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信謠言的墓碑

2020-04-01     鐫刻的時光

1891年4月27日,環遊世界的俄國皇太子尼古拉,即後來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到達了他最後一站日本,在長崎登陸。

但是,在尼古拉來到日本之前,就有一種奇怪的傳聞,說當年西南戰爭中死去的西鄉隆盛其實沒有死,逃到了俄羅斯,得到了俄 國的庇護,這回跟俄國皇太子一起回來了。這樣的謠言,實在是太扯,但是,喜歡傳謠信謠的日本人,還就是有信的。

當俄國皇太子到達京都之後,由於京都的街巷比較狹窄,他們一行每人乘坐一輛人力車,就是後來在中國流行的黃包車的前身。

當他們路過大津町的小唐崎的時候,一名擔任警戒的警官,突然拔出佩刀,沖向皇太子,猛地砍了他一刀。

尼古拉額頭被砍,血流了下來,他還算敏捷,見對方還要砍,他跳下車,向街邊逃命。

事情來的太突然,護衛的日本警察和圍觀的民眾,都被嚇傻了,沒有人上來阻止兇手,尼古拉在前面跑,那兇手就在後面追,幸好皇太子的隨從,從兇手後面用手杖打了一下,把兇手打倒,這時候,兩個車夫趕了上來,把兇手制住。

俄國皇太子尼古拉受到了驚嚇,他的額頭上,留下了兩道挺長的傷口,一個九厘米,一個七厘米,所幸沒有傷到骨頭。事件發生後,俄國公使十分憤怒,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讓皇太子中止了訪日行程。


日本方面,從天皇到政府,都十分的驚愕,而且感到丟臉。天皇親自趕到京都慰問道歉,而日本外相向俄國公使保證,一定按照日本傷害皇室的法律,對兇手加以嚴懲。同時,按照天皇的指示,準備派一個謝罪特使,前往俄國。

俄國人特別關心的是,到底此事是孤立的事件,還是有預謀的陰謀,兇手有沒有同謀。

然而,審訊的結果,就是這個警官的獨自行動,他是受了謠言的刺激,因為他曾經參加過西南戰爭,一個荒誕不經的謠言,就這樣刺激了一個警官的神經。

但是,日本民眾對此卻感到很是丟臉。有個村子的居民公議,此後不許用兇手的姓氏,還有一個日本女人竟然自殺了,死前寫了兩份遺書,分別給俄國大臣和日本政 府,表達了對事件的深深歉意和惶恐。

最後的問題,是如何處置這個兇手。

日本內閣由於已經答應俄國人,要按傷害日本皇室的罪名對兇手定罪,如果這樣的話,兇手是要被判死刑的。但是,日本大審院(最高法院)的院長兒島惟謙卻認為,這樣做不合適,因而拒絕了內閣的要求。

儘管內閣對此施加了很大的壓力,但是,最終,案子還是在大津地方法院開庭,按照一般謀殺未遂罪加以審理,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兇手被判處無期徒刑。

由於日本已經是個立憲 國 家,司法獨立的原則,只要最高法院堅持,內閣也無法撼動。天皇雖然有意重判,但礙於一向的傳統,也不便加以干涉,於是,案子就定下來了,兇手進監獄服刑。

內閣感到在俄國人面前丟了臉,所以,當時的外相辭了職。而天皇為了加以補救,下令募集資金,在襲擊現場修建了一座紀念牌。

而那個兇手,當明白俄國皇太子並沒有跟西鄉隆盛一道回來,他只是聽信了謠言之後,非常懊悔,一度想要自殺,但是沒有機會,當年的九月,在獄中得病身亡。

備註:內容來源於微信公眾號《南山之鳴》,作者張鳴。圖片來自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cDNRXEBiuFnsJQVE4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