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重视农业依然有必要!张圣君——半佛半道的福建农业神

2019-09-27     传统活儿

中国自古是个农业大国,而农业生产颇受自然条件影响,俗称“靠天吃饭”。

老天爷对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地区,似乎不那么友好。这里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域,春有冰雹、暴雨、寒潮、洪涝,夏秋有台风、高温和干旱,冬有沿海大风等等。很多时候,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于是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农业神灵便应运而生了,其中影响较大的要属张圣君。

张圣君,又名张圣者、张慈观、张圆觉等,民间多称之为张真君、张圣真君、张法主公等等,他是北宋时期福州市永泰县人。

宋人张世南所著《游宦纪闻》中对他有这样的记载:

永福下乡,有农家子,姓张,以采薪鬻锄柄为业,乡人目为张锄柄。状貌丑怪,口能容拳。一日入山,遇仙人对弈。投之以桃,苦不可食。张心知为仙,冀有所遇,忍苦啖咽。且及半,若将蛰舌,遂弃其余而归。因忽忽若狂,绝粒,食草木实。时言人隐恶,能道未来祸福。素不谙书,忽奋笔作字,得义献体。口占颂偈,立成如宿构。传闻四散,士夫多往赴之。因度为僧人,号为张圣者。

按照记载中所说:张圣君本是永泰县一个普通农家孩子,颜值较低,嘴巴极大,以砍柴和做锄头柄为业,被乡人称为“张锄柄”。他从出生、职业到外貌,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野农夫,之所以能成神,是因在山中遇见仙人,得到了一颗奇苦无比,难以下咽的仙桃。他硬着头皮吃了一半,扔了一半,因此拥有了神奇力量,如能够不食凡粟、未卜先知等等。一下子从目不识丁的农夫成了高深莫测的半仙。

在宋人洪迈的《夷坚志》中,提到张圣君所遇的仙人是“钟离子”,即大家所熟知的,腆着大肚皮、挥着芭蕉扇的八仙之一的汉钟离。

八仙之汉钟离(图片 | 搜狐娱乐)

《夷坚志》中还记载了张圣君由道入佛,削发为僧,法名“圆觉”,这大概也体现了民间信仰中的佛道交融。《闽清县志》记载张圣君坐化于金沙溪大石上,乡人立庙祀之。

张圣君作为出身农家的民间俗神,最早为山民所信奉,其早期的信仰特征为“以岩为寺”,如永泰方壶岩、方广岩,闽清广济岩等等。这一方面与传说有关。传说中张圣君和山魈斗法,在岩洞中留有诸多灵迹;一方面也是因为山民经济拮据,所以只能因陋就简,在岩洞中建寺供奉。渐渐地,张圣君的香火传遍城乡,遍布海峡两岸。

福州同兴照相馆 1870年代拍摄《方广岩寺》(图片 | 泓盛网)

张圣君的传说故事主要集中在斗妖除怪和兴利除害方面,如智斗五通鬼、赤水斩蛇妖、凿山开路、镇妖建桥、祈雨救旱、开圳修渠、仙法种茄、茅叶接水……

明人何乔远的《闽书》中记载了张圣君收服“五眼真人”的传说:

方壶岩 岩石峭拔,中有窝,可容数十人。下有流泉,澄澈如镜。泉中有鱼红色,腹下有四足。故老相传,是岩旧为五眼真人所据,往往为祟。宋时,里人张圣君摄服之。

方壶岩 何慧/摄

方壶山天池中的红色四脚鱼 何慧/摄

方壶岩位于永泰县盘谷乡的方壶山上,始建于宋淳熙十年(1183)。至今在方壶山的天池中,还能看到上文中记载的红色四脚鱼。

此外,方壶山上保留有许多张圣君的灵迹,如幼时放牛的“饲牛石”“牛眠石”、磨刀砍锄柄的“磨刀石”、观看仙人下棋的“棋盘石”以及仙人给他仙桃的“仙桃坪”、修道炼丹的 “天师洞”“雷洞”“炼丹井”、与五通鬼斗法的“斗法石钉”、为民治病以剑击石而流出的“甘露水”“龙泉井”等等。

方壶山是张圣君信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方壶山雷洞 (图片 | 新浪博客@竹韵)

张圣君的造像很有特色,是一位横眉怒目的黑面神形象。

相传,他与五通鬼斗法时误陷洞中被烟熏黑,加之宋典称其“状貌丑怪,口能容拳”,所后人为其造像时,“黑”和“丑”是两大关键特点。

你看他须发蓬乱,一手拈指诀,一手持剑,打着赤脚,或坐或立,威风凛凛,有时肩颈还缠绕着一条蛇,充满山区特色。这与明代乡绅陈解德等人所撰《章公圣君石壶古迹志》中详细描写的张圣君形象相完全吻合:“紫面、跣足、蓬头、绊蛇(即披蛇于肩颈)、仗剑”。

张圣君被奉为道教闾山派中“法主公教”的法主神,这种造型也和该教派法师做法时的妆扮相近。

张圣君造像 (图片 | 挖东西网)

张圣君造像 (图片 | 挖东西网)

半佛半道的张圣君,总让人想起《红楼梦》开篇中疯疯癫癫的一僧一道。

如果你熟悉了张圣君的形象,哪天来福建宫庙,肯定能从众多神像中一眼认出他来。他有时也会头戴珠冠、身穿衮服、足蹬皂靴、端坐庙中,静静注视着来参拜的信众们,让人不禁联想到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包公,唯独没有额头上那一弯标志性的小月牙。

当然,那又是另一番故事了。

福州台江区张真君祖殿张圣君造像 何慧/摄

参考文献:叶明生编著《闽台张圣君信仰文化》


作者:何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R13cm0BJleJMoPMW3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