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几乎每座城市,都有集全城之力发展的产业新城。
在柯桥,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柯桥未来之城。
而在越城,那必然要数“大两湖科技城”!
就在近日,绍兴大两湖科技城城市设计启动招标,并要求项目在签订合同的1个月内完成。
这无疑意味着,这座绍兴的超级新城,很快将正式启动!
1.超级产业新城
大两湖科技城的规划范围:东至海南路、越安路,西至越东快速路、迪荡湖路,北至群贤路,南至萧绍运河,面积约19.7平方公里。
这一规划面积,远超柯桥未来之城的规划面积(约11.8平方公里),与杭州钱江新城一期的体量不相上下。
官方赋予其的定位,也是相当“高大上”:绍兴最高能级科创总部策源地、杭州湾科技创新转化中枢、全国城乡融合全域共富样板。
在大两湖科技城范围内,有梅龙湖、迪荡湖、洋泾湖、湖则畈四大湖区,自然条件优越。同时,窑湾江沿岸也将得到开发。
而且科技城范围内已经集聚了诸多先进产业项目和重大创新设施,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但长期以来缺乏统一谋划,导致整体创新能级不够高、配套体系不完善、品牌效应不突出,优质科创资源无法形成发展合力。
所以这次城市设计招标,就是为了让大两湖科技城进一步明晰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吸引创新资源、完善功能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引导项目落位、营造特色亮点,打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实施性的科技城示范样板。
简单来说,就是明确方向,以一体化思维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发展。
这样的发展方式和目标,有点像杭州的未来科技城。只是相较之下,大两湖科技城的自然条件会更加优越。
而在具体方案出炉前,越城区已经先开始了行动。
根据《2023年越城区政府工作报告》,要重点在“大两湖”科技城20平方公里范围内,提前实施绍芯实验室、国际人才社区、数字档案产业园等一批先导项目,打造杭州湾科创高地。
2.大两湖科技城将带来什么变化?
1、城中村拆迁改造
就像柯桥未来之城的建设,先后经历了兴浦村、西扆村等城中村的拆迁。大两湖科技城范围内,目前也存留着较多城中村。
其中一些,今年已经拆迁或即将拆迁,比如仁渎村、岑前村、恂北二期等。
而其他的城中村,虽然今年还没有明确要拆迁,但随着科技城建设的推进,也很大概率迎来拆迁或改造。
2、大规模交通建设
因为没有系统性的城市规划,所以在迪荡和袍江、东湖的交界区域,仍然有大片区域缺乏网络化的交通主干道。
而在年初发布的《越城区全域空间战略规划》中,这片区域可是规划有密集路网的。这也意味着,大两湖科技城区域将迎来大规模的道路建设。
目前已经明确的主干道,有越东路快速路、山会大道东延、洋江东路、群贤路等,主要还是环绕在科技城四周。未来将进一步构建、丰富内部路网。
除了道路,还有轨道交通。
已经开通的地铁2号线一期,就穿过两湖板块的核心;
而已经通过规划的5号线,将穿过迪荡湖板块的核心,并与2号线相交。
等于地铁规划已经串联起了两个核心片区,将让大两湖科技城享受到轨道交通的红利。
3、配套极大完善
同样因为没有系统性规划,人口又分散,所以交界片区的城市配套,也是相对匮乏的。
因此配套建设,也是势在必行。
在年初发布的《越城区全域空间战略规划》中,有一张“全民共享服务网”,其中袍江-迪荡被圈进同一个圆内,因此以后两湖和迪荡,可能会统筹规划会展中心、高级酒店、商场等城市配套。
再根据大两湖科技园重点项目名单,规划内还将建设TOD综合体、科学农园、智慧公园、烟火运河街等配套,将进一步丰盛规划内居民的生活,提升板块价值。
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我们见证了产业的力量,是如何将一片边缘之地,短短数年内崛起为城市头部板块。
在绍兴,“大两湖科技城”带来的产业升级,以及交通、配套等方方面面的提升,也有望实现板块价值的飞升,复刻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