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十宗最」

2020-01-08     鐫刻的時光

因為在山東大學上過大學、碩士研究生,又在濟南歷下區的一個街道辦事處工作過3年,儘管已經在京城工作了,但是我心依舊,依然特別關心這座城市,十分留意她的一切變化,十分在意她的所有進步。

經濟是城市發展的根基,企業是區域競爭的主體。沒有經濟的健康發展,缺少企業的成長壯大,就沒有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只有將企業放置於有著優質營商環境的城市沃土中,方能讓其迅速發芽、紮根、長大。

基於這樣的緣故,基於這樣的認識,作為經濟領域的一名研究人員,自己格外關注方方面面對濟南營商環境的看法和評價。

歲末年初,時常受邀參加一些工商企業界年會性質的交流活動。這些活動,大部分是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舉行的,也有幾個是杭州、濟南舉辦的。

說起濟南,聊起泉城,企業家們感慨最多的就是:「變化快」、「變化大」。

經過持續的尤其是近幾年的強力推進,泉城濟南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深化「一次辦成」改革,首創的「拿地即開工」模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秒批秒辦」,「在泉城,全辦成」的承諾……

濟南營商環境得到飛躍級的提升,營商環境優化跑出了「濟南速度」。

  • 2018年下半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速即由全省第16位一躍成為全省第一,2019年繼續保持這個名次;
  • 濟南躋身2018年中國企業營商環境十佳城市;
  • 2018年城市改革熱度指數升至全國第5位,2019年則躍居第3名(前兩名分別是北京、上海);
  • 2019年5月,《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發布,在二線城市營商環境指數排名中,濟南居全國第二;
  • 2019年12月,《全國重點城市民營企業家對營商環境評價調查報告》顯示,濟南營商環境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七。

筆者注意到,2017年下半年濟南就提出了打造「十最」營商環境的要求:就業創業門檻最低、市場主體負擔最輕、公平營商環境最優、有效投資空間最廣、企業群眾辦事最快、政務平台功能最強、窗口隊伍形象最佳、體制機制保障最好、改革評價效果最實、督查問責措施最嚴。

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和市長孫述濤等,更是在多個場合不斷強調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2019年,還把優化營商環境直接列入了濟南市的工作體系。

又是一年過去了,工商企業界人士言談中的濟南營商環境,更具口語化和坊間色彩,但卻也大致對應著這「十最」,筆者將業界人士口中的濟南營商環境「十宗最」,梳理匯總與大家共享。

1.最迅速:「秒批秒辦」真是快

2019年年底,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又推出了一項「便民利企」新措施——24小時全天候自助服務。在政務服務24小時自助服務區,共有兩套智慧審批終端,可提供政務服務事項自助申報、辦事指南查詢列印、企業信息查詢列印及三類商事登記業務「秒批秒辦」等服務。

點擊「秒批秒辦」程序,進行身份核驗後,通過簡單勾選填寫、拍照上傳相關材料,系統後台就會自動審核數據、自動審批、自動列印營業執照,完成個體工商戶、自然人獨資和個人獨資等三類市場主體商事登記業務全過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秒批秒辦」。

不僅如此,濟南市還開發了PAD端的「秒批秒辦」程序,程序進一步完善後將向社會公布。通過安裝該程序,用戶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能夠實現以上三類業務的「秒批秒辦」,完全消除了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2.最高效:「拿地開工」創紀錄

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中,施工許可、開辦企業和財產登記是三個「硬槓槓」。其中,涉及工程建設領域的施工許可環節多、前置條件多、時間長,是個全國性難題,也是企業反映最強烈的痛處。

在審批服務便民攻堅中,濟南迎難而上,選擇了率先攻克工程建設審批這塊「硬骨頭」,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中涉及部門多、審查要求高、程序最複雜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開始突破,圖審時間由過去平均兩個月壓縮到7個工作日,極大提高了審批效率。

目前,濟南已全面推動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零增地」技改等政策,全面推進「建成即使用」審批模式,力爭實現「不見面審批」,確保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理率不低於90%。

