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秋,記得給家人喝這道湯,溫和滋補趕走寒涼,安穩度過秋季

2020-08-06     潤心食憶

原標題:明日立秋,記得給家人喝這道湯,溫和滋補趕走寒涼,安穩度過秋季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的到來意味著三伏天的結束,而「秋老虎」的高溫天氣依然持續!不過立秋之後進入秋季,空氣中的濕度會增高,空氣中的乾燥度也有明顯提升。也就是說,立秋是一個分水嶺,屬於暑熱和寒涼的交替點。所以,入秋之後的乾燥、寒涼天氣,是特別適合給身體滋補的階段。

眾所周知,「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所以正逢立秋之際並不代表氣候就會立馬涼爽,反而是又熱又乾燥。所以我們要給身體進行滋補的話,燥熱的食物並不是首選,我們應該選擇溫和滋補的食物,比如山藥和羊肉。山藥羊肉湯其實屬於一種「藥膳」,溫補效果好,而且還能夠趕走體內寒涼之氣,是秋季不容錯過的湯品。

說到底,羊肉其實是一種適合四季滋補的食材,秋季食用再合適不過了!而羊肉和山藥可謂是「天生一對」,山藥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食材,常吃有益脾胃。明日立秋,記得給家人喝這道湯,溫和滋補趕走寒涼,安穩度過秋季!不過話說回來了,羊肉湯很多人都做不好,因為羊肉有很重的膻味,如果去除不幹凈的話,會毀了一鍋湯。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山藥羊肉湯的做法,味道鮮美沒膻味,家人都愛喝!

食材準備:羊肉600g,枸杞10g,山藥一根,生薑一塊,當歸須兩根,鹽適量,小蔥一根

山藥羊肉湯的做法

Step1:羊肉切塊之後用清水沖洗乾淨,羊腿和羊排皆可,不過羊腿要把羊毛用火燒,然後用刀刮乾淨。洗凈之後的羊肉用清水浸泡1-2個小時,期間記得攪動羊肉,把血水換一到兩次。

Step2:起鍋打火,倒入足量清水。把浸泡好的羊肉冷水下鍋,鍋里放入幾片生薑和一根小蔥,大火煮沸羊肉。羊肉焯水一定要記得冷水下鍋,這樣殘留在羊肉里的血水才會溢出。如果熱水下鍋,羊肉表面迅速凝固,血水就出不來了。水沸之後把水面的浮沫撇去,然後再煮一會兒就要撈出羊肉用清水沖洗乾淨了。

Step3:焯水後的羊肉放入鍋里,倒入沒過羊肉的開水或者冷水皆可。鍋里放入生薑和當歸須,用高壓鍋煮半個小時。如果用的是燉鍋那麼就定時一個小時以上。

Step4:燉羊肉的時候,把山藥去皮洗凈之後滾刀切大塊。如果山藥需要長時間靜置,那麼就用清水浸泡防止表面氧化變黑。

Step5:取一口乾凈的鍋,放入山藥,倒入正好沒過山藥的水,大火將山藥徹底煮熟,撒入枸杞,撒入少許食鹽給山藥調味。

Step6:燉好的羊肉倒入鍋里,和山藥攪拌均勻,再加上適量食鹽給羊肉調味。記得鹽要起鍋之前加,放太早了肉質就沒有那麼嫩了,而且還能更省鹽。雞精建議不放了,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放幾粒。

鮮美滋補的山藥羊肉湯就做好了,立秋前後要記得常給家人喝這道湯,貴是貴了點,但是很值得!立秋後乾燥和寒涼並存,我們要注重滋補的同時趕走體內寒涼之氣,而山藥羊肉湯就是你的不二之選!

【館長碎碎念】:

1、羊肉想要去除膻味,先用清水浸泡1-2個小時,再去焯水,這樣膻味幾乎就沒有了。焯水的時候放生薑和小蔥即可,料酒會破壞羊肉的鮮味,不建議用料酒。

2、我是用隔水高壓鍋的燉法,中途不方便加山藥,所以比較麻煩要回一次鍋。如果用的是燉鍋,那麼燉羊肉的時候定好時間,羊肉快要酥爛的時候放入山藥燉煮就可以了,起鍋之前稍作調味即可。醬油、蚝油這些調味料都不能放。

圖文內容為潤心食憶原創,盜圖抄襲請三思而後行。溫潤身心,食之記憶!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喜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7OmwHMBURTf-Dn5pMZO.html