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开始,是我年前就答应了,但是思索了好久不知道怎么动笔,就一直拖延症到现在。但荣妈这个人是从不逃避问题,文章可能会迟到,但绝对不会不到。
其实很多人都问过我英语学习的问题,有一说一,我虽然是个母婴公号主,但并不是一个专业的英语公号主,由于我自己是学中文的,自然在孩子的启蒙过程中,会更偏向我自己的专业。
所以以往的文章,幼小衔接也好、小学以后的经验分享也要,大多都是以语文、数学这些科目为主,英语是我文章中涉猎的比较少,因为我总怕自己的专业性不够,误人子弟。
但是前两天,我听一个老师的直播课里讲,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正确答案并不是固定的,或者说根本没有适用于所有的孩子的标准答案。个体的差异、家庭条件的差异,导致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其实不通用。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分享自己认为有用的经验,跟其他人去讨论,大家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个观点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其实我们纪录孩子的点滴,本就是一个个体案例展现的过程,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家长之间差异是很大的,只能求同存异,没有普遍方案。
了解了这一点,我反倒没有顾虑地可以想到哪写到哪,英语学习是个太大太大的话题,它不是一篇两篇能说清楚的,这一周我会一直写英语的话题,写不完下周也可以写,不求所有人都认同,但求有启发、有思考就成。
今天这篇,我想先说说我对于英语学习观念的转变
01
开启英语,而不是讨厌英语
像语文、数学这样的学科,我认为只要是义务教育毕业的家长,都可以信手拈来地辅导孩子,因为再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的知识体系与教学方式大差不差。
可唯独英语不行。
英语作为一个舶来品,是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有的,它是个新生事物,而如何让非母语国家的孩子学好英语,我相信广大的英语教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
作为第二外语,英语教学的历史在我国很短很短,而如何才能学好英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你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同的。
就说我小时候,二年级时我妈就开始送我去上少年宫的英语班,我自认为应该是算是同龄人比较早的 ,记忆里那个少年宫在王府井大街的某个胡同里,是个方方正正的大四合院,每到课间的时候我都会站在院子里漆红的大柱子旁发呆。
教我们的老师是个看上去有点像混血的老太太,头发卷卷地,说着一口纯正的英式英语。
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会用麦当劳的薯条盒(因为是红色的)剪成小红旗,奖励给上课发言优秀的同学,谁的红旗多谁就厉害。现在想想,老师们的sticker应该就是这么演变来的吧?
也正是因为受这个老太太的影响,我到了高中时英语发音还都是一板一眼的英式发音,比如“horse”,我会念成“货斯”,舌头不打弯儿的那种。
而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是美式发音,每次都念“货尔斯”,当时觉得她好洋气!然后我慢慢地也改成了美式发音,毕竟对于北京人来说加儿化音是很在行的。
说这个不是闲聊,只是想说就连英语的口音在短短的十几年里都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我小学的时候,老师都会以一口流利的英式发音而自豪,包括我高中的英语老师,他是非常看不上美式发音的,觉得不高级,过于随意。
但随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大英帝国的衰落,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崛起,美式英语逐渐成了主流,所有人都爱上了“r”的发音,反倒觉得英式发音很古板。
连口音都会不断地变化,更何况英语的学习方式呢?
在上世纪的90年代,说起英语的教育资源,除了国外,应该没有哪个地方能比得过北京吧?所以我自认为当时接触到的英语教学,是国内最先进的英语学习理念了。
它上来不学26个字母,直接教你读读句子,老师一整节课也没两句汉语,是不是已经很超前了?