2019年3月31日,濟南超算中心完成了全部的主體結構與外立面裝飾施工,從地基處理到主體結構與外立面裝飾施工完成,僅用了108天,「濟南速度」又創新紀錄!該項目主體建築有13000餘件鋼結構構件,施工工期僅40天,平均每層鋼結構安裝時間僅2.5天,鋼結構總量約2.6萬噸,平均每天需安裝700噸。

3.最溫暖:錚錚承諾暖人心

「一座有溫度的城市濟南,歡迎您」。在濟南,無論是乘坐公交還是在電視節目中,總是能聽到這句熟悉親切的話語,濟南也的確在用心打造著有溫度的營商環境。這不僅體現在濟南市民寬厚、包容、不排外的微笑中,也體現在各類服務窗口溫暖細緻的服務中。

「在泉城,全辦成」這句錚錚承諾,更是讓人心裡倍感溫暖。濟南行政審批服務局提出了「只說OK不說NO,全心全力Help You」的服務理念,並公開向社會承諾:職責內的馬上辦,職責外的協調辦,法規不明創新辦,群眾需要幫代辦;聚焦辦成事,不說辦不了,只說怎麼辦;不為難辦找理由,只為辦成想辦法,總結提煉了「在泉城,全辦成」服務品牌,創造性推出了「一窗辦、網上辦、就近辦、簡化辦、舒心辦、督著辦」的服務舉措。

2019年9月,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推進位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實現「在泉城,全辦成」的實施意見,「在泉城,全辦成」成為全市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的行動綱領。在中外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公布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濟南位列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五位。

4.最公正:「四個一樣」做得到

濟南著力打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為營商環境撐起一把堅實的法治「保護傘」,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嚴肅查處各類破壞市場秩序和營商環境違法違規行為,真正做到「有熟人沒熟人一個樣、外地人本地人一個樣、大企業小企業一個樣、國有民營一個樣、內資外資一個樣」。大力弘揚法治精神,深入企業、商會、行業協會,宣講政府服務經濟發展的規章制度和政策措施,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政策法律支持服務。

目前的濟南,已形成「遠者來,近者悅」的良好氛圍。2019年,王忠林書記會見省內、外海內外嘉賓的活動,全年達到100多次,差不多3天就有一次會見活動的公開報道,而2019年全國的實際工作日不過232天。

5.最主動:真誠服務送上門

主動上門為企業服務,已經成為濟南各級各部門的日常工作。王忠林在多個場合強調:「打造清新的政商環境,就要真心對待企業家,真心真意為企業解決難題,辦實事。」堅持凡是「外地能辦的,濟南也能辦,而且要辦得更好」,讓企業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完善的一站式服務。

濟南全面加強「誠信政府」建設,承諾的事項做到一言九鼎、堅決說到做到。圍繞政策落實開展專項檢查,不斷梳理哪些政策還是「抽屜政策」,還有哪些承諾沒有兌現,主動送政策上門,從嚴抓政策兌現,堅決打通政策落地落實的「最後一公里」。

6.最親和:踏實做好「店小二」

在濟南,「店小二」思維已在各級黨政幹部之間深入人心。「原來說,把企業的事當自家的事干就挺好;現在是,企業的事要比自己家的事還要上心才行。」對此,濟南的黨政管幹部具有高度共識——這局那局,都是服務單位,要踏踏實實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集中力量把企業圍牆外的事情辦好,讓企業安心做好圍牆內的事情,政府和企業各司其責,政府要為企業發展優化空間環境。

濟南的各級各部門,均在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突出「貼心、專業、精準、高效」,為企業發展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7.最全面:人人都是參與者

營商環境是個系統工程,在這場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中,濟南市動員了涉及營商環境的幾乎所有部門和單位,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有責。例如濟南交警結合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大局,濟南交警兩年推出4批44條「新政」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每一條都事關城市發展、百姓生活,濟南交警在「放管服」改革中不斷打造交管民生服務升級版,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銀行、電信、電力等等服務單位也對營商環境建設給予了最大程度的配合與支持。其中,圍繞企業便利獲得信貸等指標,全市金融行業發起了優化營商環境行動。

