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上幼儿园就生病?做好这些能让你的孩子少受罪!

2019-05-02     广东卫视健康有道

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里,闷热、潮湿还有飘忽不定的冷空气,成人稍微不注意就容易生病,更何况是体质偏弱的小孩,今天一起来关爱一下儿童的健康问题吧~




小孩一直体质很好

可到幼儿园就生病


这是为什么?

环境变化,交叉感染

幼儿园不像在家里,小孩接触的人会多得多,同时小朋友经常喜欢抱抱亲亲,一个小孩咬过的玩具,另外一个小孩又拿去玩了。

而很多疾病都是有潜伏期的,等到老师发现有的小孩生病了的时候,可能病菌已经传染给绝大部分的小孩了,所以也就一病一大片。


离开家庭,情绪低落

幼儿园是很多小孩第一次离开家里的“独立”生活圈子,无论那里环境多么美好,老师多么美丽......

对小孩来说处于陌生的环境,面对不认识的人,肯定会产生不安的。

中医讲“忧伤脾,恐伤肾,悲伤肺”。情绪不好,自然容易生病,成人如此,何况是小孩?


及早培养独立

学会预防疾病


家长要明白,越早培养小孩的独立能力,在日后他们就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的生活,并且当小孩注重个人卫生的时候,病菌也就没那么多机会可乘了。

下面列举的常见幼儿疾病,不妨好好了解一下: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严重会致死。

手足口病的主要表现分普通和重症两种情况,同时还会引起一些其它并发症,所以要及时做好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一般表现

1、急性起病,发热,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2、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3、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不痛、不痒、不结痂、消退后不留痕迹。

重症表现

1、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

2、在发病2~5天左右出现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3、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若持续出现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抽搐、肢体无力、急性偏瘫、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心率增快、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发凉、出冷汗等症状,应警惕为重症患儿,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目前虽无疫苗,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

1、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充分清洗婴幼儿的奶瓶、奶嘴,每日清洗消毒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

4、避免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常通风,勤晒衣被;

5、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Tips: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让患儿接触其他儿童,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便可尽早痊愈。

二、水痘


水痘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

同时由于水痘的疱疹液中含有病毒,所以也会通过间接接触感染,比如沾有疱液病毒的衣服、用具、玩具等。




一般表现

1、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一般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

2、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黏膜也会受累,多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

4、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脱痂后不留瘢痕;

5、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

6、水痘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个别患儿在病程后期可并发脑炎。




水痘的传染性较强,无论成人还是小孩都可能被感染,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1、接种水痘疫苗;

2、避免接触水痘患者;

3、注意个人卫生,常换洗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勤洗手,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4、勤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尽可能让阳光照射。



Tips:一旦确诊患了水痘,应在家中直到全部水痘结痂再外出。

期间要卧床休息,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




同时,要注意避免受凉,保持皮肤清洁,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消毒;居室保持通风;剪短指甲,避免小儿抓伤皮疹而引起感染。

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播迅速,易发生大范围的感染。

一般表现

发热、发冷、出汗、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有致命性。

持续发热是流行性感冒的明显特征,若发热38℃以上并持续3天以上,就要警惕和及时就医了。




流感与感冒的区分

一般的感冒是指“鼻感冒”,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只限于呼吸系统,一般数天后便可痊愈。

一般感冒的局部症状较为突出,如鼻涕、鼻塞和喉咙痛、咳嗽等,但发热以及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比较少见。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应从生活习惯着手,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1、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方法,但即使接种了疫苗,一旦出现流行性感冒症状,也应及时就诊;

2、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服;

3、保持室内通风,保证足够睡眠,多喝开水,可用盐水漱口;

4、高发期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降低被传染的风险;

5、勤洗手,少用手触摸鼻子和眼睛。



小孩的抵抗力较弱,父母们在这些事情上不可大意,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及时就诊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此外,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生病,作为父母,真正要做的是使用正确的应对方法。

冷静地帮助小孩适应各种新环境,减少不必要的焦虑传递。

了解更多的健康常识

敬请收看

《健康有道之广东名医大讲堂》

广东卫视

每周五 17:10 准时开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OE3B2wBmyVoG_1ZJY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