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着写了两篇楼市回暖的文章,很多人就不得劲了,隔着一条网线,把键盘敲得噼啪作响,各种冷嘲热讽,反正不花钱,反正不是面对面,负面情绪不花钱地朝我倾泻就对了
我知道,屁股决定脑袋,没房的和有房的天然打架,想买又买不起的也不愿意看到行情改变
这种矛盾的情绪经常完美的融合在一个人身上,当一个人既要卖房又要买房的时候,他会把自己无电梯的六楼夸的地上无双天上仅有,又会把想买的房子贬的一无是处;还有更极端的是,一边贬斥某项目,一边又事无巨细地询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开始的时候我还觉得真精分,后来遇到这种客户多了也就了然了,不过是兜里的钱不够支撑自己对房子的欲望而已
但我也很委屈啊
你想买房,就踏踏实实在天花板和地板之间找定位,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这一档选出最合适自己的房子就可以了,何苦要朝我做无谓的情绪发泄
你要不要翻翻看我过去的文章,我是那种替开发商炒热度炒房价、制造焦虑的人吗
这一篇是去年10月13号发的,万科威高璞悦山去年十一出了个涨价通知,我在文章里就说,它这次涨价没有理由,劝大家不要急,等到年底看看再做决定
还有去年7月份的这篇文章,我也说了,开发商最是会玩儿花样,给的优惠比淘宝618还复杂,不实在,有的涨价确实是炒作,有的优惠确实是先抬价再打折
当时的情况是,我觉得涨价有猫腻,我就劝大家等等再看
现在也是,我看到春节以来的市场突然热了,成交量大增,很多项目确实涨价了,我说了出来而已
我说出来,是想给真正想买房的人一个参考,毕竟大多数人不能像我这样每天在各个售楼处之间跑,不能及时掌握市场的变化
而且,我对每个区域,甚至具体到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判研,我会告诉大家哪些是真值得买的并且要抓紧买的,哪些是不用着急的,哪些又是应该舍弃的,我从没有一刀切
我们的公众号到今年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乱嚼舌头的人,你不在乎自己的键盘,我们是很珍惜自己的羽毛的
好了,接下来我们说楼市
前面两篇文章我们主要说的是经区的价格变动,这一篇我们说说高区和临港
下面这两个视频是云庭壹号和城建新苑阳光的,是周末带客户的时候拍的
,时长
00:07
,时长
00:06
那个场面,之前从未踏入售楼处的客户感受不大,但我们从去年那种冷冷清清见不到一组客户的售楼处看过来,真是感慨颇深
就说城建新苑阳光这个项目,从立项之初我就关注着,因为位置好,小区大门和世昌小学大门对着,上学多方便,它在世昌大道南面,欧乐坊在世昌大道北面,也是对着,虽然世昌大道上有栏杆,要走过去的话得绕几步,但也真是很近的,普通人的日常不就这点事儿吗,买菜方便买米买面买油不用拎很远的路,想看个电影也方便,偶尔想吃个烤鱼喝个奶茶都几步路给你解决,孩子上学近,不用接送,省了大工夫了
但后来看到规划图看到沙盘,我就有点懵,六栋住宅一栋商务办公楼,六栋住宅六个高度,最高的32层,最矮的5层,高低错落
户型是偏于传统的,也根据当下流行户型做了升级
边户就做了边窗设计,两个卧室在南,客厅在中间,有边窗也保证了客厅的采光
中间户就把客厅安排在南面,这样也保证了客厅的采光
大面上是这样,至于细节,一言难尽
这个项目单价在一万一二左右,毛坯,而且,而且,而且,还要绑定储藏室
绑定储藏室或是车位这种情况,大家还记得吗,那是市场非常好的时候才能见到的情况,市场不好的时候,像是不久之前,大家见到的都是送车位送储藏室
这就是市场的变化
再说正弘云庭壹号