但回想我的英语学习之路,其实是非常不愉快的,直到现在,我都不喜欢英语,后来学了第三语言日语,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学日语而不是英语,因为幼年对英语学习的记忆实在是不美好。
你知道,让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学习能力浓厚的孩子坐在教室里听天书的感受吗?如坐针毡。
由于英语班在当时还是个小众的兴趣班了,所以一个班里既有五六岁的,也有八九十十一岁的孩子,大大小小什么年龄都有。你会发现年龄优势在英语班里反倒是劣势,那些年龄小的孩子很可能比一个六年级的大孩子说的还溜,这极大地震撼了我的学习观。
当时学英语的手段很有限,我妈花重金在王府井商场给我买了一个复读机,然后就是每天照着书,来回听英语磁带。
我记忆犹新的第一课是“My name is ***,his name is***,her name is***”,一个字不认识,全靠磁带一个个听,再用拼音加汉字的形式去注音。
要知道我们家没一个人会英语,更没人辅导我,天天读课文我都要崩溃,真是一边哭一边念。有时候李大荣和李依依读不过某个句子,就开始崩溃大哭,我是特别能理解的,但他们好在还有我,而我只能指望复读机。
现在回过头再看,这不就是从头开始磨耳朵吗?
现在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做的事情,我上了小学才开始,可能循序渐进吗?为了跟上老师课程的进度,只能不求甚解地死记硬背。
所以,回顾我的英语学习经历,我得说,我们这一代人的英语,谈不上启蒙,更谈不上培养兴趣,上来就是填鸭跟应试,没有什么引导,学得好不好全靠脑子背不背。
虽说英语最终也不差,但绝谈不上喜爱。
可我们这一代家长,又非常喜欢用自己小时候的学习经验去指导自己的孩子,数学、语文倒也罢了,唯独英语,坚决不能。
因为我们小时候学英语,根本没有启蒙这一步,上来就直奔阅读和应试,它并不是科学而系统的英语学习过程,所以用自己固有的经验去教孩子,并不合适。
英语启蒙,并不是死记硬背,我们首先要摒弃的是“学英语就是要背”的思想,同时还要与时俱进,教孩子之前自己要学习的还很多。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理解,陪着孩子做英语启蒙,就是在治愈童年阴影,把小时候原本应该有的那部分缺失的步骤给它补回来。
错的方法会让孩子讨厌英语,一旦讨厌了英语,多数情况下他的英语都不会好。
02
英语启蒙的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一点,英语是一种语言,不是一种学科。它不需要公式或者规律,只要有语言环境,没人教也能学得会。
这个请不要质疑我,因为我就是啥也不会说去的日本,咋日本的语言环境下,日语学起来很快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英语跟学语文是相通的。比如说当孩子还是小婴儿的时候,我们会不停地跟他说话,你猜他能听懂吗?
应该是听不懂的,因为语言的习得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周围人不停地跟他说话,等过上几个月,他就能听懂了。
我们可能根本没做别的什么其他的事情,仅仅只是跟孩子讲话,他就能听懂,突然有一天他就会叫爸爸、妈妈,模仿着大人的发音说一些简单的词汇。
语言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地学会的。
英语也一样,如果我们每天给孩子不停地说英语,他可能最开始听不懂,但听得多了,反复出现的词汇就会在他的大脑里留下印象,他慢慢地就理解了。
为什么说学英语要抓住语言敏感期呢?就是因为在婴童阶段,语言习得是大脑开发里非常重要的一项,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它的重要性会逐渐被其他孩子需要习得的技能所淡化和取代。
但英语又跟汉语很不同,因为它不是我们的母语,没有天然的语言环境,所以更需要家长去特意营造一个英语的环境。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0-4岁要磨耳朵的原因,说的前提是得先听够,听得次数多了才能了解意思,这里的理解不是靠背下来,而是让孩子去感知这个单词,就跟我们去学母语一样,不用告诉给他解释什么是杯子,你只需要拿着给他看,告诉他“杯子”。
当孩子把这个音转化成自己的词汇以后,才能说的出来,这就是 听力词汇的积累过程。
注:听力词汇,指通过积累下来的词汇,即一听到单词马上能反应出意思,它可能不会写,也可能不认识,但听见就能秒懂,甚至能脱口而出。
磨耳朵这个过程,很明显并不适合在英语机构中完成,因为0-4这个阶段的孩子太小了,专注力是不足以支撑一节英语课的,只能靠在家里熏听,日积月累、耳濡目染。
到了5岁以后,孩子有了一定的听力词汇做基础,智力、专注力、理解能力都有了长足地发展之后,我们就可以让孩子逐渐开始学习模式,引入自然拼读和简单的阅读。
这个年龄下限不要早于5岁,除非你的孩子从小就是双语环境或是语言天赋极高,不然的话没必要那么早去做学习有关的事情,因为太小的孩子学习起来效率不高,还可能激发孩子的畏难情绪,从而讨厌英语,划不来。
如果不明白的话,我拿中文打个比方,我从依姐3岁开始给孩子教四五快读,一个月只能教一本到两本,这中间只要一断,好些字就全还给我了。但是我给5岁的荣哥教四五快读的时候,3个月8本全都教完了,而且书上的每个字记得都牢牢的。
5-7岁是学习自然拼读、高频词,因为有了前期的听力词汇积累,你会发现他学高频词和自然拼读学起来会非常事半功倍。
我再拿语文打个比方,为什么说拼音不适合早学,最好是大班才开始学?因为拼音作为一个注音工具,一来它繁琐难记,是另外一套体系,二来孩子都没有认字需求,学拼音干啥呢?