濟南是山東要素資源最為集聚的地區。擁有各類金融機構660家,全市存貸款餘額均居全省第一位;有各類高校52所,在校大學生近80萬,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就有17萬左右;擁有各類研發機構818家,建有齊魯科創大走廊、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院士谷等一批重大創新平台。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上,濟南正在持續釋放要素資源效應,努力為企業提供充足的資源要素支持:對重點項目、納稅較大的非公有制企業,在用地規模、新增用地指標上給予政策傾斜、重點給予用地保障;各縣區都在積極建設標準廠房,努力實現項目「拎包入住」;用足用好「人才新政30條」「高校20條」,著力打造人才高地,為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和「零收費」改革、成本窪地改革,特別是在降低「用電成本」上,積極推薦濟南市企業參與省內和跨省區電力市場交易試點活動,使企業最大程度享受優惠電價,等等。

8.最安全:平安濟南美名傳

濟南在全國安全城市排名中,始終位居前列,是全國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濟南市持續在平安濟南建設上發力,打造全方位的安全環境,做到「當好守夜人、管好安全門」,讓大家真正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嚴格依法保護企業家的人身財產安全,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危害企業家人身安全的各類犯罪行為,嚴厲打擊村霸、行霸、市霸,決不讓壞人神氣、好人受氣。嚴格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智慧財產權。

據悉,濟南正在加快申請設立智慧財產權法院,進一步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堅決杜絕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9.最智慧:能知善感會思考

目前,濟南市正在加快打造「善感知、會喘氣、有溫度」的新型智慧城市。濟南榮獲2018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獎,智慧泉城獲評全國「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濟南市正在實施智慧應用「七通」工程:群眾辦事「一站通」、公共安全「一網通」、和諧社區「一格通」、金融服務「一貸通」、愛城市網「一點通」、居民健康「一卡通」、市民出行「一路通」,讓生活更便利、服務更高效、環境更宜居。

濟南市已公布《促進5G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要超前部署5G網絡,全方位推進5G融合應用,加快5G產業升級,為加快建設數字之城、智造之城和智慧之城提供強有力支撐,在加快5G創新發展、著力打造5G先鋒城市方面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10.最秀美:融匯「山泉湖河城」

作為泉城,濟南素以泉水眾多、風景秀麗而聞名天下。為實現綠之都、花之城、泉之韻,濟南正在建設讓市民遊客賞心悅目、宜居宜業宜游的綠色家園,要打造南部青山,西部濕地,北部黃河長廊,東部綠色通道的生態格局,真正讓城市能夠綠起來美起來,實現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人在畫中,車在綠中行。

「同頂一片藍天、共建共享泉城」,濟南將完成泉城特色風貌帶城市設計,塑造世界級泉城特色標誌區、建設世界級文化旅遊中心和目的地,集中打造集山、泉、湖、河、城為一體,綠色生態、開放共享、文化活力的城市核心區,讓泉城濟南宜興業、宜居住、宜旅遊、宜消費。

一個個帶有「最」字的評價,一項項對「最」字的追求,標明的是一種態度,體現的是一種追求,彰顯的是一種擔當。

然而,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剛剛過去的2019年,濟南這座城市奔跑著實現蝶變、奮鬥著實現奇蹟、拼搏著淬鍊真金: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領跑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全面發力,大科學裝置實現「零」的突破,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實現星地對接,全球首家超算科技園正式啟用,近70個世界500強、區域總部項目簽約落地,城鄉居民收入全面跑贏GDP增速,1006個貧困村摘帽退出,成功捧回國際花園城市最高級別金獎,在GaWC「全球二線城市」排名中大幅前移,高分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複審,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加速建設……

在2019時代考卷上,濟南人揮筆「答」得精彩,不僅讓「世界認識了濟南」,更讓「濟南打動了世界」。

目前,營商環境正成為各地區,尤其是核心城市之間比拼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新一輪的比拼已經開始。

2020年,濟南市依然將「營商環境提升行動」納入當年的「1+495」工作體系中。

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濟南正面臨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重大機遇,這座充滿著青春活力的千年古城,正毅然向著更高的定位、更高的境界、更高的追求奮進不止,毅然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推動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管理,不斷提升城市的品質、美譽度和文明度,向全國、全球展現一個全新、全速、全力前行的「新濟南」。

備註:首發於鳳凰網山東頻道,獲得作者獨家授權發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EMQq28BbDmBVZuPfvi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