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法院公告网的消息,截至3月末,已有98条房企宣布破产的公告。“魔幻”的是,就在3月24日,沈阳的最近一场土拍,吸引了十余家房企竞争,区域“地王”就此诞生。
这戏剧性的对比,有趣,又“有料”。
左手破产右手抢地的楼市
最近,全国楼市似乎到处都透露出一股“我很凄惨”的气息。之所以这样说,不仅是因为前一段时间陆续出现了各种版本的“一日游”解绑正常,更是因为近期的破产公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房地产行业被迫迎来了新一轮“洗牌”。有媒体评价认为“2020年对很多房企来说又是一场劫”。
但也有分析认为,在房地产破产公告里,多是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型房企,这类企多采用传统的高杠杆模式,在融资收紧的情况下,资金储备不足使其更难度日,出现这种表面上的“浩劫”,实际却是市场机制下的自然定律。
一方面是中小微企业的艰难度日,另一方面这也是“巨无霸”房企蚕食三四线市场的最佳时机,甚至,在一二线市场,这也是不可多得的“洗牌”时机,这也正是为什么过去几个月中,土地市场一片火热的关键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尤其是对于沈阳这种城市而言,2014年的一次低谷,已经提前进行了“洗牌”,当前的市场实际上早就已经是品牌房企市占率的争夺了。
从目前活跃在沈阳的品牌房企来看,不仅有深耕超过20年的品牌房企,也有刚刚进入沈阳的top50,各家虽然土地储备情况各有不同,但是“霸占”城市的心却是一致的,尤其是对于部分土地储备“捉襟见肘”的企业而言,如果不能在2020年持续拿地,那么将面临被“挤”出沈阳的风险,因此,在3月份的几场土地大战中,各家都可谓是“全力一搏”了。
“冷门”地块,到底有几家“疯抢”?
纵观2019年的土地市场,多数是一宗地块,吸引十余家房企报名,但是在拍卖的过程中,实际举牌的企业往往不超过5家,尤其进入拍卖后期,可能就是2-3家的争夺,但是2020年的土拍市场却多有不同。
以东方欧博城东-1地块的拍卖为例,几乎所有报名房企全部“下场”,即使到达6300元/建筑平方米的顶价之后,几乎仍然没有房企房企,直到配建部分超过20000平,参与房企数量才逐步减少,用“混战”形容这场土拍,可以说是毫不夸张。
从最后几轮叫价房企来看,阳光城在这次土拍中显得异常兴奋,当日两宗地块阳光城均有参与,且均“拍到最后”,此外,中铁建、中海、禹洲等房企在这次土拍中都十分“抢眼”,不仅频频出价,而且几乎在高价段也都有他们的身影。
值得关注的是,共有11家房企(中海、华润、龙湖、金地、碧桂园、新希望、美的置业、招商蛇口、阳光城、中铁建、雅居乐)参与拍卖,多数竞买人表现积极,也充分说明了他们对沈阳未来的判断。
尤其是中铁建,根据官方资料显示,中国铁建是16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之一,截至2017年底,公司在57个国内城市及其它区域,进行191个项目的开发建设。这次突然出现在沈阳土拍市场上,让人不得不“想的更多”。
此外,禹洲、雅居乐、新希望等房企在沈阳开发建设的项目并不多,目前土地储备情况似乎并不乐观,这次“拼命”抢地,可见其留在沈阳的决心,但可惜的是,地少人多,这次的机会还是被龙湖、美的置业占得先机。
此宗地块综合测算,附加30050平产权无偿移交政府租赁住房,龙湖获得的东方欧博城东-1地块楼面价约在8300元/建筑平米,预计未来如建精装高层的售价将在15000元/平左右,毛坯洋房17500元/平左右,至此大东新城板块房价天花板将被打破。
本次土拍,无疑对去年在此板块拿的地四个房企旭辉、金科、中梁、新希望,是一个重大利好,并且几个地块案名也已经对外发布。如旭辉东宸府、中梁金科玖禧、 金科新希望集美东方。
2019年旭辉、金科、中梁、新希望拿地回顾
2019年11月5日
新希望以6300元/建筑平方米的价格竞得望花城中村-7地块,地块总价6.68亿,溢价率14.34%。
