越知道自己怎样做,会影响到孩子。
网上一个高中老师,可以说是个网红老师,他直播时就曾说过:一个老师,想调动学生积极性很容易,班上大事小情都让学生参与,哪怕让学生跑个腿,取个卷子啥的,学生也很高兴、会喜欢老师,进而喜欢学习,最怕的就是,老师无视学生,无论好坏,都当没看见,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就会不喜欢老师,发展到不喜欢学习、学校。做为经验之谈,这个老师千方百计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放手让他们参与班级的各项工作,这样一来,同学很有主动性,老师也乐得轻松。
看见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一个好老师,眼中有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的压力和情绪,心怀善意,探索学生偏差行为背后的想法和感受,能与学生共情。
一个网友说,小时候学习特别差,特别自卑,老师每次提问我都不会也不敢举手。班主任特别好,发现这个情况后,叫我到办公室谈心,得知原因后,老师就说:以后我每次提问,你都要举手,真会的话就举右手、不会就举左手,就这样,我的自信就慢慢回来了,成绩也上来了,特别感恩我的班主任.....
真心为这个网友高兴,他的老师,真的会影响孩子的三观和认知,进而影响一生,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福气,希望这样的老师越来越多!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更多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