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我要杀死你!”时,父母应该怎么办?

2019-12-05     亲子沟通如何说

作者:桐桐妈


上周末,约闺蜜带孩子们一起去游乐园玩。

两个孩子在里面玩的不亦乐乎,一会去蹦蹦床上尽兴地欢呼跳跃着,一会手牵手攀爬梯子去滑滑梯。看着他们俩玩的满头大汗,我们便喊他们过来稍作休息,喝点水。

月龄偏小一点的桐桐听到我的喊声后,立马就跑过来了,而闺蜜家的儿子仿佛很不乐意妈妈在他玩的兴头上去喊他,和妈妈讨价还价几次后,竟然毫无征兆地用语言攻击他妈妈,而且是很血腥的语言。

“我要用刀子杀死你!把你脖子割断,眼睛戳瞎掉!看你还喊不喊我了!”只见他一脸恶狠狠。

见此,闺蜜尴尬不已,连忙说道:“这孩子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老是放狠话,天天不是说杀死,就是毒死什么的,我和他爸也没这方面暴力倾向啊!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动画片里学的。”

其实,她家儿子只是到了一个叫“诅咒敏感期”,有的孩子会用类似闺蜜家儿子这种吓人的血腥语言去攻击他人,有的则是满嘴的“屎尿屁”。

有次单位聚餐,同事大瑶带着她家二宝,饭桌上,大家都爱逗这个爱笑的小男生,期间不知道谁挪了一下椅子,那声音听起来有点像有人在放屁,只见这个孩子就一直模仿“噗”声,然后满嘴说的都是“屎尿屁”,搞的阿瑶尴尬不已,阿瑶大声呵斥着孩子,并试图用手去捂住孩子的嘴,可越阻止,孩子越起劲,乐此不疲。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诅咒敏感期”?

诅咒敏感期,常见发生在孩子3--5岁时,这个时候的孩子逐渐进入言语和情感发展的高峰期,伴随而来的还有羞耻感等高级情感。

虽然他们能听得懂我们成人的大部分语言,但毕竟能输出的词汇有限,并不能像成人一样巧如舌簧去解释或反驳。

当他们遇到一些较为复杂和强烈的感情,而他们又“词穷”不懂得如何用高级的词汇来描述时,孩子情急之下就会“口不择言”,用他们认为最激烈的语言来沟通。

孩子会在什么情况下,会这样说狠话或脏话呢?

1、急切表达自己的不满

桐桐一度时间也是这样,大多时间都出现在她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她就会用恶毒的语言去攻击人。

比如:

“我要杀死你!”
“我要把你的头打破!”

虽然我知道这是“语言诅咒期”来了,但是不免还是会很震惊,心想那个暖暖的、爱笑的可爱女孩怎么突然变得就和恶魔一般。

2、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

孩子对一些诅咒类的话语特别好奇与敏感,当他们说出这些话时,发现家长会额外重视时,他们就会发现原来语言也是有力量的。

3、模仿他人

处于这个敏感期的孩子,极容易模仿他人的语言和行为,很多时候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脏话或伤人的话,只是因为长期耳濡目染。

多数父母面对孩子这样的表现时,都会觉得难以接受,既生气又心寒。

早前,潘玮柏曾参加过一档综艺节目《闪亮的爸爸》,节目组邀请来没有当爸爸经验的男明星和陌生的孩子,临时组成父子。

潘玮柏的“儿子”蛋蛋是个颜值颇高,性格外向的可爱孩子,却因为频频爆出脏话而被节目组打马赛克。

有一次,生气至极的“爸爸”潘玮柏将蛋蛋的东西全部扔在院子里,警告他在外面,不用回来了。

后来,蛋蛋痛哭流涕道歉,当“爸爸”问他为什么要讲脏话骂人的时候,蛋蛋这才说出了原因:“因为平时爸爸妈妈就这样,我是学他们的。”

看了这段,许多观众都和潘玮柏一样心疼这个孩子。真的是这样,孩子大多狠话、脏话都是无心之举,他们没有成人的那种恶意,仅仅是因为好玩或模仿。

面对那个爱放狠话和爱说脏话的小人时,家长又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装作没听见的样子,不要过于去关注和纠结这个事。

这个时期的孩子,是越被制止就越喜欢使用,而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又会恢复正常。

很多父母面对孩子讲脏话或放狠话时,都会气急败坏,要不上前一顿责骂,要不干脆上手一顿打。切记:淡定!

不关注、不生气、不责骂,这样孩子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时,自然而然会觉得没劲。再者,如果实在听不下去,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对脏话和狠话部分不予任何反馈。

其次,找到“源头”,制定家庭规则。

万事皆有因,孩子说这些话肯定是从哪看来的或模仿的,家长可以保持冷静,然后耐心和孩子沟通,问出孩子从哪学的。然后告诉孩子这些语言是会伤害到人的,再或者给孩子读绘本,比如《语言不是用来伤人的》,在沟通和读书中,增强孩子的是非观。

如果孩子还是经常用语言有意去攻击他人,那么,家长就应该制定家庭规则。比如,一说这种话,就减少或取消孩子当天看电视的时间,坚定地执行下去,让孩子清楚,一旦说这些话是要受到惩罚的。

最后,接纳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用正确的语言和家长沟通。

孩子有情绪很正常,家长一定要接纳,不要一味地去阻止或打断,“你现在很难过对不对?”、“妈妈知道你生气了,是不是?”;其次,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你这样,妈妈很伤心,我那么爱你,你为什么要杀死妈妈,妈妈死了,你就没有妈妈了。”,让孩子在换位思考中明白语言的伤害力;最后,鼓励孩子用正确的语言和行为来和家长沟通,当孩子说出积极的话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去在强化孩子用积极的语言来表达情绪。

处于诅咒敏感期的孩子,家长大可不必如临大敌,冷静对待、对症下药,相信每个孩子都会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


作者简介:桐桐妈,一个可爱女孩的妈妈,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头条号拥有27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育儿交接棒)一起,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和活动,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微信公众号的“问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提问,专家一对一解答育儿疑问。欢迎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E7z3G4BMH2_cNUgobH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