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照镜子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产生一种自己很年轻的感觉,可能明明我今年已经20多快三十岁的人了,看起来才18、19岁,放到高中校园,都能完美融入的感觉。根据英国的一项研究,如果你拥有这种想法,可能是你身体健康的一种积极信号。
研究表示,当老年人相信自己年轻时,身体会做出相应的配合。
英国伦敦大学通过对6000多名中老年人进行研究发现,自我感知的年龄可以预测接下来8年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研究样本由6489名52岁及以上的人组成。这些人的平均实际年龄为 65.8 岁,而平均自我认知年龄为56.8岁。
研究人员通过询问受访者“你觉得自己多大了?”对他们的自我年龄感知进行了衡量。同时研究人员还记录了几年之内,这些随访人员的全因死亡率及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
最后调查表明,协变量的调整对自我年龄感知和死亡率之间的关联有显著影响。而且感觉自我年龄比实际年龄大仍然是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素。
同时研究发现,自我感知的年龄可以预测接下来8年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朗格教授也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将16位老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放置在一个“时间胶囊”里生活一周。
七天里,老人们都沉浸在20年前的环境里,他们都被要求更加积极地生活,没有人帮助他们穿衣服或搀扶走路。唯一的区别是,实验组的老人言行举止必须“活”在20年前,而控制组的老人是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20年前发生的事情。
实验的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他们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压降低了,步态、体力都有明显改善。相比之下,实验组,也就是那些“活”在20年前的老人们进步更加惊人,他们手脚更加敏捷,在智力测验中得分更高。而且外貌上也发生变化,相比较之下更年轻了。
实验证明,老人们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于是身体便做出相应的配合。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很多时候我们错误地认为衰老和能力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加之日常中我们对老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忽视,让老人被定向思维束缚,他们只能习惯性的开始“服老”。
刨除外界因素影响,人类的很多疾病都和心理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放好心态,生活和工作中尽量乐观一些,积极一些,别让自己太疲惫,我们的身体也许会回馈给你一个更健康的状态。
关于“感觉越年轻就越健康”的说法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呀!
我是GiHOME,你身边的健康管家,关注我获取更多健康生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