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空调、搞卫生......父母和孩子的战争,从每天叫起床开始

2020-01-06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这几天,一条短视频火了:一个小女孩晚上9点上床睡觉,睡到11点多,迷迷糊糊爬起来以为天亮了,哭着刷牙要上学,边刷边和妈妈哭诉:昨天晚上我好像没合眼!

睡糊涂以为到上学时间的萌娃,让人忍俊不禁,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网友纷纷吐槽自己上学时的囧事:

@记得初中时,有天睡午觉睡到下午5点,起来后惊慌失措,哭着跟妈妈说:妈,我下午上课迟到了,你也不叫我,你帮我跟老师请个说我病了!我妈笑死了说:今天是周六啊!

@大四考研党,前段时间,有次早上三点多醒了,迷迷糊糊好象看错了时间,以为已经迟到了,挣扎着爬起来,准备穿衣服,又看了眼表,才安心的继续睡下

@ 我们幼儿园中班,一次幼儿园系统出问题,显示没有作业,问孩子两遍也说没留。到了半夜两点,突然哇哇大哭,说是没做作业,边哭边要写作业,我们问什么作业,孩子也说不清楚,哄了好久才睡着。

@我干过这事,夏天午睡一觉醒来,下午六点以为早上六点,一边哭一边收拾东西准备去学校,爸妈笑疯了,跟我说是下午,我还不信,一直到天黑了才信。

数九隆冬,天气寒冷,家有上学娃,都遇到个新挑战:叫孩子起床。也是,被窝里暖和舒服,睡得正香,外面冻死个人,谁愿意起来啊?

何况,学校规矩多、压力大,对年纪小的孩子来说,上学真是苦不堪言,有人调侃:

“被窝它不暖吗?为什么要离开它?为什么要起床?为什么啊啊啊啊啊啊!”

“铁打的身体,磁铁打的床”.....

也有妈妈抱怨,每天叫孩子起床,像打场仗一样,实在太难了:"我们家娃现在起床就很困难,时常半个小时都叫不动,一大早就被他搞得非常暴躁。现在冬天,大人自己还要克服早起的各种障碍,还得把小朋友叫起来,准备好早饭,还要看有什么东西落下,真跟打仗一样。”

为了让孩子按时起床不迟到,不论国内国外,家长们费尽了心思,脑洞大开,发明了各种叫醒方式:

“现场报道”式

在中国台湾台南的一个爸爸,国为怎么叫女儿也不肯起床,索性搞起了“现场报道”,介绍自己身在何处。

这个爸爸还说,估计女儿是因为严重的起床气造成了心情的不便.....,这样训练有素、出口成章的老爸一看就是新闻记者出身。做惯了现场报道,用这种方式来报道女儿的不起床。

点评:

虽然女儿哭哭啼啼,很不开心,不过,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方式,对于女儿觉察此时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调节心情,用第三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搞卫生”式

在《少年说》中,一个中学生走到天台上,“控诉”妈妈,叫自己起床招数实在太多:

睡得正香的时候,妈妈搞卫生,吸尘器“呜呜”地响,把自己吵醒,妈妈还假惺惺地问上一句:“么儿,把你吵醒了没有?”

还是这个妈妈,女儿夏天睡得正香,不肯醒来,她就让爸爸把空调关上,还要把被子给女儿捂上,吓得女儿赶快爬起来,“下次能不能不要这么坑我, 让我多睡会儿?”

点评:

“连虎带蒙”、“连凶带吓”式的叫醒方式,虽然有些坑,不过对于亲子关系好的家庭,也算作一剂情感的调节剂,可以润滑亲情,也能看出妈妈的聪明、可爱、小调皮。

“放音频”式

孩子不起床,大人怎么说都不听?好吧好吧,父母说话不好使,有人说话保准管用!

有家长拿着励志专家的视频,在女儿耳边播放:“​你怎么睡得着的?你这个年龄段,睡得着觉?有点出息没有?”

点评:

专家的话,道出了家长的心声,小小年纪,睡什么懒觉?有什么出息?女儿当即醒来,不再磨蹭,乖乖起床。

“谎报军情”式

都说老师说话最管用,学生都怕老师。叫孩子起床,家长不好使,还得老师来。

这不,有个妈妈,拿个洗面奶当手机,叫醒熟睡的儿子:“儿子,你们老师来电话了,让你回话”。

睡梦中的儿子,赶紧醒来,懵头懵脸地拿起手机(洗面奶)接听老师的圣旨,妈妈在一旁得逞地笑.....

点评:

假传圣旨,借老师来催孩子起床,这一招不建议用。一方面,总是这样“狼来了”,容易让家长的诚信扫地,孩子不再相信父母,另一方面,也会动摇老师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对教育教学不利。

“请乐队”式

国外有个妈妈更绝,女儿怎么也不肯起床,她索性叫了个小乐队,围着女儿的床吹奏个不停

女儿又气又羞又无奈,只得起床......

点评:

国情不同,暂不评论~~~

看来,为了孩子按时起床,父母真是操碎了心,你有哪种更实用的方法吗?欢迎评论留言、分享!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更多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mgyfG8BMH2_cNUgmA8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