正弘云庭壹号去年以来一直在卖的是小区最西北的一栋,临路的大高层,最低的时候,单价降到八千多,一套100平的房子还不用九十万,而且,实事求是的说,它家的户型确实是很好,不管是整体的功能空间布局,还是细节,都非常到位,而且还是市面上少有的同层排水,而且,它的位置也真是好,左手边田村机关幼儿园,右手边世昌小学,不用过马路,走几步就到了,欧乐坊在对面,它家能卖得好,就是这方方面面综合下来,确实性价比高
尤其是开春以来,卖的特别快,这一栋楼到现在也只剩几套了,现在主要卖这一栋东面的一栋,也是大高层,价格明显就提了,特价房都在九十万往上
就跟咱卖房子的时候都想卖个好价,一见市场好了就把价格往上提(最近真有万科翡翠公园、万象城这样好的二手房小区业主提价,有人留言说二手房卖不动,不值钱什么的,那是没地段没品质的二手房),到了买房子的时候就拼命砍价,道理都是一样的
开发商也是,去年市场不好,只能降价,今年市场好了,就提价
大家的尿性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立场不同,就互相喷来喷去
还有一点大家也都是清楚的,房子也是商品,并不是越便宜越好
甚至可以说,只有开发商自己赚到钱了,这个房子你才敢去买
在售的这些项目都是市场上混了一两年、两三年的了,能从去年那种严酷的市场环境中扛下了,也都是各种优惠各种促销用了个遍的,到去年年底基本都已经探底了,现在好不容易浮出水面,可不得大口猛吸氧
昨天高区拍出去一块地,在春风里西面,威高拿地,楼面地价约4556元/平
图片来自艾克咨询
看到这个价格你有什么感受?
专业的房产名词我很少谈,不接地气,没有用
楼面地价是屈指可数我经常会跟大家说的一个东西
虽然真要精准地根据楼面地价去推算房价比较复杂,但大体上我们还是可以有个数的,它这个楼面地价,房子单价要一万一左右才差不多
开发商赚钱了,不一定就会兑现所有美好的承诺,但它如果不赚钱,业主住进去就有大概率一步一个坑,这一点就是大开发商也不例外(此处省略一个例子,因为说了肯定会把开发商找)
话再说回来,开发商的尿性
临港的红盘林清月也发了涨价通知,从3月1号起每平涨300元
林清月涨价一个重要原因是房子剩的不多了
小高层只剩下一栋,这一栋是拆了原来的样板间建的,所以比其他楼栋晚,动工晚,卖的也晚,所以就剩它了,中间户是96户,边户是113平,均价在六千五六
再就是124平的洋房,还有几套,均价在七千左右
临港的项目东方名都和基业天禧也都卖的不错,但这两个项目剩的房子太多了,价格上没有变化,但你想谈或者想要什么优惠,就比年前艰难了些
很多项目它动的幅度不大,如果不是长时间跟踪,十分清楚,一般购房者根本看不出其价格变动,比如说下面
同一套房子,上面的是去年年底的,下面的是今年的
我还是那个观点,单纯看政策看海报,没有意思,重点还是看库存
一个项目或是一个区域,剩的房子多,它想涨也难
但如果一个区域房子少,想它不涨也难(再提醒一句,不要把品质楼盘和卖不上价的老小区混为一谈)
还有的人说,当前的回暖只是昙花一现
这种话,我没那个本事在现在这个阶段去说它是真是假,现在的我也不知道这一波回暖会持续多长时间,就像当年我不知道威海楼市会在17年飙升,我不知道威海楼市会在18年中因一条华夏山海城捂盘新闻速冻,我要有那本事,我也不用至今还在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做调查
我知道的是,现在的几个品质小区,不论是往前看还是往后看,都铁定了是稀缺,大横厅大落地窗,人车分流五重园林,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你永远都会觉得很值,确实会有不少房子会跌成白菜价大葱价,但绝对不是这种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