他只有天天用,这个拼音才能巩固学好不是?
同理,自然拼读它其实就是英语的拼音法则,孩子学习它是为了能读出这个单词,从而为下一步的阅读做准备。所以,你早学了有什么用?他具备阅读理解的能力吗?
7岁以后,才是各种分级阅读、经典阅读的阶段。拼读会了,高频词也记差不多了,阅读的基础已经打好,这个时候才是真正开始背单词的开始。
所以,你看,我们当年学英语的时候是不是跳过磨耳朵跟自然拼读,直接进入了背单词?它违背语言习得的规律,怎么可能快乐又高效呢?
在我陪伴两小只上兴趣班的日子里,我深刻的感知到,想要让孩子对一个项目保持长久的热爱和兴趣,就是要让她越学越精通才行,而这种自信的基础就是循序渐进,符合孩子生长发育规律的训练。
而我们的英语学习,往往是以打压跟填鸭为主,这并不会使人开心。所以高效的英语启蒙,一定是让孩子舒适的、有成就感的、不困难的。
03
英语启蒙最好的学校是家
市面上很多英语培训机构招收小学员的年龄是3岁起,中国的孩子真的是太卷了。
我从来没动过幼儿园阶段给他们报英语班的念头,因为我觉得它不值得,或者说性价比不高。
我从来不相信,每周上两次课40分钟的时间,就能让一个中文可能还说不利索的小娃娃英语突飞猛进。
一来他们的课堂接受能力有限,专注力也有限,二来学英语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光靠兴趣班的教学浓度,根本不够,三来,他们能做的不过也是增加孩子的听力词汇而已,这个我们在家也能做啊!为啥要花大几万去报班?
更何况,双减+疫情,线下的好些英语班暴雷跑路的多了去了,真的是得不偿失。网上电子书的会员一年才多少钱啊,用来磨耳朵、听绘本不香吗?
当然,钱省下来的另一面,就是费妈,我们得时时陪伴和引导着,这个过程不要把它当做多么困难的事情,比起我们小时候学英语来说,现在我们陪着孩子再学一遍,很难吗?
文末再吆喝一声哈,周一团了asahi的日本制一脚蹬,昨天是团期最后一天,但是品牌方给我的优惠券能用到本周五,还没买或者没注意的宝妈还可以拍哈春鞋必入:日本制asahi一脚蹬,超值福利款159元起!
这次拿出来很多以往从没降过价的花色当福利款,荣妈首推日式潮流,依姐去年穿了一整年,直到顶脚穿不下为止。
上脚真的好看,男生女生都可以穿,现在只要169元!
【团】老公送什么都可以,但情人节一定要取悦自己,兰蔻限定口红和YSL香水套装超值团!
【团】日本直邮的时代可能要结束了,因为我找到了一个买日货又便宜又靠谱的渠道!
当孩子回来跟你抱怨自己的同桌时,我们要不要找老师换座位?
一个家庭里总会有一个原则始终如一的妈妈和表里不一的双标爸爸
喜欢的话,转发一下或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