金科以6300元/建筑平方米的价格竞得望花城中村-8地块,地块总价6.71亿,溢价率14.34%。
中梁以6100元/建筑平方米的价格竞得望花城中村-9地块,地块总价8.04亿,溢价率10.71%。
2019年9月3日
榆林安置房北-1地块被旭辉以5700元/建筑平方米的价格竞得,地块总价4.92亿,溢价率9.62%。
榆林安置房北-2地块,同样被旭辉以5700元/建筑平方米的价格竞得,地块总价4.46亿,溢价率9.62%。
大东新城是以大东汽车城为发展基石,大东区二环外区域的统称,目前比较活跃的板块包括西部望花、前进等板块,东部包括陶瓷城等板块。
目前来看,东部有美的东堂、碧桂园珑悦、金地悦城大境等项目在售,其中金地朗悦有清水高层在售,均价约9500元/㎡。金地·半山麓则为精装修高层在售,均价约11000元/㎡,精装修洋房产品均价约16000元/㎡。美的东堂高层124平方米产品在售,均价14500元/㎡,叠拼别墅套均400-450万,下叠500-550万。碧桂园珑悦洋房一楼附带地下室及花园,价格16000-19000元/㎡,跃层附带挑空及阳台,均价约在14000-17000元/㎡。
西部区域则因为3月份两宗地块的出让正式跻身热门板块,但目前板块内在售产品相对较少,只有保利中粮堂悦、中粮花熙祥云两项目或量相对充足,富力、恒大等项目均已售罄。目前保利中粮堂悦项目小高层均价约为13000元/㎡。高层建筑面积约在85㎡和-130㎡之间,,均价约在12500-13000元/㎡。洋房均价约为15000元/㎡。
中粮花熙祥云同样高层、洋房均有产品在售,其中高层均价约为12500元/㎡,洋房面积区间在129-167㎡之间,均价约为14500元/㎡。
“疯抢”与“退市”背后:沈阳的竞争
其实,虽然3月的土拍,每次都有大批房企“哄抢”土地,但实际也有房企掉队。3月4日,五矿置业有限公司将全资子公司五矿地产(沈阳)有限公司100%股权摆上了货架。有分析认为这是五矿处于全国布局的角度作出的决策,但实际上,这也是沈阳品牌房企“洗牌”的一个信号。
从2016年楼面价首次“破六”开始,沈阳土地价格不断攀升,3年间,一环土地楼面价从千元级上升到万元级,甚至部分核心地块楼面价逼近2万,且一环内土地出让总面积不断减少,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级市场竞争的加剧。
2020年,沈阳三环外土地楼面价也开始向万元级逼近,甚至有媒体认为最近新市府出让的地块折合楼面价已经破万,无论这个“折算”是否切合实际,但至少该地块楼面价“拍出新市府新高度”是毋庸置疑的。
土地成本的增加,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加上热门板块新盘过于密集、同质化日趋明显,二级销售市场的压力也随之而来,这一切,都意味着更为残酷、更为激烈的竞争,如何将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几乎已经成了所有房企都在思考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夜之间,沈阳遍地高端豪宅的营销口号和到处都有的智能家居、全装修,而这些“软装”到底能够为企业加分多少,看看2月的榜单,基本就一目了然了。
整体来看,3月24日出让的两宗地块,并不是传统热门板块,区域在售产品的价格也普遍在12000-13000元/平方米左右,该板块上一次土拍,最高价不过6300元/建筑平方米,这次新的区域地王的出现,可以说直观体现了房企对于土地的渴求。
另一方面,从土拍结果来看,最终获得胜利的龙湖、美的置业,无一不是跻身销量排行前位的头部房企,可以说,在沈阳,强者愈强的形式已经逐步形成,有着先发优势的品牌房企已经初步取得了竞争的主动权,同时,也体现了沈阳房企头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
二季度,伴随着疫情影响下的“后遗症”,沈阳的土地市场势必迎来更为“残酷”的厮杀,而随着2019年几宗高价地的陆续入市,二级市场的竞争也必然将进入白热化,销量,也许不再是决定企业布局的标准,而将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