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秋天原来有自己特有的“疾病”?99%的人都没听说过

2023-10-16     GiHOME

原标题:震惊!秋天原来有自己特有的“疾病”?99%的人都没听说过

今年时间过得好像格外快,再有二十几天就要立冬了,现在也属于深秋时节了。提到深秋比较容易得的疾病大家首先想到的基本都是一些流行性感冒等。我接下来要说的这种秋天特有的“疾病”,保证99%的人都没听说过。

自古逢秋悲寂寥

“悲秋综合征”大家听说过吗?知道这种“疾病”有哪些症状吗?

悲秋综合征,是指在秋天因景色萧瑟而使人产生的凄凉、苦闷之感,甚至焦虑、抑郁情绪。

为什么会患上“悲秋综合征”呢?

换季是人们的身体对气候最敏感的时候,郁闷的心情也容易趁虚而入。秋天来临,草叶飘零,容易让人产生萧瑟、凄凉之感,人体生物钟也因不适应日照时间长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进而使得情绪与精神状态受到影响,"心理亚健康"一触即发,甚至出现焦虑、抑郁,患上"悲秋综合征"。

调查显示,约高达38%的抑郁症患者,会在秋冬季抑郁发作,秋季的自杀率也是全年中最高的。而至少15%的普通人群,也会在秋天有抑郁情绪的体验,这就是中国常说的"悲秋"。

情绪低落、忧伤、悲观是悲秋综合征比较明显的情绪表现,食欲和睡眠质量下降是身体上的直接表现。

哪些人比较容易患上“悲秋综合征”呢?

患上"悲秋病"的往往是一些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群,常年在室内工作、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女性患者较多,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50岁之间。

转换季节容易导致人体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出现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紊乱失常,而对气温敏感的人,对其他很多外在变化都比较情绪化和敏感,比如看到秋天的落叶,秋风萧瑟景像,会产生负面情绪。

无论抑郁情绪、抑郁状态、抑郁症还是抑郁性神经症等等,我们可以将他们看成是"心理感冒",在现代社会中有发病增高的趋势,在环境改变、压力增大、遭遇挫折等外因的作用下,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又不善于调整心态,不主动调整情绪,就常常容易出现抑郁。

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心理调节,多保持乐观情绪;

尽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补充蛋白质与钙质的摄取量,以增强耐力与意志力;

每天尽量争取在晚上10点前入睡;要早睡早起;中午适当小睡10到20分钟;

每天进行一些身体锻炼,比如慢跑、户外散步、跳舞、游泳、练太极拳等;

最后,大家可以多交交朋友,有事没事和朋友交交心说说心里话,让情绪得到及时纾解。

有健康管理需求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或留言,专业的健康管理团队为您和家人定制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专属健康管理方案。

写文不易,希望大家可以点赞、收藏、留言支持一下。

我是GiHOME,你身边的健康管家,关注我获取更多健康生活知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a909ada149fb8a6a45a4a71c761e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